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读书整理癖

《极简欧洲史》:欧洲文明的脉络

2014-06-17  本文已影响412人  人间的黄昏

每当我们想到欧洲史的时候,思绪总会变成一团浆糊,且不说各大国的皇位继承混乱不堪,中世纪的那一堆混乱的小国家也足以让人吐血。如果你有过这样头疼体验的话,那么千万不要错过这本《极简欧洲史》。作者赫斯特是一名澳大利亚的历史老师,为了让对欧洲文明所知甚少的澳大利亚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也曾是欧洲的一分子,他特意把课堂讲义通过不同的线索重新串起来,删繁就简,把欧洲文明发展的主要脉络展现给大家。而其中着墨最多的还是文化与政治。

文化:理性与感性的纠缠

我们常说欧洲的文化起源于「两希」:希腊和希伯来。希腊以科学理性见长,古罗马则延续了希腊化的世界。源于犹太人的基督教在刚诞生的时候被罗马帝国打击得不行,但自皇帝君士坦丁公开支持基督教后,基督教文化就在帝国的疆土上迅速传播开来,以至于当时很多学者援引古希腊的哲学和逻辑来解释基督教教义,教会顺势将被改造后的希腊和罗马的学术成就保存了下来。再往后,日耳曼蛮族灭亡了古罗马帝国,却因为统治乏术而寻求教会的支持和帮助。于是此后一千年,教会成了独立于欧洲诸国的势力,依靠着对《圣经》的解释权,牢牢把控着欧洲的思想。直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文艺复兴呼吁人们重新感受古典情怀,从神性回归人性;宗教改革则意欲破除教会对宗教的垄断权,创立了「因信称义」的新教。沉寂了一千年的欧洲文明又进入了百家争鸣的勃发时期。而后的近代欧洲文化走出了两条纠缠不清的道路:一条是以科学革命和法国启蒙运动为源头的理性之路,另一条则是以德意志浪漫主义为源头的非理性之路。而直到今天,理性,科学,情感,热情,自由这些元素依旧混杂在一起,撕扯着西方文明,也塑造了丰富多元的文化。

政治:分裂下的制衡

相比于东方大一统式的国家,欧洲长时间处于分裂状态,而除了罗马帝国时期和中世纪末期,欧洲帝王对其疆域的统治也都相当无力。这可以说是塑造西方文明最重要的一点。起源于古希腊的直接民主制度因其明显的缺陷并未得到后世的推崇,而古罗马的共和制则有一点贵族和平民相互制衡的味道,虽然平民大会对元老院并没有压制力量,但其对权力分散和监督的重视,深刻影响了西方政治制度,尤其是美国宪法的制定。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蛮族的首领们并没有统治庞大领土的能力,于是他们将土地封给手下的贵族们,同时在征战中获得他们的支持。这便是欧洲的「封建制」,君主和贵族的之间更像是平等的契约关系,而不是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并非所有东西都归国王所有」,是欧洲政府思维的基石。从私有财产权出发,衍生出人权观念,也是西方价值的核心。而这一切正源于君权一开始就很弱小的无奈处境。除此之外,中世纪教皇和国王这两个权力中心也一直在进行争斗。正是在这样的权力制衡之下,欧洲的城镇得以发展,人们可以选举产生自己的议会,而像马丁路德这样的宗教改革者也可以在世俗权力的支持下免于教会的迫害。这些都拉开了近代革命的序幕,也奠定了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代议制民主这些核心政治观念。

除了这些之外,赫斯特还从语言,经济,民族等角度概括了欧洲的发展和流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本书以不同的角度,把欧洲历史述说了六遍。」而通过多角度的阅读,读者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欧洲文明的核心。书中的图表也是一大亮点,赫斯特毕竟是老师,图表总结清晰到位,让人很容易就能记住历史中那些纷繁错杂的关系。而至于西方文明为什么能引领当今世界潮流的关键问题,大家尽可以到这本小书中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