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每天写1000字

[育儿类] 孩子就是家长的缩影,育儿反思

2020-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阅历广角

    为了家庭,为了孩子,我将自己的工作按下暂停键。

    2020年1月底,辞职回家过春节,从南方搬家到北方。

    疫情,武汉按下暂停键,国人开始居家慢生活。

    朋友圈各种晒美食,晒直播。

    于我,怀着空杯,开始新生活。

    学做面食,专研厨艺,学习网课,阅读思考,育儿陪娃,关注新行业知识动态。

    俗话说,家是我们的港湾。

    为了家庭,放弃安逸舒适的环境,放弃多年努力的工作,来到一个即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受疫情影响,孩子不能上幼儿园。跟孩子度过两个星期完全放松的生活之后,有一天先生说,还是要给孩子制定时间计划:

    什么时候起床?

    什么时候学习?

    什么时候出去玩?

  什么时候吃饭?

    什么时候睡觉?

    于是,给孩子安排时间计划表,周一到周五按正常上学时间安排起床,背诗,线上学习,录制小老师视频,户外活动等,周六周日为放松和复盘时间。

    开始孩子不适应,耍一些小脾气,不愿配合。

    录个小视频,捋了好多遍孩子还是出错,录不好。

    于是对他大吼,拿着衣架吓唬他。

    于是,不欢而散,孩子委屈,我也委屈。

  孩子有时候会问,妈妈你怎么大声吼我啊?你吼我,我也吼你,我也吼爸爸。

    听到这话,我惊呆了。

    真正体会到那句,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样的家长。

    在严格要求和宽松愉悦两者之间找不到平衡,自己也几乎崩溃,焦虑和烦躁。

    等孩子睡着了,自己在反思:

    像大多数的妈妈陪孩子学习的状态那样,通过打骂能解决问题吗?

    孩子有样学样,身上的优点没学会,缺点全都刻在他身上了。

    如何改变对吼骂的现状?

    如何在不扼杀孩子对新知识的兴趣情况下,保持孩子求知欲?

    如何培养出自律自强的孩子呢?

    苦恼至极,于是将以前读过的育儿书籍翻出来重读,在书中找到一些答案,反思自己待孩子的方式方法,总结出几条:

    1)要求孩子的同时,也同样要求自己。

    要求孩子学习,保持看书习惯,拥有较强的求知欲,自己也专心学习工作,放下手机,经常阅读,扩展思维,互不打扰;

    要求孩子对别人友好,首先自己要做到友好对待他人;

    要求孩子自律自强,首先自己要自律,不能因为懒惰心理而放弃已经计划好的事情。

    2)允许孩子犯错,如若不然,孩子会变得事事小心谨慎,看大人脸色做事,这相当于把孩子捆住,禁锢孩子的思想。

    3)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要对结果负责。孩子自己洗脸刷牙,穿衣服鞋袜,吃饭喝汤;出去玩自己准备行囊,出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4)给孩子准备了5颗星:学习之星,睡觉之星,玩耍之星,吃饭之星,自我任务之星。

    每天按照孩子状态和完成情况在贴板上贴上相应的星星,每天星星数不能少于三颗,少于三颗会有相应的惩罚,每周累计星星数多于23颗可以得到奖励,每月累计星星数106颗得到一个更大的奖励。

    这样孩子每天都在争取得到5颗星,每天睡觉前看着自己的星星数也很开心。

    后面想着大人也要跟小孩一样,用星星来评估一天的表现,这样孩子心理会更加平衡,会感觉到爸爸妈妈跟自己一样,完不成任务或者完成得不好也会受到惩罚。

    后来孩子渐渐适应了,状态调整过来了。英语说得爸妈标准,上课专心了,小视频经常一次成功。

    孩子进步了,自己吼叫的次数也少了很多,家里氛围变好了。

    孩子开心,学习状态好,专注专心,我也开心,开始思考自己该以空杯心态迎接我的下一份工作

  越来越相信,有了家庭的安稳和温馨,对于事业的追求才有足够持续的动力。

  育儿的路还很长,第一次做母亲,会遇到各种问题。

    相信在育儿的路上,通过阅读,通过反思,通过实践,能做得越好吧。

    如果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得先成为那样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