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原创,少数派观点与艺术文章

教资考试中也有生命哲学?—那些惊醒考官和考生的文章

2021-01-25  本文已影响0人  艺不惊人死不休

赏阅加评析人:JY

最近在考教师资格证,笔者的专业是美术,就考美术学科。目前还在复习科目一,在“教师基本能力”中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模块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范例,令笔者眼前一亮——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意外发现很多真题素材要么道出了文学积累与写作的方法论,要么就一语道破艺术与现实的天机与激烈矛盾。在备考复习的同时,笔者也留心,一是把教资上对写作有用的素材摘录下来,二来在这里给出除考试之外的“笔者真真正正的赏析作答”。相信也有许多人跟笔者一样,不光是为了考试,自己平时有写作训练需要的人,教资的书里除了一些空乏的大道理,还真有些真知灼见值得我们这些书作者留心。下面来看一道考题:

读书是意味着,利用别人的头脑来取代自己的头脑。自己思考出来的东西,尽管它不见得是严密紧凑,但总是个有脉络可寻的总体,我们可赖它向某种体系开展,比起看书吸收他人的思想,可说是利多害少。为什么呢?因为后者的思想是从各种形形色色的精神而得来,属于别人的体系,别人的色彩。它不能像自己思考的人,把自己的知识、个性、见解等融合成一个总体,他的脑子里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的思想纷然杂成,显得混乱不堪,这种思想的过度拥挤状态,攫夺了一个人的正确观察力,也使人失去主见,并且很可能导致精神秩序的紊乱,这种现象,我们几乎在所有学者身上都可发现。所以,在健全的理解力和正当的判断力等方面来说,这类人远不如那些所学无几的人。后者虽说是胸无点墨,但靠着经验、阅历以及零碎的阅读,把所学得的一点知识,和自己的思想融合,或在自己的思想下臣服,所以他们有主见,有判断力。

我答:

我记得以前说过几句经典的话:“一个作家能成为作家,那是他本来就应当成为作家,这是基因与经历决定的。即使他为了专业写作需要报班,他的主体依然是自身所经历和发生的那些事。”——2017年,老刘(JY)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四人餐桌语

“你说你阅历比我丰富,我是绝不认可的。这绝不是跟你较真,不给你留面子。而是告诉你生命的真理——我理解的阅历包含经验与经历,你可以说你在中国社会游走的经验比我丰富,但若与我比经历,你在那有限的地域比起我的多国游学,可谓九牛一毛。”——2018年回国,老刘(JY)酒桌上怒怼经验主义长者

“我从做戏的角度看待我的人生——我对自己扮演的这个角色,一个不受人待见却能用脚步丈量世界——非常欣赏”               ——2020年疫情期间书写16国长篇自传体回忆录心得

                                                         

是啊,真正的人靠自己去思考、反思这个世界,他们学东西是主动的,是拿来用的,是用来验证自己的思想的,在这个焦虑时代的信息洪流下,如何筛选着学习已经是每个学者的“新时代要求”了。

笔者在这里必须批判涌入当今社会的、让人被迫接受的一些生活形式以及工具(诸如抖音快手),向现代的年轻人(其实不光是年轻人)灌输拥挤混乱的信息流。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直接获取流量和算法的方式,不仅让观看他们的人们丧失自己的兴趣自主性和判断力,还让他们丧失了正确的观察力和凝聚的专注力。缺乏自主思考能力的表现就是——想了解一个东西,自己不愿意去想,要直接捡“别人嘴里嚼过的馒头来吃”:想要速成、想立即知道、想不费力气、想读别人做出来的干货。什么都要依靠别人;什么见解都从别人嘴里打听过来;什么生活都要模仿他人...若是继续这么发展下去,别说“纷然杂成的诸子百家思想”,就连一本普通的散文所表达的思想都难以理解呐!

主见?过去的事!

好了,谈了个严肃的问题,以下还有一个示例让笔者啼笑皆非,笔者以为比起通过考试不痛不痒的标准答案,自己的真知灼见更加具有表现力。原文如下:

古人写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写小说,动辄“闭门谢客,批阅十载”。现在许多作家每年出好几部长篇,几十万字,个把个月就写成了。没有对生活的日积月累,没有对人生的深思熟虑,没有对写作的精心布局,没有对文字的字斟句酌,反复修改,怎么会有精品?又怎能抵抗时间的淘汰?“创作”如果说不同于别的工作,就在于一个“创”字;如果说有难度,也在于一个“创”字,既不同于前人,又不同于自己。

我答:

笔者在此微微一笑,只抛得一个问题——吃饭问题怎么办?换作几年前,面对这样的观点,笔者绝对举双手赞成,并且扬言“为了艺术可以牺牲一切没有必要的社交”;“要是人性是艺术的阻碍,我就强行断掉自己的那份人性”。坚持追求真正的艺术和写作都没剩下几个朋友了,仅有的也是和自己一样的病胎子。为了艺术如此这般,够伟大吧?瓦格纳得益于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支持赞助而得以不愁生活,安心创作。瓦格纳能遇到粉丝,笔者也能遇到,但笔者的粉丝没办法帮笔者交房租。

当然,此段文字对“精品”与“创作”的定义却是十分中肯的,没错,创作需要对人生深思熟虑、对写作要精心布局、对文字要字斟句酌,反复修改...问题是现代社会过于焦躁和追求速成,还不等你磨叽个精品出来,就又该交房租了。

再多一嘴,古人的社交模式与今人不可同日而语,古时有青楼,诗人平时的性压抑程度较现代能缓和不少;更何况闭门多日、字斟句酌,若是创作出精品,也能由此获得不少女子的青睐和机遇——不至于像现代社会信息发展太快,流量和算法降低大批人的思考力和智商,都去刷抖音快手玩手机游戏,导致我‘闭门造车’的精品创作无人问津:你看,为了“精品”我没钱吃饭、没钱交房租、没钱谈恋爱,哪怕我真给你创造出来了,社会上那一套评价标准还是根据前面那三样东西。据此,我个把个月就写完一本书,怪我咯?

以上答案是自由发挥,是写自己的感受:写自己的东西跟写别人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当然不能在考场上作答,为了通过考试,我们要学习套路作答,毕竟都是为了考试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