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不同,是一种格局
2024-01-22 本文已影响0人
愚9
庄子说:“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价值和依据,没有什么是不该存在的。
物有不同物,人有不同人。
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接纳不同,理解不同。
书画家启功和谢稚柳都是书画界的宗师人物。
但是两人在学术上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谢稚柳是“技术派”,更相信书画的风格笔法。
启功则是“文献派”,更相信史料和文献的记载。
有一次,他们一起考证《古诗四帖》的作者。
谢稚柳从运笔手法上判断,这是唐代书法家张旭真迹。
启功则从文献著录、避讳文字等角度出发,认定它是宋人作品。
为此俩人争执不下,打了很久的笔仗。
外人都以为俩人这下要一拍两散了,谁想到二人依然像以前那样共同出席各种场合,一起交流书画心得。
谢稚柳说:“学术可辩,友谊不变。”
观点不同是正常的,强求别人和你一致,才是偏执和狭隘。
作家晓雷讲: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和你想的不一样的人,有很多甚至和你背道而驰的人,但是他们不一定就是错的,眼里要放得下和你不一样的人,心里要盛得下和你不一样的想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背景和经历,这些差异塑造出了不同的观念和行为方式。
懂得理解差异,尊重差异,才能相互兼容,彼此舒服。
君子和而不同。
允许别人做别人,允许自己是自己,这是一种格局,更是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