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8周回顾
在目标社群好友万俊波、贺洁星以及石博士的鼓励下,重新开始用简书来做周回顾。
一、周回顾基本信息
周开始日期:2018.11.25
周结束日期:2018.12.01
周回顾日期:2018.12.03
二、回顾内容
一)回顾本周用时情况
计划用时: 84.6小时
实际用时: 84.1小时
二)回顾任务完成情况
1. 任务数量
计划内任务38项,完成25项,客观原因取消1项,完成率67%;
计划外任务21项,完成19项,完成率90%;
整体完成率81%。
2. 完成任务分析
-
完成了年目标新人版的制定。根据首胜策略,当要完成一项耗时较长且投入较多的任务,必须要争取首胜。而且根据WBS分解原则,要将每一项任务拆解到可以抓手。根据我的经验,尽量把单项任务拆到两个小时以内。所以我将新人版拆解成了九个小任务:分别从当天的复盘,接着人生跳跃蓝图一直到最后的汇总版。即便如此,我也直到最后一刻才交上了作业。
-
陪伴女友、以及分享讯飞输入法。一直对女友心有愧意,因为很少抽时间出来陪她。平时也只是通过电话或视频沟通。这个周末和她分享了讯飞输入法,使得她每天回复打卡、日报、周报的效率几乎提升了50%。都说好的爱情要门当户对、势均力敌,那么就先从共同成长开始吧。
-
推进建立个人成长操作系统。现在再看李笑来的文章,就不觉得有多浅显,而是人生智慧的合集。第一,这些浅显的道理我们有没有去读过?而不是像对待鸡汤文一样的一扫而过;第二,有没有去认真思考过?第三、思考的深度和质量有有多高呢?第四、有没有去践行过?践行之后有没有再去调整?
3. 未完成任务分析
-
未完成精益生产培训。培训时总是被各种各样的任务所干扰,所以到第二天也就放弃了。在当时觉得,我做完几个领导交代的紧急任务的价值,应该要比这次精益生产培训所创造的价值来得高吧。而且我觉得这次培训老师讲课质量并不出色,在课上大家表现都很一般,有玩手机的、还有昏昏欲睡的、然后响应也都非常慢。最终的任务跟是搭建了一条不是初始目标的生产线,而非一开始设计的产线。那这样的话它创造的价值就很有限了。
-
未能如愿去看望受伤的同事。我特意在上周末和一位同事打好招呼,说要去看望和他同部门一位受伤的好友。当时他也满口答应,说他部门里的人下周会一块去的。结果他们部门的人自己组织去,都没喊他。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本部门的人沟通起来都尚且如此,更不用提部门之间了。总说沟通是桥梁、润滑剂,但这样看来大家很可能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做事情,这样怎么能创造出1+1>2的效应呢?
4. 计划外任务
- 年目标精深版的自我介绍。在“我能为大家提供什么”这一部分,我始终无法非常自信地表现自己的特长。如果说总是把脱单这件事情挂在嘴边,那我仍然没有发掘出更大的意义。
三)回顾本周突出问题
本周事件:老板始终不同于招聘检验员,这也导致我们的订单不断延误、现场堆积如山。
感受:我一开始难免会觉得,老板是要逼出我们部门的潜力啊。
Why:三层系统模型
-
有效层:通常我们会认为,在生产现场,安排多少人就出多少活,是线性关系。
-
悖论层:到了老板这边,目前即便有人离职或者增加生产线,他也不会去批复加人申请。当我面临人手紧缺的情况,就无法完成订单任务了。
-
升维层:其实在老板这个层面看来,我们的生产效率(包括检验效率)还可以大幅提升。他本身是工业工程出身,明白精益生产是要不断去减少浪费、优化步骤、提高产能。所以在他眼里,产能根本不是靠人力去增加的。
How:1.借助精益部门的力量去计算还有多少的浪费,寻找各种提升效率的可能性。
2.和精益部门同事一起去计算工时,用他们的数据提供给老板作为我们申请人员的依据。
What:我们做出一副现状价值流程图以及未来价值流程图,以此来和老板沟通。
四)上周问题行动回顾
暂无
五)本周收获及成果
推进了以学习《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方式,来建立个人成长操作系统的这一大任务:
《通往》:全部押上
《通往》:“早知道”就能赚更多的钱吗?
《通往》:你真的没有机会吗?
三、回顾收尾
一)周回顾耗时:
执行时间:2018.12.03~2018.12.04
用时:1小时30分钟
二)回顾修订周检视流程情况
采用简书+模版+讯飞输入法,确实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