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婚姻,二十六七岁如何面对催婚
舒小姐的母亲又来电话了,说的无非是好久找个男朋友,都二十六七的年纪了,也该结婚了。
在舒小姐母亲想来,二十六七了,是该结婚了。身边的朋友亲戚儿女到这个年纪的都结婚了,孩子都能上学了。
舒小姐说那些亲戚父母朋友的孩子基本没有上过大学,初中最多高中上完就出去打工了,几年下来不过二十岁左右就结婚了。而自己大学几年出来就二十三四了,肯定也要在社会混几年见识见识再结婚的。
舒小姐想自己刚出来上班就要结婚,一无所有的,怎么去经营家庭呢。
舒小姐母亲觉得,舒小姐表哥堂哥这些结婚时候什么都没有,也是父母支助,几年下来,孩子能跑能跳,背着书包上学了。房子车子也买上了,现在什么都有了。
舒小姐想的是,自己读书时候一门心思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现在出来上班了,就不想再什么都依赖父母,想要独自出去闯一闯。
舒小姐也想自个儿能多经历一些事情,见识很多东西,看看这个社会上有些什么东西,想要去触碰,去追逐,活一辈子,不甘心就这样按照父母的意愿结婚养孩子,那不是她活着的目的。
舒小姐母亲考虑的是如果舒小姐等到三十多岁结婚生孩子,等孩子十八九岁上大学的时候,舒小姐已经五十多岁了,身体健康多多少少会出状况,能够挣到多少钱去养孩子呢。等孩子二十四五结婚创业的时候,舒小姐已经五六十岁了,又能够给孩子帮助好多呢。还有孩子看护照顾问题,自己身体不行如何能做到,难道让媳妇去带孩子,这样会影响媳妇的事业。
其实舒小姐也考虑个这个问题,不过舒小姐想的是,孩子固然重要,但是自己更重要,不是么。
自己刚出社会,什么都不懂,没有能力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别说婚姻中家庭的关系,以及两方父母家庭的关系,双方亲戚朋友人情往来,家里一团糟,如何能幸福生活。
再有自己接触的社会太少,也不知道社会上有些什么人,又喜欢什么人,又适合跟什么样的人一起生活。对自己不了解,对别人也不了解,倘若就这样父母安排人结婚,最后发现不是自己喜欢的人,又遇到喜欢的人,该如何选择呢?这时候伤害的不仅仅两个人,而是两个家庭,还有孩子。
舒小姐的很多初中同学结婚有了小孩,也很快离婚,舒小姐不想过这样的生活。
舒小姐想的是,自己刚出来什么都不懂,就不忙着结婚,先工作,去追逐自己的事业,多走多看多经历,多接触。
几年后,经历多了接触多了,也有了一定的事业基础经济基础。这时候知道这个社会有什么,自己喜欢什么,又适合什么,初步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三观。
这时候自己选择的伴侣,一定是相互喜欢又适合的,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可能遇到如此喜欢又适合的人了,那么在一起一定会用心经营自己的家,一定会幸福,只会想到对方,而不会想到外面的人。
而且这时候经过几年的拼搏,有了一定的社交能力,对于家庭的经营,人与人的相处,也有了一定的心得,能够很好的把家里家外的事情处理好,两个人,两家人,三代人都能和睦相处,又为幸福生活加了不少分。
再者,很多人结婚后因为经济原因而争吵不休,最后离婚大有人在。可是如果经过几年的打拼,有了经济和事业基础,婚姻中也少了紧张感吧,至少经济状况不会成为家庭和睦的绊脚石。
再有父母考虑的未来孩子扶助和养老问题,现在不是祖辈的农业时代,也不是父辈的工业时代,现在是第三产业服务以及高新技术时代。现在需要的不是体力而是脑力,所以因年龄而限制的体力因素引起的养老现在已影响非常小了,五六十岁依然可以增值。
况且还有无数的投资等着中老年人,钱能生钱,做的好,老年无忧了。
舒小姐想的是,现在不考虑结婚问题,努力奋斗自己的事业,几年后事业有了一定基础,经济有了一定基础,又遇到合适的人,那么可以买房买车结婚。
婚后小孩大多时间父母看护,自己和伴侣依然创造事业,等到三四十左右考虑创业做生意,让员工为自己创造价值,在团队合作下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自己。
随时间增长,余下的钱可用于投资,等到老年生活富裕无忧,也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希望孩子能够留学读研。
至于孙子,可以请保姆照顾,而那时候自己的事业已经有了员工打理,根本不需要自己时刻操心,无事也可逗弄孙子,教育孙子。
如此,自己的人生富裕充实,家庭也和睦美好。
其实婚姻不在早晚,而是很顺其自然的事。始终考虑的不是结婚与否,而是自己人生的成长节奏,以及自身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