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记
1.#读书笔记
越阅读,越发现平常的事情居然有如此大的影响和意义。
就沟通交流来说——对婴幼儿来说,获得回应是一种需求及当孩子哭的时候,眼神望着你或者他发起的来回交流游戏的时候,我们都是需要回应的。如果我们选择不回应、不说话,那很可能培养出来不安全型的依附关系或回避依赖的性格特征。这对孩子成年以后来说,是很难拥有正常的人际关系。
再具体一点儿就是你需要经常的反思。你是否常对孩子说话,而不仅仅是与他对话。即,主动的和他沟通交流,互动是一种本能。但我们需要从这种本能中给予孩子关注,且主动的给予关注。
2.工作压力其实还很大程度上是对关系的一个把握调整。
人际关系,这一个暂且先不讨论。本次主要讨论的就是工作与家庭日常生活的关系。首先,因为我们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尤其是当班主任,完全实现不了放学即下班,先不说需要在学校处理一些资料及突发事件。光在回家之后,需和家长精心私聊,针对建议。这就占据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其次在学校里,我们是无法进行精心备课设计的,因此需要我们回到家查阅各种资料、精心钻研,备课,准备教具。要想成为一个专业的老师,紧紧靠在学校里勤勤业业是完全不够的,更多的需要占用我们的个人时间。最后我们也是父母,我们需要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家人。
3.听完刘老师的分享,我为刘老师的幸运感到由衷的开心——一个老师遇到一个好的学校,遇到好的领导,遇到志同道合的好友是非常非常幸运的。
通过刘老师的分享,我们能够看出,刘老师根据学校的发展及贵人的引领,成为更好的自己。但这只是表面吧,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刘老师的自我学习成长。
通过刘老师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出,刘老师除了有学校提供的一些教研和外出的培训机会之外,还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的学习,阅读一些书籍,然后写一些文章并在博客上分享被设置为精华,主动承担一些活动。同时,对日常的进行一些反思。此外,还向同事学习交流,从同伴中看汲取力量。
也就像刘老师说的,不要小看一小步的力量——刘老师就是在这样的一小步一小步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也和学校的发展产生共振,也赢得了贵人的赏识和助力。
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但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尽自己所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而,途径就是刘老师分享的“阅读——实践——反思”的螺旋上升循环学习方式。
4.教育写作要表达的终究是教育经验,既如此,经验是什么,亦即“写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如何写”,作为经验表达的外在形式,只能是一种点缀与修饰,或为写作技巧所涵盖,或束之高阁、少有人问津。
这里指出了我们进行教育写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表达和积累我们的教育经验。因此,在写作中一定要突出、写清楚——我们的教育经验是什么。
的确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写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如何写,的确成为了外在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点缀、修饰。但是这样的点缀和修饰,即如何写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的理解就是即使自己知道教育经验是什么,也知道应该写什么,但是不一定能写出来。就像我们教学一样,知道我们的教学目标,但如何教能够让学生更明白的,更懂得是需要修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