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摘抄

2024-01-18  本文已影响0人  冉星

昊天又称昊天上帝,也可简称为上帝,是华夏神话中的至高神,但与西方耶和华不同。关于上帝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书经中,他可能在公元前700年或更早以前的文字记载的历史就已经存在;文献对于上帝“人性”的诠释相当的少,庄子中记载的混沌、倏和忽算是最具备“人”的形象,他主要的功能是向民间传达“敬天地”的概念。

也称为皇天:关于天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书经中,在儒家文学中也称为昊天上帝 ;虽然普遍上认为天和上帝属于同一概念,但汉学家顾立雅的研究却显示上帝的出现更早于天。昊天上帝与道教及民间所谓玉帝不可混淆。道教建立之初,贬斥昊天上帝与五帝为“六天故鬼”,因而大加挞伐,后来又将昊天上帝居于三清之下,企图将神权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朱熹认为“道家之徒尊老子为三清: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而昊天上帝反坐其下。悖戾僭逆,莫此为甚!且玉清元始天尊既非老子之法身,上清太上道君又非老子之报身,设有二像,又非与老子为 一,而老子又自为上清太上老君,盖仿释氏之失而又失之者也。况庄子明言老聃之死,则聃亦人鬼尔,岂可僭居昊天上帝之上哉?”[7]

在民间,天的形象也比上帝更具有“人性”;中国古代帝皇自誉为“天子”,北京天坛既是明清两代帝皇祭天的所在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