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转折点上,从巨婴到巨人

2018-12-07  本文已影响0人  木屋杂谈

哲学不就是讲道理,NM,讲道理,谁不会啊                                                                                题记

引言:曾几何时,有几个问题困扰了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之所活,究竟为何?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等等,不可否认,这是一些很傻的问题,有时候也很无知,不是吗?我不知道何时何地为何这样的问题找到了我,让我竟是如此的困惑,我在图书馆借了几乎所有与之相关的书,中哲,西哲,心理学,历史,文学 ,伟人传记等等,读得越多,困惑越大,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时刻在拷问着自己的灵魂,人之所活,究竟为何?我并不比其他人活得多么深刻,只是比他们困惑前,所未有的困惑,若有人知道答案,我愿意倾我所有,愿求知人生是什么?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

        尼采在《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提到了人的成长的过程,首先应该像个骆驼,其次像个狮子,最后像个婴儿。尼采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超人哲学,也在不断地超越自己。一个人,在刚生下来的时候,是一个纯然的自然人,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接受世界给予他的观念,再加之一些自身对于世界探索的经验,形成一个人最基本的一些观念,其像一个骆驼一样的生活,背负着原罪,痛苦的生活,或者没有自我意识的幸福生活,骆驼是强健的,因为背负着重担,却没有想过自己背的是什么,他们幸福地生活,直到有一天担子压跨了他们,死去,或者反抗,后者在痛苦,在纠结,他们其中的有一部分人像狮子一样撕咬,开始尝试着寻找痛苦的根源,他们是叛逆者,是不合群者,开始思考原罪,开始想担子里装的是什么?这让一些人感到可怕,像狮子一样战斗的人是痛苦的,甚至比以前更加痛苦,更加困惑,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呢?我为什么而活着呢?他们向外追问,向内反思,去寻找外在的标准去认知他,践行他,批判他,这样的过程,这样的问题,困扰了他们很长很长的时间,坚持战斗的人终于有一天看到了问题的答案,自我,这个世界上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自我,是我还活着,是我是真实的,这多么可怕,是啊,我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我还活着,那一刻,他们看到了阳光,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找到了自我的人们开始了重新的生活,像一个婴儿一样,带着赤子心一样的生活,真正的为自己而活,成为了他自己。

个体的觉醒

        独立的个体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存在,也即是个体存在从生到死需要空间和时间。婴儿的世界是和世界一体的,他们并没有和世界区分开来,在婴儿的世界观里,感觉到的世界就是自我的一部分,而父母对他的影响成为了潜意识的一部分。而后在不断的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个体将自我于世界区分开来,意识到我是独立的存在,思维方式就具有了具象的特征,在其后,个体开始有了思维的抽象性,自身意识的诞生,从自我开始了精神性思考,也就是精神自我,在生活的过程中,个体从自我于世界的独立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的存在,自我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被接收或被拒绝,在此过程中个体建立起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当个体有独立的自我意识时,其具有认识世界和自我的愿望,这种愿望促使其主动地认识世界,使得其原有的世界观加深或冲突,当其产生冲突时,就会有困惑,不断的困惑使得个体开始怀疑自身的价值观,不断的冲突使得个体由内向外去认识世界,其所在的环境,其所接受的世界观等等,让个体独立于所在的环境去思考其所接受的文化体系,再由外向内去思考,去反思自我的价值,从而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成为自我。对外在的认知使得个体去思考所能接触的世界,对内在的思考使得个体去思考自身的存在,明确内在的的追求,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成为了主动的探索者,这样的冲突会成为个体完善自我的重要环节,使得个体能够意识到自身的自由,意识到自身人格的独立,意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有了这样意识的个体在其所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内成为价值的主导者,创造者。个体重估一切价值,价值由我们创造,意义由此而生,从价值的接收者成为反抗者再到创造者,人生成为一种选择,成为一种目的,最后成为蜡烛;勿忘初心,方得始终,便是一种选择,了解你自己,认识你自己,成为你自己,便是一种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便是蜡烛。

人的过程:人生是一种选择

      人之所以高贵,就在于他唯一地可以凭自己的自由意志决定自己是什么和不是什么。世上万物中,只有人是不由外在现成的规定所决定的,而是自己把自己造成的存在。人会面临着许多的选择,我们是我们选择的选择者,对与错,是与非,成与败,在于选择,被动的选择依靠本能,主动的选择依靠理性,即其对于自身环境,自我,因果等综合考虑的结果,也即自由人的自由选择,故而人生是一种选择,具有人格意识的个体可以在其存在时间和空间里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世界观,这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很小的时候,父母代替我们选择,他们同时也肩负了为我们选择带来的责任,在成长和独立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自我选择,不同的选择意味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不同的世界观,选择即负责,当一个人放弃了选择的时候,就放弃了生活。有些东西是无法选择的,出生环境,种族,死亡等,一个人出生到成长到具有自我意识的社会人的过程中,其所接受的文化体系,价值观,家庭教养,社会对其个人的要求等等,我将其称为原罪,即自然人成长的过程中,其社会,国家,历史等大环境,其家庭,教育,等小环境所对个体的一切影响,即家庭出身高低贵贱,所受教育优良差略,国家和平战争,社会平等与否等等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每个人都背负有原罪,而原罪是一个人最根本的东西,我们被动地接受原罪,成为我们人格中的一部分,我们如同骆驼一样背负原罪,原罪构成了我们个体最本质的东西,而个体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新的环境,新的价值观会使得内在的自我冲突,这种冲突源自于原罪,内外在的冲突使得我们去思考自我的存在,就如同狮子一样去战斗,去寻找自我,去重审一切的价值,在痛苦中学会选择和承担。成长是一个过程,主动选择的过程。

人的方式:人生是一种目的

      宋明理学中著名的关学创始人冯丛吾先生将自己的学问总结为一百零八个字刻在碑文上,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十二个字,存点好心,做个好人,行些好事。怎么样的心算好呢?怎么样的人算好呢?怎么样的事算好呢?陈寅恪在给王国维的墓碑上这样评价他,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确,王国维作为一代学术大家,配得上这样的评价。 强健之体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健全之人格应该是每个人去追求的目标。作为人的方式,是作为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的积极主动地存在,这种主观能动性以自由意志为主导,借以促进个体寻求值得一过的生活,一个人的成长是逐渐寻找自我的过程,也是自我实现的过程。人的目的在于成为人,成为你自己,重审一切价值,通过认知和实践来架构自我的世界观,价值的重审,正是自我世界观的建立 ,通过创造,来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是人存在的方式,是人的本质的实现,是人的意义之所在。人的目的在于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儒家圣人是人格神,佛家佛也是人格神,道家真人也是人格神,人格神是人精神的一种延伸,真实自我的展现或者完美人格的展现,是在一定的理论中建立的强有力的精神体,圣人是仁德的化身,是凡人的楷模,如同尼采哲学中具有强力意志的超人,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矣,不亦远乎?曾子的这段话是对于儒家自己肩负的责任的一种阐述,人格神的实现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实现,实现人格神的过程也即自我完善的过程,在佛学中佛往往在西方极乐世界,也即彼岸世界,论语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为仁由己也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这说明人格神的可实现性,彼岸世界也即此岸世界,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佛教经典金刚经中也提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人格神的意义在于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实现自我,人格神的目的在于人的内在的自我超越, 存在的个体往往具有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人的本性,也即人在存在的时空中 他唯一地可以凭自己的自由意志决定自己是什么和不是什么,在主观能动性的驱使下个体认知和践行人格神,来实现自我价值。

人的结果:人生是蜡烛

      恪物,致知,诚心,静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内圣外王的准则,北宋大儒张载横渠四句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表现了儒者的宏大抱负和坚定信念。美国军校西点军校的校训是责任,荣誉,国家,一个个体,只有将自身的命运与国家,民族,人民联系在一起,才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这样的个体具有使命感,具有责任和担当,正如顾炎武所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不是我吃饱了饿不死天塌下来大个子顶着的心态面对问题。人是一个社会性的存在,换句话说。我们是群居动物,而今在信息化时代,我们个体已经紧紧地与群体联系在一起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成为了人存在的重要话题,个体主义者表明个人利益应该高于集体利益,集体无权来强迫个体来做损个人利益的事,在中国历史中春秋战国时期的杨朱哲学就提出了一毛不拔而利天下的言论,而恰恰相反的集体主义要求个人利益应该高于个人主义,个体是生活在一个集体中的,存在于集体的个人应该以大局为重,曾和同学开玩笑说导员说的不要因为你个人的事而影响整个集体这句话似乎无可反驳,的确,从小到大我们的老师都在说这样的话,我们是集体的一部分,不要因为你个人的事而影响整个集体,简直合理的天衣无缝,不是吗?我的高中数学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只要好好学习,把你个人的问题解决好,就是对于这个国家莫大的贡献,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并不是对立的,恰恰是相辅相成的,个体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的过程,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对于集体有利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儒家内圣外王的要求下,我们从个体,家庭再到社会集体中,逐步地实现自我的完善,因而我们看重个人的自我修养,看重家庭,而在西方哲学影响下的人更具有公民意识,西方人的道德并不以我为中心,而是以超越于我和一切人之上的神为中心,而这个神就是理性,就是自由意志,就是公民意识。人活着的意义应该是自爱和爱人,人应该活得像个蜡烛一样,自爱是个体存在的前提,其中就是自律和自强,自爱并不是溺爱,而是以负责任的态度和严格的要求来看待生活,这样存在的个体就具有了使命感,爱人是一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自我价值,在历史的进程中,唯有个体将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有价值,这样才能体现生命的宽度厚度,人类前行的道路是没有方向的,是黑暗的,总有一些人像蜡烛一样照亮人类前行的路,其他人总在寻求光明和温暖,死亡是每个人最终的终点站,向死而生,我们应该好好活着,正如尼采所说,每一刻不曾起舞的时刻都是对生命的浪费。

      内心的冲突和和解是我们一生面对的困境, 内在的冲突使得个体生活在自我的迷失中,一个人成为自我莫过于个体与内在自我的和解,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为了和这个世界相处愉快,与自己相处愉快。

                                                  2017.7.16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