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 顺势而为,不要给他人做嫁衣
如今我们做人做事都离不开一个“时”字,常言道“时势造英雄”,正是赶上了时机才造就了一种有利的形势,孙子曰:“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就是说有利的计策被采纳后,还要设法造成一种有利的态势,来辅佐外在的军事行动;所谓的态势就是根据有利于自己的原则,灵活机动的运用兵力,掌握作战的主动权。
黄石公曾说过:“贤人君子,明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这便是对时机的把握问题,如果我们做事顺时而动,便有可能在外部营造出一种有利的形势,得势而为,方可笑傲江湖;反之,做事失去了势,即便能够撑的下去,也会步步维艰。
举个例子,在张丰毅主演的秦始皇这部剧里,有这么一个事件,那便是成蟜(jiǎo)兵变,秦王嬴政授兵权给公子成蟜,是为了让他帮助蒙骜、张唐两位将军攻打赵国,这时华阳宫的太后便出来劝说成蟜谋反,并告诉他嬴政不是先王之子,而是赵姬和吕不韦所私生,并劝他将这一秘密昭告天下,发兵讨贼。那位太后知道成蟜喜欢公主阿若,于是就进一步鼓动他说,阿若只会嫁给王上,你要想迎娶阿若,就要匡正我大秦社稷,不使奸贼为王。
成蟜兵至屯留后,向天下发表了讨贼檄文,并率军阴谋杀回咸阳。秦王嬴政听到李斯念的讨王檄文后,大怒,大吼道:“父子君臣,狼狈为奸!”他夺过宝剑,在大雨中,冲到了母后的宫中,看到赵姬正在和嫪毐睡觉,便想杀了嫪毐,秦王大怒,问:“当着大秦列祖列宗的面,我问你,我的父亲到底是谁?!”赵姬颤抖的答道:“他是——你的父王。”这些都是后话了。
回到成蟜这边,我们谈一谈政变,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政变,前提是必须要经过周密详细的准备,因为有备才能无患,要准备什么呢?首先应当衡量自己的实力: 我方有多少兵?多少粮草?手下有没有能征惯战的将领?外国有没有能够响应我的国家?哪些国家可能与我为敌?敌人内部有没有我的党羽等等,而后还要摸清对方的整体实力,即他能调动多少兵马?他有哪些厉害的谋士?有哪些优秀的将领?他和哪个国家关系亲密,能够派兵支援他?他最亲近谁?官民是否一心?等等一系列的情况都要一一摸查的很清楚,因为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现实中,知道我们自己的情况是不难的,难就难在如何知彼,而在对方阵营中安插间谍也已是屡见不鲜。
另外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分别是理由、力量与利益)来分析,看一下成蟜发动兵变是否符合当时的“时”。
首先成蟜兵变确实夺得了理,他在檄文中称嬴政并非先王之子,这就否定了嬴政血统的正统性(我们知道古代特别注重名分),既然并非正统那当然就没有资格继承王位,没有资格继承王位却要占据王位自然是要讨伐的,看秦王的反应,我们便知道这封檄文力量到底有多大,且更具煽动性,要不八万将士怎会甘愿听命?他们可都是秦国的将士,何况秦法严苛,他们何必要冒这个险。然而光有理是不够的,就像打官司那样,若一昧重申自己有理,是不能打赢官司的,还要有据。
第二个是要有“力”,也就是力量,你即便再有理,如果缺少力量,也有可能遭到一顿毒打。只有有了力量,你才能将自我的立场贯彻到底,才能捍卫你所说的理。就像现在我们审理案件要先在法庭上进行有理有据的判决,而后再依靠法律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反观成蟜呢?确实有力,八万将士,确实不少了。可这个力够吗?自己的实力与对方那边的相比更强吗?未必啊。因此我们才要把自己与对方做一比较,通过比较来测量孰长孰短,孰优孰劣。我们不能够在对对方实力还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拿着这八万士兵去硬扛啊,我们要在比较中寻找到一个平衡: 我与他相比,哪方面弱于他?哪方面强于他?弱于他的那方面就该避免与他交锋,若对方整体上强于我,那我就该衡量是不是要打这一仗,如果这一仗对我来说是危险的,那就应该慎战了;所以在战争还未开始之前,就应该对这些进行充分的把握与了解,在未开战之前就知道谁胜谁败,而不能在仗打完之后再进行反思与总结,那时仗已经打完了,胜败已经形成了,再去反思总结也没有用了。只有在我方的力量打这场仗没有危险的时候我们才能开战,若衡量打这场仗有可能会有倾覆的危险,那不管对方以什么手段刺激你,你都不要开战。
第三个是利益,有这么一个镜头,秦王嬴政到了在赢氏宗族中可称得上德高望重的商公那里,秦王嬴政打着名望与责任告诉商公:“为了赢氏宗族的未来与大秦社稷的安定,希望商公能够出山相救,商公作为我大秦国的长老理应有挽救大秦的责任,我想商公您也不想看到我大秦社稷就此倾危吧。”商公开始不予回应,然后秦王说了几句告慰的话,就要走了,当秦王走到门口时,商公出来了 (嗯?你说里还是有道理的嘛) ,声明自己愿意相助,并对儿子说,你可以去追随大王打仗了,大王要封你做将军。刚开始秦王有点惊愕,然后莞尔一笑。最后商公把应对的方法教给了秦王。商公作为宗族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发动兵变的成蟜却没有首先抓住他,可以说他已经失去了宗族力量的支持,那么即便他成功了,也有可能为宗族子弟所不容。这便是对利益的把握,也就是说,你要想让人帮助你,就要先给对方好处。
再看成蟜在兵变中的角色,就知道他并不是真正的主谋,他只能称得上是一位勤奋的“执行者”。我们来谈谈成蟜背后的太后,可以说是这位太后一手策划了这场兵变,她为什么要去策划这样一场兵变呢?当然是在为自己考虑,现在的赵太后是秦王的母亲,吕不韦又是相国,毕竟一山不容二虎,这位华阳宫太后真是绝顶聪明。那我们不妨看看这位太后充当的是怎样的角色,她一手策划这场兵变就是为自己带来利益,可以说她站的立场以及所持的想法和成蟜是不一样的,怎么个不一样呢?这位太后想到: 你赵姬的孩子当上皇帝了,自然可以风风光光,没人敢怎么着你了,甚至你还可以排挤我,那我呢?却要忍受这种事情,实在是不堪呀,然后她就在之前调查了(或是捏造)嬴政的身份,好随时拿出来,只不过要找好一个代替她进行批判的人物,然后成蟜就出场了。
成蟜喜欢的一个女人叫阿若;但是喜欢她为什么要发动兵变呢?这两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此前,我们说过华阳宫太后鼓动成蟜: “只有能当上王上的人,才能娶我们家阿若。”然后就把自己捏造的赵政的身份透露给了成蟜,并给他出计策:“现在秦王要你去打其他国家,现在你正好手握兵权,这机会可以说是千载难逢啊,你昭告天下,然后率兵杀回咸阳,事成之后,我们家阿若绝对是你的。”然后成蟜就兵变了,他本不是贪恋王位,只是想和心上人在一起。而后那太后的弟弟就进来了:
“这样做真的妥当吗?”
“现如今,成蟜如果赢了,对咱家是大有好处,最起码不用再受这么多气了,现在就得让他们打去,如果成蟜赢了,他感激谁啊?感激我这给他出主意的人,那最后咱们家就能够更上一层楼。”
“他要是失败了呢?”
“他要是失败了,跟咱有啥毛关系?他自己带兵要造反哩!况且,我这还有一个杀手锏哩,不管这场战争谁赢,对咱都是没有灾害哩,那就是阿若,因为她要嫁给王上。”
由此可见,太后才是最后得利的人物(作者评论: 不垂帘听政简直可惜了)。
而这个时候,阿若撞进来了:“你怎么可以这样呢?你怎么能牺牲我们成全你呢?难道成蟜在你眼中就仅是一枚棋子吗?”然后就跑了。
回到成蟜这一边,我们说要发动政变在朝中应该有自己的党羽吧?即便这党羽不能呼风唤雨,那也得有些权力,不是吗?在国外也得有外援,以事情紧急或遇到危险,也能够全身而退。
而在平定成蟜叛乱时,一位将领对秦王说:“那成蟜往什么什么方向逃了,像是要逃到韩国,可韩国必不敢冒犯王上,一定会将他捆来献给王上的。”可见这叛乱是不能够响应列国的,毕竟只有秦王才能代表秦国,而秦国很可能与其他国家签有友好互助条约,那成蟜叛变,其他国家不来镇压他就算仗义了,又怎会为他提供援助呢?因为若秦王嬴政赢了,他不得对帮过叛逆的国家进行友好“慰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