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原局长:我是这么看年底前经济的

2020-11-01  本文已影响0人  北大纵横王璞

邱晓华,阳光保险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本文为2020年8月12日演讲。

很高兴来到进入青年时期的博鳌房地产论坛,这是一个充满着青春活力的论坛,也是一个很有希望的论坛。所以在这里首先祝贺这个论坛20周年的生日快乐,也感谢诗涛女士为这个论坛做出的贡献。

今天给我的时间已经越来越紧迫了,我想大家这时候最关心的是物质需求,而不是精神需求了。但是还是要占用大家的时间,简单地跟大家汇报一下我对当下经济的一点认识。

如果说2020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它的不寻常首先就表现在这次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事件,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扰动了整个世界,停摆了经济的运行,伤害了人民的生命。到今天为止,已经超过2000万病例,已经有60多万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可以说疫情给全球各个国家都造成巨大的伤害。

现在的问题是,对疫情面前的这个考试,怎么来观察和回答。就全球而言,中国是这场疫情世纪大考中的优等生,虽然疫情首先在中国得到确诊,也首先由中国对外发布,但是这个鬼怪的病毒来自哪里,还是要由科学家去回答。

回顾这个疫情的演变过程和人们对国家应对的工作来看,中国无疑是做到了率先度过疫情最困难的阶段,率先取得了经济由负到正的历史性的转变。因此从这两个率先而言,中国当然是这场世纪大考的优等生。

人们也会关心,为什么中国会是个优等生,我想这与我们独特的国情和体制有关。我们的政治优势在这场疫情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这场疫情到来的时候,把人民生命的安全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因此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声令下,全党坚决地贯彻。

第二是来自于中央和地方这种相对和谐的政府关系,中央政府一声令下,各级地方政府闻风而动,以大局为重,一方有困难,八方来支援。

第三是来自于我们这个国家独特的健全的基层组织体系,村委会、居委会,以及各种默默无闻的志愿者,他们在这场疫情中表现出的牺牲精神、责任精神,至今都令人难以忘怀。这三点在其他国家是很难看到的,但是在我们国家充分地表现出它的优势。

第四是来自于我们过去40年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所奠定的坚实的物质基础。健全的产业体系,便捷的交通通讯的设施,无疑是为这次疫情应对得以成功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

当然,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这些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但是绝不能因为这一点就把它放大到经济工作当中去,经济工作还是有它的规律,我们还是应当遵循市场的规律、经济的规律,而不应当把应对异常的疫情这种特殊的措施,把它延伸到日常的常态的经济工作中来。这是我要特别强调的。

回顾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我想大家都看到了,一季度中国经济出现了40多年来所没有的季度性统计数据的下降6.8%,这是多年都看不到的一个极为罕见的数字。尽管大家对这些数字还有些疑义,但是6.8%已经是一个极为严重的影响。

一季度之后,中国开始走向了既防治疫情,又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在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下,在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运作的作用下,在精准施策的作用下,中国经济开始逐渐从疫情中平稳恢复。目前来看,半年时间过去了,总体的情况是经济由负转正的变化,但是总体上还是一个不均衡的恢复增长,还没有达到常态下的发展状态。

不均衡表现在:供给端的恢复好于需求端,可以说目前工业生产领域已经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服务业领域大致恢复到疫情的60%左右的水平,所以生产端总体上还是表现不错。需求端目前出现投资由负转正,消费至今还是在负增长的区间变化,上半年还是下降的。所以今天影响中国疫情之后经济恢复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还是整体的社会需求还远远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所以上半年中国经济还下降了1.6%。

下半年中国经济会如何变化?目前政策的主线已经十分明确,唯一有变化的就是提出了要兼顾发展与安全这样一个新的提法,强调的是两个循环的新要求,但不管怎么说,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正在由非常态转向常态,这与上半年的宏观政策是有不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在继续释放出积极有效的能量,从数据上来看,三季度财政所释放出来的力度比二季度还要大,无论是特别国债,还是政府专项债,还是财政赤字扩大1万亿,更多的都是在三季度之后逐渐地发挥出效应。

因此,从国内环境来看,大家看到疫后是朝着更友好的方向去变化,政府的积极作为比过去更好地表现出来,营商环境比过去更友好地表现出来,对企业家的态度比过去更友好的表现出来,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态度也比过去更友好的表现出来。

总体上国内的环境是朝着友好的方向在改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下半年中国经济理所当然要比上半年表现得更好。现在的问题是国内的环境在朝更友好的方向改进,但是外部的环境似乎又出现了朝更不友好方向变化的趋势,如果说外部的变化就此停住,不再深化,不再激化,可以预期下半年中国经济三季度会基本恢复到4%左右的增长区间,四季度会恢复到5%到6%的常态化的增长区间,整个重要经济全年可能是一个2%到3%的增长的结局。

如果是这样,在今天整个世界范围内,中国是唯一一个在大的经济体中间,保持正增长的国家,这在一定意义上也证明了我前面所说的,中国在疫情当中还是表现经得起考验的,交出了优等生答卷的一个国家。

问题是外部环境会不会就此打住,会不会进一步演化。因此,自然而然就谈到今天的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在经历了贸易战,第一轮摩擦之后,大致打了一个平手,双方都不是赢者,当然也不是一个受很大伤害的经济体。

科技和金融战也正在拉开推进的序幕,某些领域已经表现得更加激烈,特别是科技仗已经变得非常激烈,金融战方面因为香港问题,可能在某些领域也在逐步的表现出来,现在人们在思考和担心的就是会不会由贸易战、科技金融战转到军事的热战。热战的威胁在上升,擦枪走火的概率在上升,这有可能成为劳动世界,也影响中国的一个新的不确定性、不稳定的因素。

我想和大家说的是,虽然这个危险性在上升,概率在提高,但是可以预期短期内即使发生这种擦枪走火的冲突,可能还是个局部性的,不是一个整体性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经济今年应当说保持一个正增长还是大概率的事件,无非就是正增长多与少的问题。

这是我想给大家汇报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简单说说面对外部的挑战,我们肯定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的事情怎么做,当然还是要回到我们这些年坚持做的也行之有效的一些政策方面来。

第一,坚持与世界为伍,继续深化对外开放。

第二,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各项改革,切实让市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坚持维护社会大局的安稳,及时化解社会领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在这三个坚持下面,要尽可能地做好几件事情:

第一,要重构中国经济疫后的经济发展动力,要由地产推动型向资本驱动型转变。

第二,要由传统产业推动型向新兴产业支撑型转变。

第三,要由过去的外需推动向内需支撑转变,把新的动力机制建立起来,当然也必须把创新驱动怎么接近要素投入推动这个动力机制建立起来。

第三,要切实把周边更紧密的经济体打造好。中国的周边有两大特点,第一是人口的聚集地,亿人级以上的人口,大多数在中国周边是一个市场的潜力所在,是一个劳动力资源的潜力所在,第二,中国的周边也是矿产或者各种战略资源相对充裕的地区,也是未来中国所需要借助的力量。

但是今天中国的周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安全、不稳定的因素,中国需要抓紧把它解决好,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放在更紧密的周边关系上面来。要尽可能地延长与发达经济体的紧密关系,避免过早与发达国家脱节脱钩。

40年的改革开放,最重要的理由是中国与发达国家有了更紧密的联系,中国回到了世界大家庭当中来,如果说中美关系的演变是形成中美脱钩这样一个不利的局面,我们可能就会失去发达经济体,这是要避免的。我们希望能够中美共治,中国继续与西方国家为伍,这样中国的护城河就能打造得更好。

最后一点就是我们要把自己的营商环境进一步的改进,要切实地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标准来改进我们的营商环境,今天有4个不到位需要解决:

第一,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还远远不到位。

第二,企业家的权益的保护也还远远不到位。

第三,各级行政官员的激励机制也还远远不到位。

第四,我们在前进中应当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政策性相对稳定的机制还不到位。

我们应当下大力气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我们能把这和事情做好,作为中国人,没有理由对自己国家的未来产生悲观。因为时间是中国的好朋友,问题是我们要把有限的时间运用好,做对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样我们一定会迎来中国经济更美好的明天,让走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程上的中国走得越稳越健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