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读通鉴‖楚与齐韩的合纵(前306)
周纪0101

原文:
九年(乙卯、前306)
楚王与齐、韩合从。
解读:
根据考订后的《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怀王二十三年(前306),齐宣王试图组织合纵联盟对抗秦国。他对秦楚交好的局势深感忌惮,便派使者送信给楚怀王,信中写道:“我忧虑的是楚国未能看清维护自身尊严的重要性。秦武王去世后,新君继位,张仪出走魏国,如今秦国由樗里疾、公孙郝掌权,而楚国却继续侍奉秦国。樗里疾与韩国交好,公孙郝与魏国亲近,如果楚国继续依附秦国,韩、魏必会通过此二人与秦结盟,届时燕、赵也将效仿。四国竞相事奉秦国,楚国的地位便会下降,形同郡县。大王何不与我联手,联合韩、魏、燕、赵,共同组成合纵联盟尊奉周室?我们可休兵养民,号令天下,届时无人敢不遵从,大王威名自然成就。如果率诸侯联军攻秦,必能取胜。楚国可夺取武关、蜀、汉之地,独享吴、越的财富与长江、东海的利益;迫使韩、魏割让上党,同时西进直逼函谷关,那么楚国将强盛百倍。况且大王曾被张仪欺骗,失去汉中土地,败于蓝田之战,天下诸侯都为您抱不平。如今您却要率先事奉秦国,望大王慎重考虑。”
楚怀王本来正想与秦国修好,接到齐国的书信后陷入两难,便将此事交由群臣商议。朝臣分为两派,有的主张联秦,有的建议合齐。
大臣昭雎进言道:“大王虽在东边取得越国土地,尚不足以洗雪前耻,唯有从秦国夺回失地,方能在诸侯间挽回尊严。我认为应当加强与齐、韩的联盟,同时拉拢樗里疾。如此既能借助齐韩之势向秦国索取土地,又能通过樗里疾在秦国内部斡旋。”
他接着分析韩国的处境:“秦国虽攻占韩国宜阳,但韩国仍依附秦国,都是因为韩国先王的陵墓在平阳,而秦国的武遂距此仅七十里,所以韩国不得不畏惧秦国。如果我们联合齐、赵三路攻韩,韩国必亡。楚国此时援韩,虽不能保其不亡,却能成为韩国存续的关键。等韩国从秦国收回武遂,凭借河山天险的固守,定会全力报答楚国的恩德。”
关于齐国的立场,昭雎指出:“齐国信任韩国,是因韩公子昧任齐相。如果我们帮助韩国收回武遂,促使齐、韩共同支持樗里疾,秦王必不敢轻视此人。如今加上楚国的支持,樗里疾定会劝说秦王归还楚国被占的土地。”
楚怀王最终采纳了昭雎的策略,放弃与秦结盟,转而联合齐国并与韩国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