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读书笔记,送给爱学习的你!
别人都在打麻将,你过年还在学习,真是活该暴富!
巴菲特1998年在佛罗里达商学院的演讲。太棒了!好喜欢!
演讲里提到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巴菲特式价值投资理念。很老派,不过时,不落伍。
我按关键词来一一分解。
品行、头脑、勤奋
这不是我小学时候老师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吗?哈哈哈哈!
巴菲特说品行最重要,“小富靠智,大富靠德”?
巴菲特说,你的坏习惯不是你必须有的;好习惯也是你可以养成的。
但这点我有点小吐槽。
哎哎,说好了写读书笔记的,一上来先吐槽了!实在抱歉啊,老巴。
我花了几年时间学心理学,学得越多越明白,人的性格是个“窄门”。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唉唉,好难改的呀。
但请注意,我说好难改,我没说不能改。但就算能改,也是需要条件的,需要依照规律的。
就像人类可以飞到月亮上,但需要造大飞船,还要按物理规律办事。
生活里,我们不太怨恨环境,但很容易怨恨人的品格,因为我们意识里都觉得人的性格是更容易改变和选择的。但应该把人的性格和下雨刮风一样视作自然物,是难以改变、且依规律改变的。
捡烟头
巴菲特早期的投资风格,是从老师格雷厄姆那里学的。买入一家很低估值的公司。有时候甚至把它控股了,清算了,撸到净资产的羊毛。
但这种做法也是有风险的。
第一个风险,有的公司清算流程会很长,长到等到你清算完了,公司毛都不剩了。
第二个风险,有的公司买入时股价很低,但高于净资产。随后每况愈下,净资产持续下跌,股价就跌没了。老巴收购的伯克希尔就是这样的公司啊,一直到破产归零。
捡烟头是买入低估的坏公司。
我以前讲过,标的分四种,高估的好公司,低估的好公司,高估的坏公司,低估的坏公司。
借钱投资
演讲提到了长期资本,大约是借钱投资亏损的反面典型。
借钱投资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如果我用自己的钱可以赚50%,我借一倍的钱,就可以赚100%了。
巴菲特说,不要以为你赚了10倍20倍的钱就会很快乐。不是这样的,找到你喜欢的事,去做你喜欢的事,你就快乐了。不是你赚更多的钱你就快乐了。
巴菲特说,我和你们这些大学生的生活没区别。我们吃一样的饭,喝一样的可乐。我和你们之间唯一的区别,可能是我有一架私人飞机,可以飞来飞去。
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还有我身边的朋友的亲身经历,都可以证明,借钱投资很愚蠢啊,很愚蠢。
巴菲特打的比方,如果有一把左轮手枪,有1000个弹仓,只有一个弹仓有子弹。让你玩轮盘赌。给你多少钱,你肯玩这个游戏?巴菲特说,给我多少钱,我也不会玩。因为你给我的钱,我又不需要。即使是千分之一的概率,百万分之一的概率,我也不要冒这个险,因为一旦发生危险,我最宝贵的生命就没了。
长期资本的17个股东,都是很有钱的人。但他们为了追求多赚1个亿2个亿,借了钱、加了杠杆,导致破产了。多赚1个亿对他们来说根本不增加什么。他们觉得出现风险的概率很小,统计了历史数据,但历史不等于未来,看历史数据是没用的。风险一旦出现,他们就破产了。
巴菲特用很少的钱,收购了这个公司。
要做喜欢的事
前几天小李老问我做什么好。
我说当然做喜欢的事。小李说他喜欢的事不赚钱。他喜欢奢侈品,喜欢名牌。
做任何事要赚钱,都是要有竞争力。你做喜欢的事,你不觉得累,你不知不觉投入了巨量的时间,你就有竞争力。
巴菲特说他每天是跳着舞去上班的。我看过BBC一个巴菲特的纪录片,他就是很喜欢投资。我能理解这种喜欢。
我喜欢写东西。我写的文章,我会反复读,觉得很有意思。
米高说我看自己的文章就可以撸。
有人在我文章下面回复,说我高产像母猪。我感觉我写得很少啊。我每天只写一个小时,主要是害怕写长了没人爱看。专业的网络写手,每天写10个小时以上,写1万字。
能力圈
巴菲特说他只投能看懂的公司。
我想起2017年行情火的时候,有人总结大牛币的特征,要投看不懂的项目。
哈哈,牛市里投资人热情高涨,偏爱炒概念的虚无缥缈的标的。
看不懂的项目想象空间大,天花板高,币价涨起来最可怕。有段时间公链项目都涨得很厉害,NEO涨了2000多倍,量子链也涨了1000多倍,也是因为公链想象空间大。
熊市里相反,投资人保守,喜欢看得见利润的项目,交易所平台币受欢迎。
巴菲特投资的大部分标的是消费类,如可口可乐,因为好理解。巴菲特不投资科技股,原因是他无法预测20年后微软是否还有竞争力。
说到竞争力,就得说另一个巴菲特投资哲学重要的概念——
护城河
护城河就是这个公司可以持续有利润,没有竞争对手能抢走它的利润。
巴菲特说,投资一个公司前,我思考,如果我有1000万,怎样可以打败这个公司?如果我想来想去,也没有办法打败这个公司,没办法伤害到它,才可以投资它。
巴菲特举了喜诗糖果的例子。
心理份额
喜诗糖果在消费者心目中有心理份额。巴菲特没解释什么是心理份额。我的简单理解就是品牌。
巴菲特说,如果情人节,男人没有给女朋友买一盒喜诗糖果,他会心里有内疚。他必须买一盒送给女朋友,才能消除心里的不安。
男人不能买别的便宜的糖果送女朋友,不能图省钱,因为那样会被女生骂。
男人必须买喜诗糖果,才能得到自己喜欢的姑娘的吻。
喜诗糖果有这种品牌地位,就可以肆意提价,这就叫——
定价权
没有定价权的产品,没有利润。有定价权的产品,每年可以涨一次价,持续赚取利润。
巴菲特说,喜诗糖果每年涨价15%,但男人还必须买,因为图便宜买别的糖果,女朋友会骂他。
可口可乐也可以每年涨价。
巴菲特投资苹果公司,估计也是觉得苹果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有特殊位置,有心理份额,所以可以肆意涨价。我估计苹果手机涨价的点子,就是巴菲特在董事会里鼓捣的。
没想到,涨了价,消费者不买单了。哈哈哈哈,看走眼了!
买入价格不重要
找到好的标的最重要。找到了好标的,买入价格不重要。
能在价格低的时候买当然更好,但买得贵一点也不要紧。
我觉得比特币就是这样。既然标的这么好,买的价格贵一点不要紧。要紧的是,它到底是不是好标的,到底未来能不能持续带来回报,到底有没有护城河,到底未来20年有没有竞争对手可以伤害它?
说实在的,要看准一个护城河,未来20年都不会被改变,真的好难好难。
巴菲特也举了柯达胶卷的例子,以前大家觉得合家欢照片必须买柯达的胶卷,这样才能保证20年后照片还保存得完好,不然怎么给儿子看?
但柯达很快被富士挑战,更后来呢,数码相机,手机拍照。毁灭你,与你何干?
我觉得把巴菲特的逻辑修正一下,买入的时候,尽量考虑护城河宽阔的、河里有鳄鱼鲨鱼的,但也随时准备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一旦发现护城河要被攻破,快速抛弃这个标的。
最大的错误不是投错,而是没投
投资有两类错误,
第一类错误是投错了标的,比如巴菲特投资了伯克希尔(不是现在的伯克希尔),标的归零了;
第二类错误是错过了某个标的没投资。像沈南鹏惋惜说他错过了字节跳动。
巴菲特说,第一类错误他很痛惜,但没有第二类错误严重。
我想起那句鸡汤,许多人临死前最后悔的,不是这辈子做错了什么,而是有什么想做却没有做的。
我初中暗恋一个女生。但我胆子小,一直没行动。到了大学,我不再喜欢这个女生了。
2007年我花了很多时间泡妞,我做了很多很蠢的事,但那些我都不后悔;我最后悔的,是我没有行动的时刻,是我怂掉的那些时候。
曾经在老家的广场搭讪过一个女生,她是姐姐,有个弟弟。
有天在大街上偶然邂逅她。她约我去蹦迪,我疑神疑鬼,觉得她是在“测试”我(PUA的奇怪理论),我拒绝了。后来再也没有遇到过这个女生。不要问我为什么不给她打电话,她没有手机。
相信爱的年纪没能唱给你的歌曲,让我一生中常常追忆。
哎呀呀,写着写着就感性起来了。
李笑来老师说,韭菜总怕错过暴富的机会。这是一种感性的情绪。投资还是看EV的,对吧?
宏观经济
巴菲特说他不看宏观经济,宏观经济很重要,但这是不可知的,不可预测的,既然没办法预测,不如不要看它。只管自己能看懂的,能看懂可口可乐就买可口可乐。
宏观经济差,公司盈利会变少;但宏观经济一好转,好公司还是很赚钱。
有一次我在一个湘菜馆吃饭,几个老乡在吃饭。他们在谈论美国日本。
听了他们的聊天,我就想,他们去过美国和日本吗,还在谈论美国日本?
但小雪是很智慧的人,我很快觉察到,我也喜欢高谈阔论宏观的话题。
我进一步反思,为何自己喜欢谈论宏观的话题呢?因为谈论宏观的话题会显得牛逼。
谈谈川普、谈谈普京、谈谈三胖,谈谈GDP、谈谈出生率、谈谈房价,有一种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感。如果谈谈自己孩子最近一次数学考试成绩,显得小家子气,不大气,不排场,不牛逼。
派息
巴菲特说,伯克希尔不派息,不分红。
伯克希尔把赚来的钱,继续投资,赚更多的钱,就是对股东最大的回报。如果把赚来的钱分给股东了,就是减少了收益。
竹基金一期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给投资人,讲了这个道理。
如果你养的鸡下了一只蛋,你把蛋再孵成鸡,鸡继续下蛋,就是回报最大的。下了蛋,把蛋吃掉了,回报变小。
如果海底捞开一家火锅店很赚钱,这时候不应该把赚来的钱分给股东,应该把赚来的钱拿去开第二家分店。
上市公司分红,只有一个原因,这个公司没有扩张的潜力了,只能稳定赚固定的钱,不如把赚来的钱分给股东。
上市公司里,成熟的老公司会分红很多,快速成长的新公司都不会分红,不但不分红,最好持续融资,快速占领市场份额。
终生持有
巴菲特说,最希望找到的公司,不需要卖,它一直在赚钱,越来越赚钱,一辈子都不需要卖掉。这才是最理想的标的。
巴菲特说,他从不设定目标价,涨到30、40、50就卖了?
只要这个公司还在赚钱,就继续持有它。
找标的很辛苦,最好找到一个好标的,一辈子都不需要换了,一直持有赚钱就好了。
套利
巴菲特做过很多套利,做过300多笔套利,套利是好生意,是很好的生意。
但是套利需要守在电话旁,需要指挥交易,这样很累。最好还是买了标的就不动了,这样比较不累。
分散投资
不要分散投资,不要超过6个标的,事实上,不要超过3个标的。
我以前讲过,你持有30只币,你根本搞不清楚它们的状况,你无法知道它的开发进度怎样,它的团队解散了没有。持有更少的标的,你才能了解。
分散的投资,需要更高的能力。人脑不是电脑,能搞清楚3个标的就不错了。
卧槽,已经写了这么长了,就到这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