诗歌大讲堂(四、诗眼)
诗歌最重要的基础是诗心,有了高品质的诗心奠基,诗眼的起点比较高。有句话怎么说,有怎样的心境,就看到怎样的事物。有美好的心境,就能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有低沉的心绪,就会看什么都是沉重压抑的。同样,有高尚的情操,所看皆为风骨。
然而起点再高也仅仅是起点而已,并不代表你什么都不做就可以写出一首好诗,最多只能给诗歌定个好的基调,决定好诗歌的高度。如同一个好的审美,可以筛选出很多美好的事物,然而并不是所有美好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就能拼出一首好诗。这时候就需要诗眼来挑拣了。这就是意象处理层面上的事情,属于技术的范畴。
写诗无非就是诗人情志的表达。无论是诗人情志的抒发,还是诗人想表现某些事物奇特或者美丽、宏大等等,都属于诗人的情志的宣泄。很多人在写诗词的时候,总是感觉内容不够,于是就用所看到的景物意象来填进诗里。然而写诗最重要的不是景物意象,而是由意象所触发的情志。
情志这东西是虚幻不可捉摸的,很难用简单的言语来传递给读者。而诗歌的体量很有限,作为诗人必须用这有限的语句来表达大量的信息,尽量把虚幻的情志完整地捕捉下来,呈现在读者眼前,这是最主要的难点。其实每个读者的脑子里都有大量的信息存储在里面,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一个关键词,然后内容部分由读者自己脑海里存储的信息补充完整。基本的内容补充,留给读者,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内容当作墨汁勾勒出我们的情志。这就像是作画一样,你要呈现出一条凶悍的龙,你只需把龙形、锋利的爪牙和凶悍的眼神勾勒一下,龙鳞龙须龙尾之类的细节内容由读者自己脑补就好了。每个读者的脑海里都住着一条龙,我们只需要告诉他们这是龙,并将这条龙比其他龙不一样的地方说出来就行了。而这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你所要表达的东西。而情志是虚幻的,这就很锻炼一个人智慧和能力了。
所以一首诗里面主体是虚幻的情志,而选取的意象则是把情志点缀出一个实在的身体。景物之所以叫意象,就是因为通过所写的景物可以把浓烈的情志或者很多的背景条件等内容传递出去。所以诗歌中的景物一定要有所选取,否则写出来的诗是死的,就是一堆死物的堆砌而已。很多人都觉得内容不够而一股脑儿地堆砌景物,但景物是死的,哪怕你写得再活那也是死的。
而且不一定要取完整的景物,有时候截取景物的一部分效果更好,比如颜色,部位、位置、时间等等。你看古人的诗歌从来都不是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偌大的一片草原,人家只取一片草叶而已。比如“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整棵的杏花人家只取了伸出墙头的一枝。那是他看不到整棵树吗?人家又不瞎,那土墙又不高。一个用木头栅栏当做门的破园子,还能围着高大上的青砖瓦墙不成?说是土墙已经很客气了,有点意趣的就是竹篾扦插的篱笆,最现实的就是木柴随便围起来的小院子。再说了人家前一句都说了“满园春色”,应该是诗人看到了里面的花花草草。春天的菜园子谁不知道,也就那样了,能美到哪里去?大部分杂草啊、土啊、菜啊这些平常的事物人家都不说,只是告诉你那是春色,还有一枝伸出来的红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春天,每个人都能脑补出最美的菜园子。达到说得越少反而越美的效果。所以每个人都能从这两句诗里感受到最美的春天的气息。诗意诗意,不是景物最突出的部分,而是最能表现某种含义的部分,从而在每个读者脑子里抽取到最美的内容。也不用照顾不同读者的审美,每个人脑补的都是自己觉得最美的。
如同视频剪辑,镜头给个俊男美女的眼神,再给个一间布置得很有爱很浪漫的房间的镜头。然后观众就自行脑补出很多美好的画面,导演不会告诉你其实人家什么也没干。咳咳,说这个貌似有点过分了。
言归正传,有一颗美好的心,看到了美好的事物,要通过诗歌来表达出来。这时候就需要诗眼了。要把那些没用的画面都给通通剪掉,挑拣出一两个很好的意象,一个作为内容,一个作为突出点的代表,剩下的再挑一些好的来烘托气氛,一首诗就基本上写好了。
接下来就是收尾的工作,各个地方用词的推敲了。这时候可以考虑押韵、格律之类的文本上的修改了。说到这不得不说一个重要的诗人准则:一个诗人最好不要做出以辞害意这种事情。这种事情虽然谈不上伤天害理,但也是舍本逐末的蠢事。对于初学者,建议按步骤一步步来,开始的时候建议不要学押韵格律之类的东西。一首诗最重要的是诗本身,并非文本上的装饰。无论现代诗还是古诗词,都是一样的道理。
一个诗人到这里基本就成型了,剩下的就是学习古诗词当中一些文本装饰方面的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