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CMU-ECHO开发交互设计基础课

2020-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洋仔Cyrus
1. 什么是CMU Echo?

Echo的全称是“Echo: 在线课程开发工具”,是卡耐基梅隆大学Open Learning Initiative(开放学习计划,简称OLI)设计开发的工具。教师可以通过Echo设计课程内容及考核,Echo工具能够收集学生学习数据,并反馈给教师。Echo具有社区资源,在OLI网站https://oli.cmu.edu/courses/中可以输入课程名称,寻找别人已经开发好的课程。

2. 数据驱动学习工程

卡耐基梅隆大学一直强调要像工程设计一样设计学习体验(Learning Engineering), 推崇量化学习效果和学习行为,以便教师更好的教学。在数据驱动学习反馈这个环路上,学生学习数据,应该处于中心地位,而学习科学原理、教师行为、课程设计、学生表现都应该围绕着学生的数据(图1)。


图1: 数据驱动学习反馈闭环
3. Echo的关键功能

Echo中最为重要的功能是,要求教师将教学目标(Learning Objectives)转化为学生的行动和相应必备技能,并将考核与技能做对应(图2)。教师在设计课程时,要明确一个教学目标对应哪些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又有哪些考核能测试这些技能学生是否掌握。


图2:技能、活动、考核要对应
4. 交互设计基础课面临的困难

交互设计基础课面临理论教学与学生个性化实践的鸿沟。首先,对交互设计课程的定位角度不同。国内外各院校会根据自身特点偏重于科技、心理、设计的一方面。如计算机或工程学院会强调对新科技的掌握、而依托于心理学院的项目会特别强调对用户的研究。交互设计基础课需要平衡不同角度的内容,并验证出什么样的内容是交互设计领域真正的基础。

第二,交互设计实践性较强,需要打通知识体系与学生实践活动,而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考核方式,能够提升知识的学习效果还处于待探索阶段。据此,我使用Echo梳理并开发大约10个课时的交互设计基础课,并尝试逻辑化教学目标、内容、活动和考核之间的对应关系。

5. 自下而上的建构法

自2016年起,我从事交互设计教学,密切辅导过的申请海外交互设计专业的学生有接近30人。从学生对交互设计学科的反馈,我总结该学科有如下特点:(1)技能驱动内容学习(2)对学科的理解存异(3)学生很难形成认识性提高

对于交互设计这个学科,我倾向于多向技术派靠近,尽量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科技信息,如AR/VR, 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等。经过4年的教学实践,我梳理并总结10小时的基础课。

课程设置:
cyrus交互设计基础课
学习目标:
cyrus交互设计基础课
使用CMU-ECHO拆分知识点:
cyrus交互设计基础课
6. 总结与反思

CMU-ECHO是帮助交互设计教师反思与总结的重要工具,但是CMU在学习工程学背后有很深入的探讨与逻辑。在这方面的缺陷,可能使得这篇文章有很多疏漏。但是,我尝试中最可取的地方在于,将技能与教学活动、课程作业相联系起来。另外CMU-ECHO的使用成本也比较高,我倾向于在真实教学中,使用Google Classroom来实践。

7. 参考资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