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王二的经济学故事(7)发展模式之争
导言
本章主要围绕着中国的发展模式展开讨论。
- 扭曲的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速度(王二熬夜、GDP至上和结构扭曲)
- 不能因为当前的好局面而忽略实际存在的隐患(王二过劳和中国经济悠着点)
- 面对改革需要有勇气(王二装修和经济转型的焦虑)
- 中国模式蕴含在中国政府的一次次决策中,不能简单总结(养生秘诀、华盛顿共识和中国模式)
- 过去的成功经验未必在未来也同样适用(王二育儿、政府主导和中国模式)
王二熬夜、GDP至上和结构扭曲
王二从原本的积极健康,到最后的抽烟酗酒。
从熬夜开始,每次解决问题的时候都回避根本问题,而只解决当前问题。
这样的结果,可能恰恰是我们越来越偏离我们最开始的那一条路。
中国政府清楚的知道当前中国社会的很多经济问题,例如房价、通货膨胀、大学生就业、环境恶化和收入分配。
中国政府也出台一系列政策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作者在这儿提醒中国政府,不能将这些问题孤立看待,而应该寻找最根本的问题,并试图解决。
总体而言,中国的增长模式缺乏可持续性。
一个人,改掉坏习惯比养成坏习惯要困难的多。
王二想要重新养成好习惯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 戒烟
- 戒咖啡
- 按时吃饭
- 按时睡觉
- 坚持锻炼
王二过劳和中国经济悠着点
王二通过透支身体来变得出色,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中国过去几十年,通过透支来实现经济高速发展,这种成功在未来可持续吗?
三十年的增长来源分别是:
- 农村改革;
- 乡镇企业兴起、价格的放开和国企的改革;
- 全面参与全球化(世界工厂)
未来,中国能找到带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增长点吗?
王二装修和经济转型的焦虑
王二家面临装修,却因为舍不得破坏现有的东西而举步不前。
我们生活在一个令人焦虑的年代,生活在一个焦虑的国度。
过去三十年,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
这种变革的过程,都是淘汰旧的,胜出新的。从来都是一个残酷的优胜劣汰的过程。
我们要忍受产业升级的阵痛,积极的面对转型。
养生秘诀、华盛顿共识和中国模式
村里寿星的经验只是寿星的经验,不可全盘接受,更不可片面解读。
重要事实:
中国几乎毫发无损地度过了几场重大的地区和全球危机:
1. 1997亚洲金融危机;
2. 1998年俄罗斯和拉美金融危机;
3. 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
4. 2001年9.11恐怖袭击以及阿根廷债务危机
5. 2007年全球金融海啸和最近的欧洲债务危机
但,总结中国经验的时候,避免一个错误的倾向:
因为中国的经济成功,所有中国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华盛顿共识
- 财政纪律,不要有大的财政赤字(第一条)
- 重新对公共支出优先项进行排序和税收改革(第二、三条)
- 利率自由化(第四条)
- 一个有竞争力的汇率(第五条)
- 贸易自由化和向开放外资(第六、七条)
- 私有化(第八条)
- 解除管制和产权(第九、十条)
中国和美国,究竟哪个国家的经济更接近"自由放任",也是值得讨论的。
在劳动力市场,在产品安全,在消费者保护这些领域,中国可要比美国自由放任的多。
但必须承认的是,中国的政府对经济领域的直接控制和影响要大大超过美国政府。
王二育儿、政府主导和中国模式
不能从王二孩子当前的成功来推到王二的育儿策略是正确的,特别是在未来也是正确的。
同时,不能由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迅速,以后也一直坚定的坚持现在的经济政策。
中国在不愿的未来,比人需要由依赖投资出口拉动增长,转型为依靠科技创新拉动增长。
政府主导,不是万灵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