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读书让生活美好书与书评

《今日简史》读后

2019-01-10  本文已影响1人  ff22e6ddfe42

这本书是《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的作者赫拉利的新作,我个人认为翻译为《今日简史》不太恰当,因为英文原作题目是《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即《21世纪的21个教训》,《今日简史》这个题目总是让人感觉有点牵强。

赫拉利作为一个渊博的历史学者,对于人类发展的历史以及未来的走向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虽然他的观点不一定正确,但是在他写的几本书里,都旁征博引,事实丰富完整,值得一读。《人类简史》讲述智人如何从普通的灵长类动物变成世界上最智能的生物,又是如何从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走向了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的过程;《未来简史》讲的是科技的发展带给智人接下来发展的问题,比如人文主义的核心自由意志开始受到挑战,“无用阶级”的诞生以及结合生化算法改造的“神人”的出现。《21世纪的21个教训》则是通过对于当今世界所面临的21个议题,去探讨智人应该如何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我认为可以算作是对于《未来简史》的补充,从科技、政治、文化等方面重新看待这个世界。这种把一本书拆分为一些小议题的方式,更像是一种讨论而非断言,所以也应该理性地去看待和讨论。

首先,赫拉利还是延续了《未来简史》的观点:人类是靠故事生存的,但是现在几乎所有的意识形态都有问题,无论是宗教主义还是自由主义,都不能让人类在接下来的发展里站稳脚跟。恐怖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世俗主义等等的主张虽然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们也不过是人类自己编的故事,比如很多宗教相信轮回,相信所有人都属于一个永恒的、包容万物的循环之中,从而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赋予意义;也有意识形态相信宇宙是线性的,有一个开始,有一个不太长的中间段,以及一个一劳永逸的结局,比如伊斯兰教相信安拉制定宇宙所有的规则,而教徒们只需要传播这些法则,到了最后的审判日,安拉会让正义之人进入天堂而邪恶之人则被抛入地狱,同样线性叙事的还有犹太复国主义,甚至还有共产主义,《共产党宣言》说:社会会被分割为两个相互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最终无产阶级将在斗争中胜利,代表历史的终结,全民公有,每个人享受完全的自由,完全的快乐。

但是这个世界的发展并不是线性的,而且每个故事的受众都有所不同,甚至有的故事的受众少得可以忽略不计了。地球还有几十亿年寿命,而宇宙还有上百亿年的寿命,犹太教成立也不过几千年,难道真的可以指望它还能几万年甚至几十亿年,人类的想象力不过是能穷尽几个世纪的时间,和宇宙的寿命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即使你说你的故事能穷尽宇宙的时间而不破灭,怎么证明呢。既然人类现有的叙事体系出现了问题,人类未来又该指望什么呢?

赫拉利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但是能够通过他的表述读出他的主张,他认为人类存在最大的问题目前不是“意义是什么”,而是“如何摆脱痛苦”,所以人类的路可能是放下虚构的故事,真正了解自己和世界的真相,这样什么都无法让我们感到痛苦或是悲伤,但是这非常难实现。赫拉利认为人生只有“痛苦”是真实存在的,而人类想要去发掘人生的意义,探索自己的身份,最好的出发点就是去开始观察痛苦,探索痛苦的本质,而答案永远不会是一个故事。

我们能从书中得到什么样的见解呢?我的想法有这么几点:

  1. 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只是教给学生具体的生活技巧和工作技能,编程语言和操作机器的能力不是最重要的,“4C”才是最重要的,即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和创意(creativity)。因为这些能让人随机应变,不断学习,即使在巨大变动的未来里也能够适应并且保证心智平衡。所以通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完全不关注自己专业之外的东西。
  2. 警惕宏大的叙事,而多去关注自己。宏大的叙事包括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宗教主义等等虚构的故事,“国家”和“主义”不会感到痛苦,“国家”和“主义”没有手没有脚,但是人有,人在战争中会感到痛苦,“国家”“主义”不过是让你心甘情愿去受苦的故事而已,不要为了某个叙事而牺牲自我,多去体验自己的感受。赫拉利是犹太人,是同性恋,他小时候受到很多的民族主义的教育,但是他最后能够摆脱这些故事的束缚,以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来梳理人类的发展历史,而且在一个对于同性恋不友好的文化里接受自己是同性恋这个事实,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3. 如何感受痛苦?不如从最基础的感觉开始,比如疼痛、冷热、压力等等,你会发现所以的情绪例如愤怒、失望、喜悦不过是身体一些基础感受的集合,每当生气,你会感到心跳加快,发热等等。当你在自己有情绪的时候观察自己的反应的过程,就是在体验心智带给人类的感受的过程,最后会发现控制自己的心智就能减少自己因为情绪带来的痛苦。这种体验正是冥想和禅修的目的,人的大脑可以观察自己的活动,这是“元认知”能力。感受痛苦,其实是在感受心智,最终目的是去和自己的心智达成和谐的状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