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如何把事情做到极致
[一] 要有细节意识
我们BOSS是个完美控,细节控。虽说他一个人已经拥有了上百号员工,可是公司的大小事务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公司因为业务扩大,选了新的办公室,在装修的过程中,对于不懂装修的监督者来说,反复与施工方确定细节跑工地那是家常便饭的事。
有一次老板在巡查的时候突然问道,每个办公室的强弱电插座有考虑过家具摆放的影响吗?负责装修的管理员虽然事前与家具商有沟通过这些细节,但是家具没到位他也无法判断出这个细节会有什么影响,老板看他不解,于是将现场的一张旧办公桌示意他们抬过去,办公桌是旧式的,桌腿非常厚重,放上去之后,原来设计好插座的位置刚好被桌腿压住。管理者才明白,家具的选择与摆放与强弱电的设计有着失之毫厘的关系。
如果负责一点的家具商,会非常精细的帮忙解决这些问题,可是大家都知道,你若不懂行,吃的亏就只能往自己肚子里咽了,如果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来想,办公桌放在哪里最方便,插座装在哪里最便捷,这些问题都不难想象,这其实也是做事的一种换位思考。
有精细的细节意识,考虑全面,才是衡量一件事情做得好与不好的关键。
[二] 先发现问题,不懂就去学习,再提出解决方案
公司原来每周一都有组织会议,有些人参加会议的时候会提出很多问题,而有些人从始至终都只会点头,认为这个说的也好,那个说的也不错,没有完全主动的立场。而有些人遇到问题首先说的是“这个事情很难……”
时间长了,善于提出问题的人没有问题提了,因为他提出的问题都没有解决方案,而是等待别人给他解决,而其它人并不重视他的问题,一拖再拖,问题就变成了固疾,即使遇到也会绕过去。
经常提出问题的人,说明有敏锐的观察力,但仅仅有观察力还不够,还需要有足够的解决能力,如果提出问题的同时,能深入了解,分析透彻,然后给予解决方案,再由相关的决策者给予方案的肯定,一个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现实中,我们关于提问题的人太多,而解决问题的人太少。而习惯了把问题抛给上司或者别人的人,多不胜枚举。否则为何人才难求呢?
说“这个事情很难的人”是因为还没有了解完事情的全部真相,便习惯性的抛出很难的架式来。即使是勉强去做了,也是差强人意。只所以认为这个事情难,是因为无知和小白。就像一个懂得烹饪的人,做一餐饭很容易也很快,他知道要如何找材料,如何搭配,如何掌握火候。对于一个从未做过饭人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发现问题不难,难的是如何重视这个问题,把问题搞清楚继而有针对性的解决它。
[三] 用心和反思
用心,在字典中的释文是指集中注意力;使用心力,专心。
在职场中,无关能力,关键在于每一件事是否用心。
公司曾经有一个入职不久的部门文员,部门主管需要发一个关于会议室使用的,让她负责起草,结果发给部门主管的起草内容让主管大为光火,因为她起草的通知,内容句子前后不通顺不说,大号字占去了半页的word文档,甚至还有两个错别字。
部门主管随即丢给也是新入职不久的助理去做,交出来的东西有理有据,排版漂亮,句子通顺,用词温柔有力,连公司的LOGO都加入了页眉页脚,甚至她自己还测试了一下如果发出去,接收的邮箱不同显示的内容是否正常。
差别是什么?就在用不用心。
那个部门文员深受启发,自此事事用心,虚心,一年不到不仅加薪三次,而且还提升为专员。由此可见,做事的态度与用心与否会让人变得越来越优秀。
她从刚开始的不用心,到反思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再到认真的学习,我们不知道在工作之余她用了多少时间去努力改变,我们看到的是每一件事交给她,都完成的非常好,史玉柱曾经说过,什么是人才?人才就是你交给他一件事情他做成了,你又交给他一件事,他又做成了。在职场中,无论你身处哪个职位,重视每一件你遇到的工作,把它做极致,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最后,分享一个在网上看到的小故事,很有启发:
张三和李四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拿同样的薪水。一段时间后,张三青云直上,李四却原地踏步。李四想不通,老板为何厚此薄彼?
老板于是说:“李四,你现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卖土豆的吗?”一会儿,李四回来汇报:“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老板又问。
李四没有问过,于是赶紧又跑到集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40袋土豆。”
“价格呢?”
“您没有叫我打听价格。”李四委屈地申明。
老板又把张三叫来:“张三,你现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卖土豆的吗?”
张三也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他一口气向老板汇报说:“今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卖土豆,一共40袋,价格是两毛五分钱一斤。我看了一下,这些土豆的质量不错,价格也便宜,于是顺便带回来一个让您看看”
张三边说边从提包里拿出土豆,“我想这么便宜的土豆一定可以挣钱,根据我们以往的销量,40袋土豆在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全部卖掉。而且,咱们全部买下还可以在适当优惠。所以,我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您回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