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秦人的故事】18、崤山之战
1、将兵伐郑
话说,上一回我们讲到,晋文公死了。
晋文公一死,由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即位。
晋文公一死,有人坐不住了,谁呢?秦穆公。
秦穆公一看,重耳终于死了,现在是我东扩的好时机了。正想瞌睡呢,有人送枕头来了。
我们讲过,烛之武退秦师的时候,曾经留下三位秦国将军。
有个郑国人(《左传》记载是秦国的将军,下文会分析,哪个可能性高),通过密使告诉秦穆公一番话。
他对秦穆公说:现在郑国的城门钥匙在我手中,如果主公来到郑国,我们里应外合,郑国就是我们的了。
秦穆公一听,一激灵。哎呀,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我称霸了。如果能占领郑国,就相当于一支势力插入中原。
他就问蹇叔、百里傒(这个时候百里奚如果在世,应该九十多岁了吧)。
两人一思考,说:不成。
为什么呢?
其一、如果要攻打郑国,必须用偷袭战术。如果用偷袭,不能让郑国知道,否则人家有防备了,那还打什么?但是秦国要到郑国必须通过晋国、周王室,这怎么会让人不知道?
其二、郑国以逸待劳,而且你的战争是灭国战,郑国人必然殊死搏斗,况且你战线拉得这么长,怎么打?况且郑国是姬姓诸侯国,晋国如果得知,晋文公刚死,就有诸侯打自己兄弟,他一定会对付秦国的。
其三、就算你打下郑国了,你怎么统治?打下郑国,一下得罪两个国家,一个是晋国,一个是楚国,如果秦国受到两个超级大国的攻击,我们怎么办?
其四、有人告诉你,打郑国?难道就没有间谍告诉郑国吗?
所以,万万不可。
秦穆公说:你们啊,老了,不中用啦,我可不能听你们的。
秦国就属于这种脾气,身处困境,奋发图强。身处顺境,就不知道心到哪里去了。秦穆公的话和当年迎接百里奚礼贤下士的态度有多大的转变。
秦穆公为什么执意要去攻打郑国呢?
其一、秦穆公老了,如果此时不称霸,也几乎没有机会了
其二、晋文公死了,只有这个时机可以冒一次险
所以秦穆公孤注一掷,必须攻打郑国。
于是秦穆公招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这三位是百里奚和蹇叔的儿子,而且孟西白三家是秦国很著名的贵族。
招来三人,秦穆公要他们去攻打郑国。
到了出征那一天,百里奚和蹇叔就跑到出征仪式上哭。
蹇叔说:哎呀,儿子,我怕可以看见你们走,看不见你们回来了。
秦穆公一看这二位,白头发、白胡须在那里痛哭流涕。这扰乱军心啊。
于是秦穆公说:哭什么哭,你儿子长命百岁,等你儿子六十多岁的时候,你坟上的树都两仗多高了。
两人说:我们没有扰乱军心,是因为我们年龄大了,我怕我们两个死掉了,所以说这个话。
秦穆公被驳得哑口无言。
蹇叔偷偷地跟儿子说:晋国一定会在崤山伏击你们,你们必然死于那个地方,我就在那里收你们尸骨了。
大军出发。
我们想一想为什么一定在这里伏击呢?
其一、崤山是秦军必经之地。
其二、晋国绝对不会坐等秦人东向扩张,一定要设法埋伏攻击。
其三、攻击郑国这么大的事情,就算晋国少根筋,在秦国出兵郑国时候不伏击,那么秦军凯旋,难道不伏击吗?
其四、这个地方,两山夹一谷,如果晋军控制住两个高地,在谷底的秦军,必死无疑。
所以说,中国最值得读的书就是家训,为什么呢?其余的书,都会冠冕堂皇,只有对自己儿子说的才是真心话。
2、弦高犒师
秦军是一边走,一边旅游,全当这是公费旅游了。
秦国到郑国必然必然要经过周王室。
秦国到了周王室的洛邑,为了表示尊敬,士兵们脱下头盔步行。但是军队十分散漫,意思意思就行了。
周襄王的孙子王孙满,就看到秦军军容不整,散漫敷衍了事,就对周襄王说:我觉得秦国必然失败,秦军傲慢无礼,既不进行谋划,还这么粗心大意,怎么不失败呢?
这个时候戏剧性一幕出现了。
秦军驻扎在滑国(晋国的一个附属国)。
这个时候一个郑国的商人弦高正要去卖牛。他是一个卖牛的。
看到秦军红旗招展,人山人海,一想这个秦国不在西边待着,到这里干嘛?
很容易就想到,打晋国不可能,打周王室不可能,只能打郑国。
于是灵机一动。
弦高来到秦军大营,对秦国将军说:郑国国君自知不德,上干天谴,导致贵国还来打我们,我们不才,只能迎战秦国。郑国为了表示诚意,特意命我来去犒赏秦国将军。我现在献上四张牛皮,给各位,后面还有12头牛,小小意思不成敬意。我们还愿意给秦国一天的给养,为你们安排一夜的守卫。
另一方面,弦高派人通知郑穆公。郑穆公接到信后,大惊,于是派出间谍去刺探秦国虚实,发现秦军厉兵秣马。
郑穆公对原来驻守郑国的将军讲:你们吃也吃了,住也住了,我们的粮食都没有了,听说你们要走,郑国有个打猎的地方,你们自己去打点东西吃吧。
秦军一看,郑国有防备了,偷袭不可能了,只能回去。
回去,还灭了滑国,这样一来惹大麻烦了。
3、崤山之战
此时,因为滑国是晋国的附属。晋国国内一听说秦国竟然打我的附属。
国内鹰派开始抬头。
先轸说:先君尚未安葬,秦国竟然去攻打我国的附属。况且秦穆公不听蹇叔的劝告,这正是攻击秦军的大好时机,如果放了他们,就是放虎归山。
注意,他说的
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
也就是透露出,晋国对秦国虚实一清二楚。
栾枝说:毕竟秦穆公曾经扶持我国三任君主,现在攻打秦军,是不是不妥?
先轸说:秦军在文公尚未安葬之时,就挑衅我们,是他们无礼在先。如果放纵敌人就是祸患。
于是调动三军和姜姓之戎,晋襄公身穿黑色的丧服,埋伏在崤山,大败秦军,秦军瞬间之间,哭声一片,把孟、西、白三员大将,全部俘虏。
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殽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者。(《公羊传》)
一个轮子,一匹马都没有回到秦国
秦国因为此战,东向梦想几乎彻底破碎。
这个时候一个人来了,晋文公的夫人,就是当年晋怀公的夫人,怀嬴(文赢)希望释放孟、西、白三员大将。
并说:秦穆公恨死他们了,如果得到他们,一定吃他们肉,喝他们血。
果然有他爸的风范,跟当年迎接百里奚的话一模一样。
于是晋襄公一发昏,就放了他们。
先轸第二天上朝,问晋襄公,那三人呢?
晋襄公说:我答应母亲了,放了他们。
先轸说:什么?放了他们,你知道那三人多重要吗?我们晋国死了多少士兵,你就放了他们。完了,晋国的灭亡的时间到了。
先轸,往襄公脸上吐了一口痰。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晋国的君权,真是弱啊。
晋襄公更有意思,派大夫阳处父追击三个人。
阳处父日夜兼程,追到黄河。看到三个人已经在船上了。
于是阳处父心生一计,希望把三个人骗过来。
就跟三个人说:我这里有一匹好马,晋君给你们的,你们来拿一下。
三个人说:不忘晋君大恩,让我们去国内受刑,我们在国内是杀是剐,我们即使死了,也不忘晋君大恩。如果托晋君大恩,我们君主不杀我,我们三年以后会拜谢晋国的恩赐。
4、彭衙之战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秦穆公穿着素服,等着三位将军。
对他们说:孤不听蹇叔,因此让三位将军受侮辱,这都是我的罪过啊。我怎么能让孟明视来承担我的罪过呢?这是我的罪过啊。大夫们有什么错呢?我不会因为你的一点小过失就抹杀你们的大的功绩。希望将军能够铭记此次耻辱,我们要雪耻明志。
这段话说的多好,我们不用多说,我们看看秦穆公子孙是怎么奉行祖先的教导的?
赵高说二世曰:先帝临制天下久,故群臣不敢为非,进邪说。今陛下富于春秋,初即位,柰何与公卿廷决事?事即有误,示群臣短也。
赵高跟秦二世说:如果把自己的错误展现给别人就不能树威于群臣。
对于自家祖先的教导尚且如此,所以有个历史学家说的好
人类从历史中唯一能学到的就是:什么也学不到。
当然,秦二世是什么下场,我们都清楚。
其实不止是秦二世了,比如春秋时期,我们讲过的晋惠公夷吾,对于自己的错误,完全不承担。宋襄公对于自己的错误,更是一错再错。
唯有楚国的楚武王,对自己的错误,痛定思痛。所以,秦和楚,怎么能不强大?
于是秦穆公不仅不怪罪三位将军,非常重用,秦国国力开始蒸蒸日上。
但是总有人嚼舌头,也有可能是晋国派来的间谍,跟秦穆公说:这次战败都是孟、白、西三人指挥不力,一定要杀掉他们。
秦穆公说:不是,是我的错误。我不喜欢忠言,而偏爱阿谀之词,不任用贤能之人,反而背道行事。我的行为让秦国堕入深渊,跟三位将军有什么错呢?
于是,公元前625年,秦国两年后,开始向晋国复仇。
秦国孟明视率领大军,报复晋国。
二年,春,秦孟明视帅师伐晋,以报淆之役,二月,晋侯御之,先且居将中军,赵衰佐之,王官无地御戎,狐鞫居为右,甲子,及秦师战于彭衙,秦师败绩,晋人谓秦拜赐之师
晋襄公亲自抵御秦军,先且居(先轸之子)领导中军,赵衰辅助。
秦晋在彭衙作战,秦国大败亏输。
此次战斗,以秦国失败而告终。
5、雪耻明志
秦穆公看到,伐晋之战,大败亏输。
看到孟明视,回来,就跟他说:我希望你好好努力,为崤山之战死去的秦军将士报仇。
非常轻描淡写,但是震颤孟明视的内心。
这就是领导的管理手段,孟明视已经非常恼怒了,这是再去怪罪他,就会把晋国的怨恨转嫁给秦穆公,而秦穆公要树立立场,表示我和你是同一条心。这样君臣的凝聚力才能上来。
于是秦穆公继续任用孟明视,孟明视继续治国理政。
这种行为,传到晋国。
赵衰说:秦军此刻已经势不可挡了,怨恨还能修明政治,这种军队怎么抵挡?
公元前624年,秦穆公亲自攻打晋国,渡过黄河,烧掉船只,把晋国的王宫和郊外都攻占了。
晋军采取保守战略,你来我就退,保住城池,坚守不战。
于是秦军从茅津渡过黄河,在淆地,收拾死去的秦军将士。为什么要收拾秦军将士的遗体?因为晋国人是不可能掩埋敌人的尸体。
在淆地为死去将士发丧,哭了整整三天。
对全军将士们,发下誓言。
嗟士卒!听无哗,余誓告汝。古之人谋黄髪番番,则无所过。
在全军将士面前,痛至反省,对将士们说
以申思不用蹇叔、百里傒之谋,故作此誓,令后世以记余过
我不用蹇叔、百里傒之谋,致有此败,一起都是我的错误,我要让后世子孙都永远铭记我的错误。
《尚书 秦誓》如下
公曰:“嗟!我士,听无哗!予誓告汝群言之首。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
惟古之谋人,则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谋人,姑将以为亲。虽则云然,尚猷询兹黄发,则罔所愆。”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仡仡勇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惟截截善谝言,俾君子易辞,我皇多有之!
昧昧我思之,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达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邦之杌陧,曰由一人;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
秦穆公说:我的将士们,听着,我有宣告要告诉你们。
古代的贤人说:如果你总是顺从自己,就会犯错误。我们都习惯去责骂别人,但是听从别人的责骂就十分困难。
我现在希望当谋臣如同自己亲人一样,虽然如此,我还要去请教老人,这样才没有失误。
白发苍苍的贤能之人,尽管体力衰竭,但是我还是亲近他们。强壮勇猛的战士,射箭、驾车都不错,我还是不太喜欢。那些浅薄善辩之人,我太多亲近他们。
我暗自思量,如果有一个官员诚实专一,但是没有别的技能,他的胸怀广大。别人有能力就像自己有能力一样。别人美好,他的心里喜欢他,超过了他口头的称赞,这样的人才能保护我的子孙万民。
相反,别人有能力,却妒忌、怨恨他。别人美好,却阻碍他们不能通向君主,这样的人不够宽容,不能保护我的子孙和万民。
国家的威胁在于一个人,国家的繁荣也在于一个人。
这篇《秦誓》前半部分说明了自己的过错,秦穆公认为自己的过错是听到别人责备自己,却置若罔闻。
后半部分,讲了,只有胸怀宽广之人,才能使国家繁荣安定。
这句话在逻辑上没问题,在实践上也没问题。鲍叔牙、管仲,蹇叔、百里傒是明证。反面典型比如李斯、韩非,李斯怨恨韩非,设计除掉韩非子。而李斯也使得秦帝国的危机进一步加深,最后的后果也十分悲惨。
那么,一个胸怀不宽广之人,能不能治理国家呢?
我无意讲应该还是不应该,因为每一个人从骨子都是自私自利的,就如管仲所言,一个人治国理政首先需要懂人性。我只能给出一个不是答案的答案
集众人之私,成天下之公。
既然每一个都有私欲,我们应该去满足他们的私欲,这样他们才能为大家做事。
再说了,历代君王在未得江山之前,各个胸怀广大,但是一旦掌权,就心胸狭隘。人性本来就是复杂的。
好,到这里,崤山之战就算讲完了。还有一个伏笔。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话说,当年晋文公去世之时,晋国发生一件怪事,在晋文公的棺椁中发出牛叫声。
卜偃说:先君看起来有遗命,会有一支来自西方的部队,攻击它有大捷。
那么很显然指秦国,晋国西方只有秦国可以与之一战。那么人死不可能有如此异像,那么这个到底怎么回事?
两种可能:
其一、晋国国内的鹰派,以先轸为代表,预感到秦国东向野心,于是假借晋文公去世之事,做文章。
其二、晋文公自己死前,知道自己一死,秦国必有异动,于是如同王重阳死前布一个局,等着欧阳锋一样,引蛇出洞。
那么两种可能性都具备,应该是两种势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甚至于,《史记》记载那个通风报信的郑国人有可能是晋国的间谍。所以蹇叔才说,可能会有间谍来刺探秦国的情报。
所以,晋文公深谋远虑也好,是老成谋国也罢,这个局倒是精彩。
6、遂霸西戎
通过两次伐晋的战争,秦穆公的东向梦想完全破碎,于是秦穆公转而去大力经营西部。
经营西部就要遇到西戎。
这个时候,西戎王派了一个使节叫由余。
由余是个文化人,他原来是晋国人,能说晋国方言。
听说秦穆公贤能,于是西戎王派遣由余来到秦国。
秦穆公一看,野蛮人来了,让他看看,什么是文明国家?宫室、金钱,都上来一遍。
由余说:你说,你这些东西,竭尽民力,有什么好的?
秦穆公一看,非常奇怪,他怎么说这种话?
秦穆公说:文明国家用礼制,法律治国,你们野蛮人什么都没有,你们怎么治国的?
由余说了一番话,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身处文明森林深处的现代人,往往被树木遮蔽了双眼,想当然以为文明社会是最好的。
由余说:你们的礼制,法律正是动荡的根源啊。黄帝制礼作乐,国家都不安稳。以后的统治者,没办法才用法律统治臣民。臣民苦不堪言,君主肆意挥霍,导致上下之情不通,最后致使亡国灭种之祸。
而我们戎人,无为而治,统治者用朴实的道理去对待下面的民众,而民众也以朴实的道理去对待君主,好像一个身体一样,活动自如,这才是圣人之治啊。
那么由余说的,到底只是狡辩之词,还是真实的历史呢?
应该是真实的历史,有好几种说法佐证。
其一、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对前文明化社会的赞誉。我们知道,老子是周代守藏室之官,可以讲遍看当时的所有史书,几乎是东亚地区最有文化的人。他对文明化社会是什么态度呢?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对前文明化社会不惜自己溢美之词,一个没有战争,安居乐业,没有忧愁的时代。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要求人们抛掉一切文明化产物,一切知识,一切仁义,一切工巧,一切技术,完全退回到前文明化社会,这样人类的贪欲就不会被调动。文明化程度就是人类贪欲被调动的程度,两者是一致的。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这里的上德,不是通常人认为的有德行之人。上,跟天同义,上德就是天德。天德就是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就是与道一体两面。上德的直接特征是无为。
这段话也就是说,天德他没有人类用概念框定的德,但是他是有德的。相反,人类文明社会自以为的德,反而是无德的。上德他是无为运行的,但是他什么都能自为。
上述是老子的思想,很明显反应了一种反文明化的倾向。
下面看看商鞅的看法,
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
商鞅说:伏羲神农治理百姓,不靠礼乐,刑罚。而黄帝治理百姓就要依靠刑罚和礼乐。到了周文王、周武王时期,刑罚就非常严重了。国家成为私有的财产,开始有了战争和兵器。
商鞅不是一个反文明化的人,而是积极的改革者,他对整个东亚文明圈的看法可见一斑。由此可见,文明化程度越高,刑罚、礼乐、制度的深化程度越高。那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不靠刑罚、礼乐就没法治理百姓。由此可见,文明化程度越高,人类调动的贪欲,犯罪率越高。
下面再看,卢梭的看法。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他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写道
我认为人类中间存在两种不平等,一种是我称之为自然上的或者生理上的不平等,因为这是由自然造成的,包括在年龄、健康状况、体制强弱和智力或者心智上的各种差异;另一种,或许可称为精神上或者政治上的不平等,它依靠一种特定的制度安排,并且至少经过人们的一致认同。后一种不平等赋予一部分人以特权,相反,其他出于劣势的人则没有,例如有一部分人比别人更富有,更尊贵,或更强大,甚至能让别人服从他们。
在这种私有制的情况下,平等就是痴心妄想。任何的自由和平等都不可能在私有制的情况下真正实行。而国家正是作为私有制的放大者而存在的。
这些言论都可以作为由余的注脚。
但是对于这些“反动”言论,几乎没人相信。
我们已经习惯于文明社会,我们相信的是未来一定比过去更美好。于是我们开始“改造世界”,结果是很明显的,环境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
比如经济全球化的结果确实是效率变高了,但是整个经济体是一体,导致,全世界的经济都被捆绑到了一个战车上,一个国家经济崩溃,导致全球的经济危机。
这里还没提及,全球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环境问题自不必讲,环境是所以经济的载体。中国如今的老少边穷地区,原来是八百里秦川沃野。要知道,经济是一个动态结构,如果某地经济危机,尚且可以救治。但是如果作为载体的环境地域变化,是不可以救治的。
以武器为例,武器整个技术提升,一个核武器可以毁灭世界。现代人妄想让核武器垄断,相互制衡,但是这是几乎没法做到的,至少历史上没有先例。
人类几乎不遵守任何的法则,即使是丛林法则。什么是丛林法则?是在天道的情况下的法则。从来没有见过两个物种相互斗争,导致物种的集体毁灭的。只有一个物种,就是人类,自诩为高度文明化的社会,发明了战争,什么是战争?
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这句话的暗一层意思是什么?就是如果你不服从,打到你服从,甚至以整个人种灭绝为代价。这还能是丛林法则吗?
如此暴虐的行为,在自然界几乎不可能出现,但是在文明化社会,竟然普遍出现。人类的文明化饥荒、战争不断。而在前文明化社会几乎不可能出现。
人类如今热衷于健身,多像动物园被驯养的动物。所以整个文明社会就是一个大型的人类的动物园。
《圣经》记载
耶和华神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园子当中又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
耶和华神吩咐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
耶和华神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
吃了善恶果,人类不可避免有了智慧,有了羞耻之心,这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开端。导致人类被驱逐出伊甸园。而人类文明就是人类堕落的开端。不啻是讽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茨威格对整个西方文明的失望,促成了他和妻子在巴西自杀身亡。
说回正题,秦穆公听到由余这番话,心里深深佩服。
秦穆公对内史廖说:邻国有圣人,这是我国的忧患啊。
内史廖说:不如设计谋,除掉戎王
秦穆公说:什么计谋?
内史廖说:西戎王处于在野蛮地带,一带不闻文明社会的繁荣。我们用女色,去夺取他的志气。接着,向西戎王说明希望由余待着秦国。我们再挽留由余,让他们君臣生出间隙之心。西戎王必然怀疑由余有不忠之心。这样一来,君主就会沉迷于女色,大臣对君主不信任,西戎就可以攻占。
这招太损了。所谓中国之声,看不出礼乐道德,这些心机倒是很多。
这也说明了,文明化就是激发人类贪欲的过程。人类的贪欲是隐藏的,他在未闻中国之声之时,只是潜在的本能,一旦被激发,就如洪水猛兽一样,不可阻挡。
到了现在文明化的晚期阶段,人类的贪欲几乎无法被控制,贪欲已经无底线了。这样说明了为什么贪官屡禁不止。你想靠道德约束,这是不可能。因为贪官已经无底线的贪欲,无论多少钱,也无法满足他内心的贪欲。他的安全感几乎不存在,越是家财万贯,安全感越缺失,导致贪欲进一步被激发。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古代的皇帝,一生就跟集权所斗争?这种不安全感折磨着文明化的芸芸众生,用金钱、权力、美色、学识都无法弥补。导致人类情绪大喜大悲,罹患抑郁、嫉妒、焦虑情感的程度越来越高。
于是,秦穆公就和由余天天待着一起,一起吃饭、一起讨论政事。内史廖派出去女色,去诱惑西戎王。西戎王很高兴,悦而取之。秦国放由余回去,由余看到西戎王这样,非常愤怒,屡次劝谏,西戎王不听。
秦穆公索要由余,西戎王已经不闻政事。由余看到戎王这样,于是起身投降秦国。
秦穆公说:先生远来,我也不卖关子,我要征服西部,怎么做?
由余自然熟知西戎地形,于是伐戎王。
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天子招来秦穆公给他金鼓,注意天子给秦公的是金鼓。如果知道齐桓公和晋文公,天子给他们的是
周襄王使宰孔赐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命无拜。
天子使王子虎命晋侯为伯,赐大辂,彤弓矢百,玈弓矢千,秬鬯一卣,圭瓒,虎贲三百人。
金鼓等级就低得多了。
秦穆公遂霸西戎后,就带着他的所有霸主梦想,逝世了。
秦穆公,死之前干了他一辈子就错误的事情,他把秦国当时的所有人才,全部给他殉葬。一共一百七十七人。
结果就是秦人哀之,哀什么?不是伟大领袖离我们远去了,而是整个秦国精英,秦国霸业的基础全部失去了,秦国从此中衰,一直要到商鞅变法,秦人才重新富强。
那秦穆公我们知道,他绝对不是一个昏庸之人,他为什么要让这么多人殉葬,而且还是精英人才?
这事情,真实的一幕,只有秦穆公自己知道。后人最多只能猜测。
苏轼曾经是这么猜测的
素泉在城东,墓在城中无百步。乃知昔未有此城,秦人以泉识公墓。昔公生不诛孟明,岂有死之日而忍用其良。乃知三子徇公意,亦如齐之二子从田横。古人感一饭,尚能杀其身。今人不复见此等,乃以所见疑古人。古人不可望,今人益可伤。
他说,那些良臣,活着的时候,秦穆公没有杀他们,怎么可能死了以后杀他们呢?只有可能是,这些大臣们自愿殉葬,来感念秦穆公的大恩。
太史公评价秦穆公是
穆公思义,悼豪之旅;以人为殉,诗歌黄鸟。
很显然,太史公比较相信,秦穆公是让人殉葬,而不是他们自愿殉葬的。
当时的人评价秦穆公
秦缪公广地益国,东服强晋,西霸戎夷,然不为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弃民,收其良臣而从死。且先王崩,尚犹遗德垂法,况夺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复东征也。
前半部分,赞扬秦穆公的功绩。秦穆公的功绩就是将秦国的底层框架打造完成。
但是后半部分开始谴责秦穆公,说秦穆公死了还要收贤臣陪葬,真是一个错误啊。秦穆公这种做法导致秦人再也不可能东向扩张了。
其实秦穆公的所作所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我来问问各位,你们觉得,人生下来是干什么的?
我给各位一个答案,两个字:存在。
我们不禁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我们做什么,实际上最原始的动机,在于证明我存在。
我们愿意在空间上证明我存在,也愿意在时间上证明我存在。
所以,近代哲学的开端,就是那么简单的一句话
我思故我在
哲学的立足点,在哪里?在于证明我存在,如果我都不存在了,哲学的承担者在哪?
所以一切的做法,无非是执着于我。所以一个人的梦想是什么?
一、任何地方我都去过,在空间证明我存在。
二、我十分成功,在深度上证明我存在
三、我在青史留名,在时间跨度上证明我存在
四、在任何的学问,我都精通,在知识上证明我存在。
........................................................
看看人类,是多么执着于我。
如此这般,人类的情绪,大喜大悲,痛苦就应运而生了。人类根本无法承受失去存在感的痛苦。
秦穆公不就是如此吗?他希望成为霸主,无非就是在历史上证明自己的存在,死了还要人陪葬,无法就是在时间上,证明自己的存在。
最后说说,秦穆公到底是否是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有很多分类,最广为人知的就是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理论上,成为霸主,要有两项标准。
其一、大会诸侯
其二、天子的册封
所以,秦穆公第一项没有。第二项,天子给他金鼓,不代表册封。
再者说,秦穆公的霸业主要是在西戎,而非中原。况且霸主是诸侯之长的含义,秦国没有号令中原诸侯的资本。
如此看来,秦穆公不能成为春秋五霸。
其实春秋五霸,没有像战国七雄那么精确,完全是史家一厢情愿。如果按实力而言,
郑庄公、楚成王、秦穆公应该为霸主。
而宋襄公就不够格。
我们读《史记》不需要拘泥于这种评价,我个人认为秦穆公应该为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