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松赞林寺谈社会治理
得领导赏时日,受同事替活计,携家会友入滇大计终成行。
启程以来,无不受老天眷顾。上车下雨,下车转晴,单是这一条,已让同行的大小朋友美滋滋、乐呵呵。从令人震撼、大涨姿势、穿越时空的世界恐龙谷到原始原貌、原音原味、安然宁静的沙溪古镇,从老牌经典、物种丰富、难掩大美的普达措到百态丛生、信仰无尽、纯粹知止的松赞林寺,老小亲友累并幸福着。
松赞林寺,作为云南最大的格鲁派寺庙,作为藏区边上的重要藏传佛教寺庙,吸引了我们一行,就连小初阶段的孩儿们也是真争先一睹真容,我呢,也有了些不成熟的想法。
云南地区,民族多,宗教派别也多,大概有汉传佛教、藏传佛教,还有东南亚流传的南传佛教,教宗教旨同根同源,只是传播方式、重点内容有所差异。
格鲁派自清雍正始,以国为正,长征时期,松赞林寺僧众与周边百姓给红军筹粮十万斤,为了翻身农奴把歌唱,组建了第一支革命队伍,建国后与D同心同德,传播教义与民族团结一直在路上。用专业的话讲,那就是寺院始终有一个政治坚定、学识广博、品德服众的领导班子。
在这样的前提下,来看看僧众的境遇。众生平等不仅是佛家宗旨,更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走进松赞林寺,最先跃然眼前的就是差别较大僧舍,有的是精美装修,也有的是简单装修,有的土坯泥墙,还有一些僧人都没有居所,租房飘零。深究其因,便是僧众信徒自愿追随信仰,寺院不负责供养他们。年景好时,还能给大家一些补贴,年景不好时,毛也没有。所以,追逐信仰首先就是要自备干粮、筹集细软,在寺院周边买房置地,才能安心干事。
僧众中,大体分三类,一类是家境本身不错,松赞林寺为轴心,直接入手二环以内寺景房,礼佛最静,离佛最近。一类是出身普通却能折腾,边学习边扩散,除了一点儿可怜的补贴(几年前大概每人每年1000元吧),更多是去十里八乡做法事增加收入,慢慢的,主寺近郊的房子折腾到三环四环,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还有一类人,既没钱也没本事折腾,自我感觉心无旁骛,实际活在云里雾里,除了能勉强填饱肚子,买房置地遥遥无期。
这样的结构和国际国内社会几近相同,当然,我同意僧侣的日子也是众生中的一种,他们的苦乐也是百态中的一类,就算佛门圣地,依然不脱离社会,不脱离实际。
我查了资料,深入了解松赞林寺的发展历程。原来,这里并没有围墙,寺院本身还有不少农田牲畜,都租给周围的百姓,这些百姓就居住在寺院周围,他们的房屋与僧舍紧密交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香格里拉声名远扬,寺庙周围的百姓大批开窍,做起了餐饮住宿等生意,寺庙开始红火了,喇嘛们也火大了,一方面好奇的游客络绎不绝的参观僧舍,侵犯他们的隐私,还有更重要的一方面,寺院和僧众没有更多分享到这大红大紫的成果。说到底,毕竟佛门圣地,即便是眼馋,也要故作镇静。
ZF出面了,干了三件事。
一是拿出财政收入修建了松赞林寺围墙,组建了工作队,深入百姓协调动员,最终把旅游服务区跟宗教活动区分开。百姓在旅游服务区做生意发财,寺庙主要从门票的收入中分成,利益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证,僧众的补贴也也逐步增多,还有,统一的管理也为僧众的生活提供了相对的清净。
二是指导松赞林寺的僧侣,组成八个小组,藏语叫康仓,每个康仓又有负责人,寺庙成立了民主管理委员会,负责寺院的各项事务。至此,一个更加科学、管理有力的架构完成了。
三是开展僧舍安居工程,把60岁以上的老僧人列入农村最低生活养老保险,我想,这样的人文关怀,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真正的制度优势。
一斑窥全豹,有意思的松赞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