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才是写作的源泉
偶然的机会读了冯唐的《有本事》,才对他有一点点了解:不但是协和医学博士,毕业后弃医从商,人家还是作家。
字里行间分享了他的阅读经历和数量:小学阶段就开始读《论语》和《资治通鉴》,同龄的孩子都还忙着玩玻璃弹,冯唐的系统阅读就开启,而且从经典名著启蒙,高中阶段就写下了人生第一部小说,工作中持续写作就不足为奇了。
名人读写结合,咱普通人何尝不是如此呢?写作这几年,虽然文字没有激起什么浪花,但是写作的欲望一直高涨,每天都能写点什么,也许是我阅读的沉淀和持续阅读使然。
小时候阅读源于孤独,和奶奶生活在乡下那一段时间,伙伴们家多半兄弟姐妹还几个,而我家就只有我和奶奶,几分钱一本的画书就成了我的消遣。稍微大一点学着但邻居家借书,看懂看不懂无所谓,有消遣的东西就好。此后身边有什么就读什么,旧书、报纸、杂志成为我的伙伴。
再长大一点开始摘抄:好词好句、好段落一本接着一本积累。
因为阅读总想写点什么,初中开始到高考结束,竟然持续记了六年日记。
即便后来为什么奔波、养育孩子,这种阅读和记笔记的习惯就这么一直延续了下来。
2020年元月份生活清闲下来尝试着写点什么,刚开始不懂什么垂直领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一大摞笔记本就成了素材库。挑挑拣拣总能找到发布的内容。
后来把这部分内容收集起来,回头再看基本就是我阅读记录的整理。
读文友的文章,间接了解了一些书籍,尝试着在阅读平台搜索,也借助阅读工具下载,自然而然就能读到想读的书籍,除非特别中意才购买纸张书籍。
碎碎念一年的时间,我再也不满足几百字的小短文和千字图文,尝试着书写系列文,刚开始记录自己经历的事按着时间顺序记录就好,后来写身边的人和事有不了解的地方只能从阅读记忆里借鉴。
《军垦岁月》讲述的是一批上海知青在新疆兵团的奋斗史,开篇那一段,我就借鉴了梁晓声老师的《知青》中的桥段——知青下乡的历史背景!
后来书写到八几年政策允许知青 的一个子女落户上海,大米老师的《小巷人家》给我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素材。否则,这一段即便查阅资料未必有这么周全。
我的写作进行了几年,基本还是以身边发生的事情为主,在新疆记录的都是本地的生活,比如《说说新疆》《老程37年新疆创业路》等。
来外地生活,《在路上》记录了我的所见所闻,《北漂族》都是我接触的不同群体。
阅读大方向也由随心阅读慢慢转变到自主阅读,读点心理学、人物传记和散文。
忘记在哪一本书中读到的观点:读书,总要输出点什么!
也许是一句话,也许是一种观点,立马用文字表达出来,成为我的记录习惯。
还记得重读《欢乐颂》,五位女孩出身不同、性格各异、追求大相径庭,读完写了五篇笔记分析这五种类型的女孩所代表的阶层。
目前阅读还在继续进行,那些励志类、人物传记听书就能解决问题,而那些厚重一点的书籍我则喜欢夜深人静的时候,坐在书桌前安静阅读,在书中寻找生活场景和主人公共鸣,顺带记录一下写作顺序、可取之处。
我了解的 几位写作大神都有丰富的阅读经历:
从容小主专科学经济学的同时进修新闻学并且拿到新闻学的本科文凭,在职场打拼二十多年财富自由后选择写作,业界称“触手怪”长篇小说日更15000字是日常,最疯狂的时候一天完成一部10万字的人物传记。没有平时的大量阅读积累,怎么能有这么大的阅读量?
文友@莫美橙是三个孩子的妈妈,自嘲没有进入过职场是全职妈妈,可是她的散文、诗歌却散发着美好的气息,长篇小说《离婚撕开人性的博弈》书写职场情感还上了热榜。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一个50岁的全职妈妈能把职场情感写得那么精彩?
还有@孙学忠简介称自己是煤矿工人、个体户,可是他的故事文画面感极强,驾驭文字的能力不可小觑,文字乡土气息浓厚,没有阅读积累怎么能把乡村气息韵味散发那么顺畅?
几年的码字经验让我感悟到:阅读才是写作的源泉,而且阅读还要广泛和持续!
人到中年除了诗和远方大部人精力还是应对生活,留给自己读写的时间并不充足,只能合理安排时间、见缝插针,利用早晨锻炼和做家务时间段听书,空闲时间碎片化阅读,真正安静阅读的时间段也就是夜深人静那一段时光。
有点感悟立马成文,读写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阅读持续输出很快就把能量消耗殆尽;而只阅读不输出就像茶壶里的饺子,有货倒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