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5000+持钻作者创作园散文

1358.写作疗愈:跳出三界外,走出牛角尖

2021-12-14  本文已影响0人  亦然花开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钻牛角尖”,遇到事情认死理,想不开,甚至会失去最基本的判断力。

心理学上把这种“钻牛角尖”的情绪解释为情绪调解的“死机状态”,也就是说,在这种情绪下,常规的自我调解可能已经丧失了能力,所以才会走不出来。

人一旦陷入“钻牛角尖”的状态,用常规的情绪调节方法不仅无效,而且会适得其反。

容易钻牛角尖的人,一旦陷进自己的思维里走不出来,就会越陷越深,想得越来越多,最终会越来越悲观,在自己营造的思维空间里无法自拔,甚至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因此,想让喜欢“钻牛角尖”的人走出困境,就需要让他们从事件中跳出来,换个角度,换个思路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一般来说,人们遇到问题,总是先采取自我调节的方式去解决,也就是采用“向内看”的方法,通过挖掘自己的内在来改变现状。

但当依靠自己的内在调节无法解决问题时,就应该主动寻求外部的力量,比如回忆过去、转换注意力,虚构人物等方式,同时搭配主观意志的协调,来缓解负面的情绪。这就是所谓的“向外看”的方法。

“向外看”的写作疗愈法一般包括四种,包括转移注意力法、回忆过去法、代入故事法、虚构情节法。

一、转移注意力法

转移注意力,就是实现注意力的转移,把自己的注意力从产生负面消极情绪的活动或事物上,转移到能够产生积极的、正面的情绪的活动或事物上来。

比如,最近我们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麻烦事,尽管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但一时间都无法解决,这让我们很是头疼。此时,我们不妨从工作中跳出来,想想生活中遇到的其他一些高兴的事。通过情感的转移,关注点的变化,使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稳定。等情绪稳定之后,再去考虑工作上的难事,这时原先很难解决的问题很快就会出现一些转机。

只有情绪稳定,才有可能让事情发现转机。原来我们之所以会陷入困境,不是想不出办法,而是由于我们长时间深陷在悲观的情绪当中,情绪失控,头脑不清,不能清醒地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更不能快速地、全身心地解决问题。

通过转移注意力,减少个体过度沉湎于悲观的频次和时间,可以让我们重拾信心,增加幸福感和存在感。

二、回忆过去法

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甚至有时候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时,通常的第一反应,就是为自己找理由,为自己辩解,或者把责任推给其他不相关的人。这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更是一种逃避心理。

此时,我们不妨抛开一切世俗的观念,从这件事情中跳出来,用写作回忆过去发生的点点滴滴。

当我们回忆过去时,特别是回忆童年时期发生的一些趣事,心情顿时会松驰下来,童年的纯真、善良和美好,会带给我们温暖的感觉,给予我们肯定的力量,也让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找回面对现实的勇气,去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而从过去的回忆中,也可以产生灵感,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想法,让问题迎刃而解。

三、代入故事法

在读一些故事时,我们经常会对故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是因为我们主动将自己代入到他人的故事中,仿佛他人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上,或者从内心深处承载着我们自己的希望。

写作会产生很强的代入感,阅读也会产生代入感。当我们把主人公的经历与自己相比较,或者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放在主人公身上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用写作来进行疗愈,把我们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代入到故事中,变成主人公的言行和情感,可以更好地利用他人的反应模式来指示自己的行为,通过自我暗示,对自己产生激励,从而恢复行动力。

当主人公的问题得到解决时,我们也可以走出牛角尖,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办法。

四、虚构情节法

写作者虚构的故事中往往蕴藏着个人的价值观,隐含着个体的期待,也可以说,写作者其实就是用虚构故事的方法来反映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通过虚构故事,将自己融入到故事设计的人物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通过情节的设置,一步步安排主人公的命运,引发自己对生活、对现实、对问题的思考。

主人公的命运就是写作者自身的命运。主人公的出路也就是作者自己找到的最合适的出路。

通过虚构情节,由外及内,由表及里,进一步转变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达到解决自身问题的目的。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首先要忘记自己当前面临的难题,把注意力集中到写作上。不要总想着自己,事实上我们会在潜意识中把自己和文章中的内容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

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让文章中的人做出积极的、明智的选择。写完之后,要认真想想,这个故事跟自己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只有让自己从内心中走出来,跳出三界外,才能改变“钻牛角尖”的习惯,找到真实的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