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几乎决定了孩子的一生(一)

2021-08-23  本文已影响0人  萤之花

有人说,出身和教养是无法跨越的。我觉得有人说得有道理。

出身已经把先天的基因,物质环境包含进去,教养又是物质加精神的组合,简直比心理学上,“一个人的成就由先天和后天共同决定”,还来得深刻。

今天读李玫瑾老师的《心理抚养》,有一些感触,记录写来。

我曾向我哥推荐这本书,当时他正同我抱怨我的侄女儿不听话,对父母爱搭不理,或者直接骂人,吵架。诸如“放屁”,“憋住吧”之类的词汇,已经在他们的交流中占据主要地位。偶尔她心情好的时候,会说“不知道”,“可能吧”,“无所谓”,“也许吧”。

当然,他并没有读这本书,他要忙着上班,追剧,吃鸡,刷抖音。

有了孩子后,我试着做一个学习型妈妈,在给孩子挑选立体书和翻翻书的时候,顺手也给自己买了这本书。

作者说,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家长的问题。

“人都是被养出来的,所以早年的抚养方式很重要。我有个总结:人的胃口是喂出来的,脾气是带出来的,观念是唠叨出来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无耻是百般迁就宠溺出来的。”

我侄女儿之所以叛逆,不屑,与我的哥哥嫂子有很大关系。先从我哥哥说起吧。

1982年,我哥哥出生了,那一年,我爸爸37岁,刚与我妈结婚一年。

曾经大家都以为我爸要光棍儿到八十岁了,甚至我爸自己也相信,这辈子不会有老婆了,但是我妈的出现改变了他的后半生。

37岁,妥妥的中年了,我爸得子,自然喜不自胜,但是很奇怪,身为小学教师的我爸,没有刻意教育孩子的观念。他最常说的一句是,“争气的孩子,不教也争气,腌臜菜,教也搭了。(白搭的意思)”

我哥三岁的时候,开始跟着我爸去学校,那时候我们村里的小学还没有学前班,于是我哥直接读小学一年级。

自然是学不会的,自然是要混日子的。

我猜他们当时可能只是觉得,教师子弟上学又不掏学杂费,书嘛,找一本旧的就行,就当人家给免费带孩子了。

我哥在老师不加管束批评的状态下,把小学一年级读了三遍,以后他视学业为玩乐,也是从这里起源。

初中,脱离了我爸的庇荫,在别村的学校里,老师不再迁就他,学习太无聊,学不会又无事可做,那就捣乱吧,于是老师更加厌倦班里这几颗“老鼠屎”,开始想办法给他们白眼,终于我哥决定辍学。

我爸妈意识到事态的严重,但是怎么劝也没用,于是只好允许他回家待业。

16岁的孩子能干嘛呢?反正当时8岁的我,完全不知道我哥每天忙什么。

说几件有印象的大事吧。

有一天黄昏时分,我哥回家了,向我爸妈炫耀手里的BP机,我爸问他哪里来的,他说跟几个朋友一起上山,捡来的。我爸听了很高兴,笑声中颇有种,我儿果然了不起的意味。

不多时,警笛响了。

警察带走了我哥,临走,我们才知道,BP机是抢来的,失主报警后,警察不多时就破案了。

我爸妈心急如焚,立刻托人打听,怎么尽快把我哥弄出来。

不过几天,我哥毫发无伤地回到了家,连案底也没有留下。

我爸妈打骂我哥了吗?没有。

就这样轻飘飘的过去了。

他们会教育,苦口婆心那种,这个苦口婆心,使我哥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虽然没有多大成就,但不至于吃牢饭度日。

后来我妈想让我哥当兵,吃苦,也磨炼性格。我爸坚决反对,说当兵太苦,此事不了了之。

我爸给我哥规划的人生路线已初漏端倪——不吃苦地过完一生。

未完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