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营第八期第一讲作业:阅读复盘看见自己

2024-04-16  本文已影响0人  若水胡杨

不知道是不是性格使然,我喜欢同时读几本书。年初到现在,我读的书比较杂,可以说不成体系。

为了补上文学史的基础课,从去年底开始,《中国文学史》一套四卷,读得差不多了,第四卷还有半本书没读完。

读下来对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过程,有了基本的了解,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唐宋时期的诗词和文学,这一阶段的作家作者们,让我心生景仰,怪不得,那么多关于唐宋诗词鉴赏的解读本一一展现在人们面前,唐宋八大家的作品不愧一直是人们心中的经典,他们留下那么多时隔千年后仍然让人们念念不忘的好文诗句,经典就在那里,就像珠穆朗玛峰在攀登者心中的位置一样。

除了文学基础,我也会偶尔追随当下的一些热点,比如说年初,蔡磊出版了《相信》一书,我是通过刷某音的时候,看到直播间里他和妻子段睿的直播才知道他的书的,也了解了他的感人故事。为此我写了两篇文章,其中《生命的价值》被推文,这是一个得了渐冻症“死到临头”的人用生命写的书,它激励了无数人,我相信,无论你的生活处在哪个阶段,这本书都会带给你无穷的力量,这也是我众多书籍中极少在直播间里买的书。

《菜根谭》也是我经常看的随手书,古人的智慧经典,每个篇幅不长,短少精悍的朴素文字里蕴藏着老祖宗的大智慧。

《老子的心事》是作者雪漠解读《道德经》的教科书,他用浅显易懂的故事和直白的文字,把五千言的道德经掰开了揉碎了呈现给读者,一套四辑有四本书,我看完了两本,有时候深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我读的很慢也很细,上部刚读到第五回,有时连脂砚斋的批评语我也会咀嚼一下,越咀嚼越觉得曹雪芹的文字功夫之深和小说全篇布局的神妙,怪不得那是曹公用他十年心血铸就的“伟大事业”结晶,有时候甚至觉得红楼梦看的越多,越觉得是掉进了曹公精心编制的五彩绝美的蚕丝洞里一样,有时站在洞口的边缘又会有无数种遐思和反省,反省书中的人物和人性,仿佛让我们看到了现实生活里身边人在书里的映照,我相信不同年龄时看红楼梦的心境和感觉也会不同,我现在看书中人物时比以前更有耐心,自己也更有明确的立场和人间清醒的感觉。

《世界微型小说荟萃300篇》,这是我放在书桌上的一本厚厚的书,文字很小,就像书名一样,它有300篇小小说。有时候看其他书看累的时候我就拿起它,看世界各国作家写的短小精悍的故事,篇幅虽然短小,蕴含的道理或情感有时会使人很震撼。我想这是非常好的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一本书,文字不多,精华满满。

我知道自己还不会写长篇小说,所以就从短小的开始看吧,后来我才知道。短篇小说才更考验一个作者的文字功夫呢。不得不佩服这些世界各国的作家们。我想有机会的话,我也可以仿写一篇,不知道我的文字会不会精炼到那样的程度。文字这个东西不仅博大精深,也很绝妙,不同词语的组合,出来的结果,呈现的意思,是那样的不同。作者们有时直接了当,有时直接反转,尽管是在微妙的空间里,一样可以表达出不一样的意思和情感,微型小说实在是太妙了。

下一个阶段的读书计划:

一、把博览群书阶段的书,读书速度加快,收尾,阶段性结束。

二、阅读要变得系统化,读书要向纵深发展,找到自己喜欢的作者,和他比较经典的一本书,找到自己喜欢的语言风格。比如一个作者,他的一系列书。

三、可能的话,加大输出力度,最好是系统的输出。以前输入和输出是7:3,以后要反过来,慢慢做到3:7,也就是,输入3输出7,给自己更多的“反刍”和思考的时间,尽量多挖掘自己。写得多了,应该就会有自己的风格和语言调性。

以上具体计划,还没有完全想好,进一步完善中。

(选做):聊一聊文学偶像

可能是因为以前读书太少又没有系统化阅读,所以我的文学偶像有很多。

上学的时候鲁迅是,作家张爱玲,三毛,琼瑶,汪国真也是,可是他们的作品,我并没有完全系统完整的阅读,所以可以肯定的说,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准确的文学偶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