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正青春青春

别这么丧!去做个很酷的人

2018-11-05  本文已影响44人  一阵秋风

文 / 大大秋    图 / 网络

不穿的衣服,不看的图书,不合的圈子,不在的爱情。这些能让人很丧的东西,早该放下了,你应该去做个很酷的人才对!

1. 永远「没心没肺」

我认识一个女生,她很有气质,穿着也很有品味。但她只是个普通的上班族,领着差不多的薪水,过着差不多的生活。跟很多女生一样,她喜欢网购,也格外关注618、双11这样的购物节。

但她又足够理性,促销、打折的信息从来影响不了她的选择,她只买当下最需要的东西。她还有些“冷酷”,用不到的东西会毫不犹豫地丢掉或送人。她是个典型的断舍离爱好者,只留当下自己需要的东西是她的整理原则。

很多人做不到像她这样,比如我。我喜欢怀旧,从屋子里的东西就能看得出。架子上摆着多年前老友送的玩偶,柜子里堆着很多再也没穿的衣服。

我是个奇葩。很多明明没用的东西,却很难扔得掉。我在意每一件东西所承载的意义,我固执地认为这是“有情有义”。但其实这种习惯真的挺丧的。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说:

“性格由习惯演变而来。”

这句话一点没错。

一个人怀旧久了,很容易变得敏感,变得玻璃心。当你满怀期待着别人跟你一样在缅怀那段往事,却并非你愿时,会很容易情绪低落,甚至让你怀疑这段关系。可实际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大家性格不同而已。

所以,没心没肺一点挺好的,何必这么丧?做一个不恋物的人,“冷酷无情”可能会快乐很多!

2. 永远「特立独行」

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很多人在这里第一次学会了站队。

90%以上的大学生,一定听见过下面这些请求:“我今天不去上课了,老师点名的话你帮我答个道呗?”“你帮我带个饭回来吧?”“这次考试全靠你了,你帮我下吧?”......

它们看似是请求,实际却是对被要求的人的一次考验,很多人一个不小心就会遭人挤兑。所以,大学的人默契地形成一种“团队意识”,以上请求即使不想帮也会点头答应。

为什么不喜欢还非要做?因为他们内心总有一个声音在说:

这就是大学的圈子,你要融进去啊!

也许,正如《乌合之众》中说道的: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为了维护脆弱的友谊,你不敢说“不”;为了融进不适合的圈子,你不敢特立独行......大家害怕,害怕没有朋友,害怕会孤独。

知乎“大学”话题下面有一个问题:大学里孤单是很正常的吗?

有个高赞回答做了个很到位的总结:“孤单是连续的,不孤单是间断的。”

我们不应该为了看上去不孤单,而试图改变自己去适应圈子。

圈子有很多个,而你只有一个。

不要强求别人与自己并道而驰,也不要强迫自己与他人同轨而行。

松下电器的创始人幸之助说:

“我们不必羡慕他人的才能,也不必悲叹自己的平庸,各人都有他的个性魅力。”

别那么丧,用一种平常心去与人相处,永远特立独行地做自己,最终总会遇到能跟你齐头并进的同道中人。

3. 永远「敢爱敢恨」

你早恋过吗?总感觉我们90后应该是最早一代敢明目张胆早恋的了。

高一时候,班上有一个很腼腆的男生。他学习很好,是领导班子的一员,我们都喊他“头儿”。

后来,头儿经常闹坐在他前排的一个女生。明眼人都知道他喜欢人家。只是女孩早喜欢了别人,头儿软磨硬泡很久也没能争取到她,眼看着女孩做了别人的女友。

他这算是失恋了吧!

卢思浩说:

“失恋有一千万种,每个人都在等。等的不是谁谁谁回头,等的都是自己和回忆和解的那天。”

只是很可惜,直到高中毕业头儿也没等来这一天。

也许是第一次心动,也许是第一次大张旗鼓地追一个人。他把这次的失恋看得很重,一头扎进去就再也没出来。后来头儿的成绩一落千丈,连性格也孤僻很多。

我不知道后来他是不是又遇到了一个喜欢的人,但我知道那三年他真的过得很丧。

丧到差点毁了自己的整个青春。

爱情本就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不然舒怡不会在《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中说:

“年少的我,曾以为爱情可以超越一切,那时我不明白,世上另有一种力量,叫做命运,只可承受,不可改变。”

现实中,我们本就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分手,难道要因为这样,就选择孤独终老吗?

别这么丧!有机会爱一个人的时候就用力爱,没机会再爱那个人的时候就果断放开。

不要因为爱得太苦就怀疑爱情。

正如泰戈尔所说:

“相信爱情,即使它给你带来悲哀也要相信爱情。”

4. 永远做一个很「酷」的人

大仲马说:

“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

所以,青年,何必这么丧?拥有最好的年纪,就该去做最酷的人!

共勉!

-END-

关于作者:大大秋,大学学的机械专业,是一个至今跟机械厮混在一起的文艺小姐姐。三观很正,永远18!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