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学大咖秀策略大本营2:自由,平等,友爱。

熹光初绽|偷来的两小时

2025-07-29  本文已影响0人  南城以南hong

文/南城以南hong

孩子终于睡着了,四周骤然静了下来,仿佛万籁俱寂,连空气也沉落下去,沉落到地板上不动了。我的耳朵里,倏然清晰地听见了钟表秒针“滴答、滴答”的声音,如此执拗,又如此响亮。窗外路灯的光晕,透过了窗帘缝隙,在墙上斜斜地投下了一道浅淡的痕迹,仿佛一道细瘦的伤痕。我轻轻吁出一口气,心中那根绷得生疼的弦,这才松弛下来。

白日的喧嚣如潮水般退去,余下的唯有寂静的岸。我悄悄挪动身体,唯恐惊醒孩子,竟如同一个潜入者。白天的时光是奔涌的急流,孩子的哭声、笑闹、纠缠……汇成一片喧腾,我们如小舟般被浪涛裹挟着,挣扎前行,顾不得思考,只知奋力划桨。而此刻,孩子沉入梦乡,世界骤然慢了下来,一切声响皆被过滤、沉淀,仿佛暴风雨后重归宁静的海面。我终于能听见自己胸腔里微弱的心跳,听见窗外树叶被风拂过时细微的沙沙声——白日里这些声音早已被淹没殆尽。这静寂,竟也显得如此新鲜而奢侈。

我的目光又落回孩子沉睡的脸上。此刻他眉目舒展,呼吸均匀而轻柔,睫毛在脸颊上投下两弯小小的暗影,小嘴微微撅起,全然没了白天那番吵闹不休的活力。我忍不住伸出手指,轻轻描摹他额上柔嫩的曲线,指尖感受着那份温软,心底便不由得涌上一阵暖意。我悄悄俯下身子,在他脸颊印下一个极轻的吻,那肌肤如刚剥壳的鸡蛋般细腻温热。他似有察觉般微微动了动,我连忙屏息凝神,生怕惊扰了他的好梦——白日里千般辛劳的疲惫,竟都悄然融化在这片刻的凝视里,只剩下一种奇异的满足感,如月光般浸透了心房。

孩子沉睡后,属于我的时间仿佛终于重新浮现出来。我重新坐回书桌前,摊开那本许久未翻的书页,书页间字迹整齐,却已然有些陌生了。我翻开书页,目光在字句间流连,白日里被冲散的思绪,此刻仿佛也重新凝聚起来,顺着字句流淌,渐渐找回了一点“自我”的轮廓。我又轻轻点开手机,屏幕上幽幽的光亮起,照亮了我的脸,购物车里静静躺着的,竟全是孩子的小衣服、玩具与绘本,我嘴角不禁泛起一丝自嘲的笑意——何时开始,我的欲望和关切早已悄然让位,孩子的需要无声无息地填满了每一处角落。

这片刻偷得的安宁,又岂能长久?孩子忽然在梦中轻轻扭动了一下,低低地哼了一声,我的心随之猛地一紧。接着,他半睁惺忪的睡眼,带着哭腔含混地唤了声“妈妈”。我赶忙丢下书,冲过去俯身轻拍他的背脊,口中哼起那支早已烂熟于心的摇篮曲,反复低语:“妈妈在呢,宝宝不怕……”哄睡的过程是场无声的消耗战,待他呼吸再度均匀绵长,我重新坐回灯下,却发觉方才那一缕专注的思绪,早已如细沙般从指缝间溜走了。

而我的伴侣此时也正倚在沙发角落,我们各自守着一点微弱的光亮,各自沉入自己那方小小的天地。偶尔目光相接,彼此交换一个疲惫又心领神会的微笑,仿佛两艘夜航的船,在无边的静默里远远地亮起灯语。我们深知对方此刻同样珍惜着这片刻的喘息,如同沙漠中偶遇甘泉的旅人,不必言语,那份珍惜与慰藉已在无言中流转。这般相顾无言,竟比言语更显珍贵。

夜渐深,窗外的灯火也熄灭了不少。我放下书,轻轻推开孩子的房门,再次确认他是否睡得安稳。小小身影蜷缩在薄被之下,小脸埋在枕头里,睡得正沉。我为他掖好被角,凝望着他,心头蓦然被一种微酸却柔软的情绪涨满。

孩子睡后的时间,我们如窃贼般悄悄拾回自己,又像守夜人般警醒守护。这短暂的间隙,是时间的缝隙,是自我的孤岛,更是爱的另一重无声的劳作。

待到他们羽翼丰满,不再需要这盏特意调暗的台灯时,我们是否会怀念这寂静里的灯火?这灯火所照亮的,正是时间深处那最为温柔的刻度——在疲惫的间隙,我们仍用清醒为梦乡护航,在自身的消隐中,默默刻下了守望的形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