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晴的日子
我从九月菊花丛中走来,望见了杨万里咏的十月银杏,俯身拾起一片,它向我诉说对十一月红焦花的爱,十二月的腊梅开枝头,孤芳自赏。
最恨不过这一月的风,烈的很。相比前几天,这两天太阳出来的勤,我也醒的早了。
初晴的日子睁开眼,看到窗户外,有徐徐烟雾,光脚跑到窗前,打开窗户,看到楼下的爷爷正在烧火,看样子准备蒸年糕了。这个年糕是年年必备的,还有甜丸子、油炸带鱼等,我们这里的年糕是用红薯煮熟,剥皮,与面粉和起来的,蒸完之后是黄黄的,粘粘的。
“爷爷,蒸年糕吗?”我从楼上喊到,“对。”爷爷抬头回答我,拿起一个红薯,说到“吃吗?刚煮熟的。” “吃吃吃!”急忙穿上鞋子,飞奔下去。
这热热的红薯,冒着白气,在初晴的早上显得温暖极了。小心翼翼地剥开红薯皮,“唔,烫烫烫。” “去厨房拿个碗勺子放进去。”爷爷一把拿过我手中的红薯,“穿上你的袄,给你冻坏了。” “知道了。”拿着碗和勺子出来,把红薯放进去,用勺子挖着吃。
爷爷把其他的红薯剥完皮,放进面粉里,不用加水,一点一点揉,捏,一会儿,就变成了淡黄色的膏体。揭开锅盖,在蒸芘上放上一块白色的湿布,把淡黄色的膏体铺在上面,然后放一层红枣,在铺一层,再放一层红枣,一共重复三次。
等待两个小时,热腾腾的年糕就蒸好了,“我先尝尝。”我用勺子挖一块,放进嘴里,粘粘的,“嗯,好吃。还要在蒸一芘吗?” “对啊,给你姑姑他们送过去一点,过年了他们很忙,顾不过来。” 我一边吃一边说道:“什么时候去?” “明天。” “我也去。” “你去什么?风大,吹的难受。你就不要去了。”
第二天,爷爷早早收拾起来,带上一袋大米一袋小米,还有年糕,穿的严严实实的就出发了,我从楼上往下看,对爷爷说:“小心点,路上不要急。” 爷爷用微笑回答我,骑着车出发了。
抬头,天蓝蓝的,太阳刚从地平线升起,我伸出手,指尖感受今天的风,它跳过我的手指,嗯,没有往常那狠狠的烈。
下午,我穿着棉衣,现在门口等着,时不时向东边望去,看到一个骑车的身影,愈来愈近,“爷爷!”我招着手,“快进去,外面太冷了。” “好。” “给你买了点吃的。”
夕阳中,远处的炊烟断了,来迎接新的一天。
初晴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