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里的求学之路
在从教的征途上,我们应当守望的永远只有两样东西:一是学生,二是教育。正如朱自清先生说的:“教育者必须对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必须有健全的人格,尤须有深广的爱;教育者须能牺牲自己,任劳任怨。”
这句话是我在朋友圈里看到的,突然就会感慨教育二字的意义。
在曾经的认知里面,是教育改变了命运。那也可以说是知识改变了命运。
那天,在教育一个孩子的时候,就用了自我的一个学习经历来告诉她。不知道她听进去了没有,可我自己却说得心酸触痛。
还记得父亲第一次送我去城里读书的时候,是初秋的早晨,昨夜刚下过一场大雨,天气有些冷,骑着摩托车,把我的行李驮在后面,还坐了我和母亲,摇摇晃晃地一路在泥泞中往前走去。
父亲的技术很好才没有摔跤,要是停下来的话,就可能会因为崎岖不平的路面而摔倒。去到学校门口的时候,在那里一直等一位班主任来接我,我是新生入学,不知道分在哪个班,更不知道班主任的样子,就那样迟迟不来,我们也痴痴地等着,门口的各家早点铺早已换了一波又一波的人,那个时候,肚子在咕咕叫,可是我不敢出声,一路上没有听父亲说过一句话,不知道他是以何种心情在面对这一切,但我清楚,平时他和母亲都是很守时的人。
大概是等了那么久,三四个小时左右吧,班主任来了,父母就要转身离开了,父亲才开口让我好好学习,就那样开始了自己的奇遇人生。
后来得知,那天早上,父亲也是非常饿了,可是又怕在吃早点的时候老师突然来了错过,又怕后来老师对我映像不好。
从我走进学校门口那刻,我把所有的杂念都抛弃了,只有努力读书,才对得起这一路上父亲的心酸,也只有努力读书,才能让父母不要那么奔波,用了两年的时间,把自己的所有知识点都学得差不多了,这两年里的心酸也只有自己知道,每天都在拼命学习,那段时光,感动了自己,也改变了很多东西。
还记得每天早上都是五点半起床,从来不敢懈怠,晚上上完课在宿舍里点上台灯,一个人默默地努力。中午从来不回宿舍午休,都是趴在桌子上一个人睡午觉,眼睛不停地近视,度数越来越高。
那些个寒冬腊月,都在一个人默默地努力,手上的冻疮长了又好,好了又长,那个时候从不在乎这些,只知道努力不被意义,尽管生活条件更不上也没有抱怨过,每餐就吃1.5元的饭菜,初中两年,从来没有给自己加一个肉,可每天依旧是希望满满,原来万物中,希望最美是如此的美。
后来高中三年,也是用这样的方式去学习,三年如一日的努力着,没有任何怨言与懈怠,终于改变了曾经的命运。
那个时候啊,希望是如此美好,梦想是如此纯真,活着就很简单,求学之路上从来没有停止奔跑,年轻的生命里,仅是“不辜负”三个字。
终于也没有辜负自己,没有辜负父母,只是回忆起来,还是觉得心酸,一个人的路程是如此的曲折。
好在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