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

人民需要伟大的领袖

2018-07-31  本文已影响5人  余东海

人民需要伟大的领袖

有个观点很流行:人民不需要伟大的领袖。其实极端错误,完全颠倒。领袖者,元首也,领导人也。事实恰恰相反,人民需要伟大的领袖。

伟大的人民,伟大的民族,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文化和文明,必有伟大的领袖。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贤能就是伟大英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就是最伟大的领袖,历代贤王明君都是伟大的领袖。

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篇》)这就是赞美尧帝的伟大!只有天最为高大,只有尧能效法它。功德多么广大!民众都不知道怎样称赞呢。崇高啊他所成就的功业,光辉啊他所创造的文明。

上古圣君替天行道,所行皆合乎人情天理,人民顺其自然,各随所安,互不相扰自然祥和,所谓“帝力于我何有哉”,几乎感觉不到帝王权力的存在,更不知道怎么歌功颂德了。《论衡•艺增》引《传》曰:“有年五十击壤于路者,观者曰:‘大哉尧德乎!’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这可以为“荡荡乎民无能名焉”的注脚。

帝尧确实当得起孔子的称赞。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尧都做到了。《史记•五帝纪》记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尧知道儿子丹朱不贤,不足以传天下,于是就把天下传给了舜。传天下给舜,全天下得利,只是丹朱痛苦;传天下给丹朱,全天下痛苦,只有丹朱得利。尧说:“总不能拿天下的痛苦去造福一个人。”就把天下传给了舜。

《说苑•至公》说:“《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言至公也。古有行大公者,帝尧是也。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得舜而传之,不私于其子孙也。去天下若遗,于天下犹然,况其细于天下乎!非帝尧孰能行之?”

尧帝去世以后,舜主动避让于南河之南。只是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然后,舜才回到都城正式践天子位。

《论语》中孔子又赞美了舜禹二帝:“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泰伯篇》)多么伟大啊,舜禹拥有天下,就像与自己无关似的。

“不与”有两种解释。一是不亲与政事,无为而治。《王莽传》引孔子此言,颜师古注:“言舜禹之治天下,委任贤臣,以成其功,而不身亲其事。”历代儒者和注家大多采用这种解释。孟子说: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孟子•滕文公》)

尧最大的忧虑是得不到舜,舜最大的忧虑是得不到禹和皋陶。把天下让给别人容易,为天下找到大贤却很难。“为天下得人”是帝王最大的责任,最需要费心的事。尧既得舜,舜既得禹、皋陶,自己就可以无为而治,不用亲与其事了。得人之后,尧舜没必要费心于具体政务,就像不用把心思放在耕种上一样。

晋刘寔《崇让论》中说:“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焉,无为而化者其舜也欤。贤人相让于朝,大才之人恒在大官,小人不争于野,天下无事矣。以贤才化无事,至道兴矣。己仰其成,复何与焉!故可以歌《南风》之诗,弹五弦之琴也。”

王充《论衡》说:“周公曰上帝引佚。上帝谓舜禹也。舜禹承安继治,任贤使能,恭己无为而天下治。舜禹承尧之安,尧则天而行,不作功邀名,无为之化自成,故曰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不与”的另一种解释,意谓与自己无关,形容舜禹不以拥有天下而得意,处之泰然,其心邈然若无预。孟子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又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舜禹有天下,孟子无权位,都自有可乐,不改其乐,不以天子之位为重。朱熹说:“不与,犹言不相关,言其不以位为乐也。”两种解释都通,都符合儒家大义。

《礼记•表记》记载了孔子对虞舜全方位的赞美:

“后世虽有作者,虞帝弗可及也已矣。君天下,生无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有憯怛之爱,有忠利之教;亲而尊,安而敬,威而爱,富而有礼,惠而能散;其君子尊仁畏义,耻费轻实,忠而不犯,义而顺,文而静,宽而有辨。《甫刑》曰:‘德威惟威,德明惟明。’非虞帝其孰能为此乎?”

《论语》中孔子接着赞美大禹的美德无可挑剔。他说:“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泰伯篇》)禹帝,饮食菲薄但致敬鬼神的祭品尽量丰洁,衣服简朴却尽量讲究礼服之美,宫室低矮却尽力兴修水利。对于禹,我是无可挑剔了。

禹,姓姒,名文命,史称大禹、帝禹,因是夏后氏首领,又称夏禹。他最卓著的功绩是治理洪水,又划定九州。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把天子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夏地阳城,让帝位给舜之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去朝见禹。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位。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

菲饮食,恶衣服,卑宫室,个人生活节约简朴,所谓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孝鬼神,美黻冕,祭祀和典礼庄重大方;尽力沟洫则是勤劳民事、关重民生。大哉禹,大哉上古中华领导人。茅茨土阶更增帝尧的伟大,卑宫陋室更添禹的光荣。

朱熹说:“致孝鬼神,谓享祀丰洁。或丰或俭,各适其宜,所以无罅隙之可议也,故再言以深美之。杨氏曰:‘薄于自奉,而所勤者民之事,所致饰者宗庙朝廷之礼,所谓有天下而不与也,夫何间然之有。’”(《四书集注》)

尧舜禹之后,商汤汤文武周公都是伟大的圣王,都得到了孔孟和历代圣贤君子的高度赞美。

领袖和人民,一大俱大,相辅相成。伟大的人民必有伟大的领袖,伟大的领袖必有伟大的人民。伟大的领袖在上,必然形成圣贤君子集团。《论语》记载: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泰伯篇》)

舜有五位贤臣,分别是:禹,稷,契,皋陶,伯益。乱臣十人,乱,又可训为治,治理的意思。乱臣,指治国之臣。十人乱臣是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这个南宫适与孔子弟子南宫适不是一人,武王曾命他“散鹿台之财,发鉅桥之粟,以赈贫弱”,另有一名妇女是邑姜,周武王夫人,专管内务。唐虞之际,尧舜之后。唐是尧的封国,虞是舜的封国。斯,代词,指周武王时代。

《尚书•太誓》说:“纣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余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唐尧虞舜之后,周武王时期是人才最盛的,却也不过十人而已,而且其中有一位还是妇人。孔子之时或之前就有“才难”的说法,孔子乃有“不其然乎”之叹。

当然,孔子所叹的人才难得,不是一般性的人才,而是指那种信解仁本、通达治道的大贤。圣王贤臣,形影相附,有圣王必有圣贤集团,君子得位必有君子集团。

东海曾经列举历史上最优秀,并具有代表性的十大儒家群体:尧舜禹集团(可三)、汤伊集团、文武集团、孔子集团、刘秀集团、程朱集团(可二)、王阳明集团、曾国藩集团、康有为集团、熊十力集团。

其中刘秀集团最典型。秦后有三个出身儒家的开国帝王,刘秀是其中最优秀的,自小在长安学习《尚书》,东征西战时,常常“投戈讲艺,息马论道”,统一天下后,又“数引公卿朗将讲论经理”。刘秀集团也是秦后最优秀的儒家政治集团,其大多数文臣武将,都是富有经学修养的儒者或具儒家气象者。

伟大的领袖在上,形成圣贤君子集团,必能建设良好的制度法律,建设起伟大的国家和伟大的文明。伟大的领袖在上,官德想不大,民智想不高,社会想不和谐,人民想不福乐,不可能也。

人民、国家和领袖是政治三大要素。领袖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民的吉祥福祸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如果暴君昏君在上,必然官吏腐恶,政治无道,社会无明,国家无望,人民苦难无尽。要拨乱反正,要改革政治,建设良制,走出乱世,重建中华,离不开一个真正英明伟大的领导人。

当然,伟大领袖不是自封的,不是领导阶级封的,也不出自于一时的民意。在一定时间里,民众可以被愚弄,民意可以被操纵。领袖的伟大扎根于敬天保民的政治道德深处。他有一个根本,以儒为本,即以儒立国,以儒治国。文化以儒为本,才能道德以仁为本,政治以民为本,宇宙万物以人为本。

以儒为本,才能三统并建,建立中华政统,导之以道统,辅之以学统。以儒为本,才能坚持仁本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有望通达春秋大义,弘扬春秋精神,建设一个既有差等又有平等、既有秩序又有自由的和谐社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家父父子子,夫夫妇妇,福寿安康,五福临门。2018-7-22余东海

首发于儒家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