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南美,浅尝辄止,意犹未尽(一)
林达在《一路走来一路读》中写道:“我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受,我只知道,看一看世界,对我而言比一切都重要”。
这些年,很多东西都是拿起来又放下,可能是对自己太好了,完全不苛刻,不坚持,唯有旅行这件事情,拿起来就放不下了。钱没少花,路没少走,留给自己的,可能仅仅是比过去的自己、比别人更多的宽容和感激。说白了,这个世界有很多人过得都比你好,也有更多的人过得远没有你幸福,你会感谢自己拥有帮助别人的能力,也不会吝啬你给出去的小费。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只够就好。
第一次将世界看向了南美,对南美的渴望是很多年前种下的种子,最向往马丘比丘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神秘,而另一个万种风情,前者是原住民,后者则是移民,原来的文明消失了,后来的文明来了,繁盛了,又衰落了,人来人往,这就是历史。这次南美之行,有诸多遗憾,无论从国家及地貌的分布,还是对历史及文明的了解都是浅尝辄止。也正因为意犹未尽,我相信总有机会会再踏上南美的土地。
智利百内国家公园 娜塔莉港,可遇不可求的日落 万般色彩的阿根廷湖 冰川,冰川阿根廷冰川国家公园
小述行程
出发前,我将行程基本圈定在阿根廷和智利两国,放弃秘鲁和玻利维亚,主要玩两大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圣地亚哥,还有世界上最荒芜的巴塔哥尼亚地区。果断放弃阿根廷其他大城市,诸如科尔多瓦(前面提到过交通不便,搂草打不了兔子)、门多萨和巴里洛切(目前常住新西兰,实在不想再看酒庄和湖区),忍痛放弃乌斯环亚,虽然是世界的尽头,但考虑冬天临近,去不了南极也看不到企鹅,再加上交通不便(需要渡船穿越麦哲伦海峡再在火地岛上开一整天车,飞机都是小飞机,又费银子又不安全)。因为害怕南美人不靠谱,不敢将行程计划太紧,放弃了智利北部的沙漠区和穿越智利、玻利维亚和阿根廷边境的渴望(真真不舍得,很痛苦的),但事实证明,此行没有任何延误,他们还是值得信任的。走前唯一存疑的两个地方是阿根廷徒步圣地El Chaltén和伊瓜苏瀑布,想着不是旅游旺季,边走边决定。但后来一个都没去,可见我有多懒。
行程图 蓝线是飞机部分,程线是大巴此行的亮点:
1、布宜诺斯艾利斯,南美巴黎,建筑加文化,想象中很爱很爱的城市;
2、南部巴塔哥尼亚(Patagonia简介,请仔细学习一下地理知识,有机会我也说说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美丽的大脚,世界的尽头。以阿根廷埃尔克拉法特(El Calafate)为开始,去冰川国家公园进行简版冰川徒步,可以允许的话,向北200公里到世界徒步圣地ElChaltén欣赏FitzRoy山,穿越国界到智利,先到被《国家地理》誉为“人一生中必须要去的50个美景之一”的百内国家公园Torres del Paine National Park,继续向南,到达智利麦哲伦省省府蓬塔阿雷纳斯Punta Arenas,倚栏麦哲伦海峡,远望火地岛,无限接近南极大陆;
看到这种地图,你怎么会没有到此一游的冲动3、在圣地亚哥欣赏雄伟壮阔的安第斯山脉,去前哥伦比亚博物馆学习印第安文明,再在中央市场吃个海胆帝王蟹大餐;
飞机上看到的安第斯山脉,比看到的喜马拉雅山还要壮阔4、去瓦尔帕莱索Valparaíso,智利的文化首都看街景,探访聂鲁达故居。
这个14天的行程略显松快,一来是冬天,天黑的早,巴塔哥尼亚10点才天亮,无法充分利用时间;另外,交通也确实局限了行程的安排,所以我后面会交代一些我的经验教训,方便大家更好地规划行程。
下图是百内国家公园内的一个酒店,手机图片,且当天光线不好。你可以想象这是什么样的风景没?人生住在此一晚,足以!价钱其实也就100美金一晚。我们就是因为班车时间不对,只能选择住在市区,我后面着重告诉大家怎么能住上这样的酒店!
百内国家公园内,人生住在此一晚,足以!唠叨叮嘱
策划南美行程时,告诉你几个残忍的现实:
你对南美的了解可能连10%都没有,看见那些陌生的地名,有点感觉自己是半个文盲,可我曾经还以自己不错的地理知识引以为傲;
南美太大了,一次根本无法吃个胖子,交通极其不便,不说国家之间吧,就是阿根廷首都到第二大城市科尔多瓦Córdoba大巴也要做个11个小时,其实也就696公里,火车一夜,考虑不太安全的阿根廷和语言不通,我劝你放弃,飞机1个小时10分钟,你去查查机票价格后,再考虑是不是值得飞过去。这还是南美发达的阿根廷的大城市,呵呵,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你知道为什么天朝是“发达国家”了吧;
南美的机票更加奇葩,单程票比往返票还要贵,票价区分本国/非本国居民,非本国居民折扣票很少,正常票价的话,至少差20%。也就是这样,我生生放弃了阿根廷进,智利出的方案,哎;
南美旅游业真的不够发达,既不像新西兰和很多欧洲国家一样,是其支柱产业,各种细化很多,自助跟团,丰俭由人。很多旅游项目,比如去国家公园、沙漠或者盐矿、企鹅岛这些都要跟团,自助旅行完全行不通。偏偏其面积大,人口少,想巴塔哥尼亚那样的地方,几万平米的地方常住居民也没几个,所以在淡季时,很多项目甚至很多通勤方法都行不通,后面我还会详细讲述。我写这篇算是资讯的东西,也是希冀提供一些基本信息给大家,免得像我一下,吃了信息少的亏;
另外,算是提醒的是,在南美,作为游客的花费比常驻居民的花费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多,比如机场到市区的交通,如果选择各种名目的出租车比他们市民通勤的交通可能贵10倍;此外,由于通货膨胀,物价变动很快,你在现场的支出一般都会高于之前看到最新版的导游书或者别人游记的价格,一定要有这样的心理预期。比如,BA机场到市区,2015年出版的导游书说出租车400-500比索,别人的游记也都差不多,甚至机场官网也说大概500比索,结果到机场一看,León公司已经涨到690,甚至比酒店提供的接机550还贵不少,所以,我的经验是,不像其他地方,酒店提供的接机服务是比较好的方式;
还要说到货币兑换问题,阿根廷和智利的银行都无法给外国人提供货币兑换服务。布宜诺斯艾利斯Ezeiza International Airport “Ministro Pistarini”到达处的国家银行可以换汇(海关有窗口,但貌似是给交罚金和关税的人准备的,出了到达口后,右手边的通道内是银行对外营业窗口),而且是我看到汇率最高的地方,切记早点行动。阿根廷和90年代初期的中国一样,一直存在黑市,限制居民持有外汇,美联储去年底升息后,阿根廷宣布取消外汇管制,允许自由浮动,比索崩溃,瞬间贬值40%,那时国内很多还抄中国因为货币互换协议救助比索,而白白损失几十亿什么。更多知识参见,为什么美联储加息会间接导致阿根廷货币崩溃?所以,现在去阿根廷旅行,不用烦心黑市的问题了,都转化为通货膨胀,当时新闻说,巴克莱银行预计2016年上半年阿根廷通货膨胀40%,眼见为实,你看到我说的机场通勤费用问题了吧。我当时觉得花了690比索到市区,那就到市区找个好点汇率的地方,结果到了酒店就快五点了,出租车司机说晚上不要到处乱晃不安全,吓得我只好窝在酒店不敢出门,然后第二天是周末,大多数换汇处都不开门,我们只好忍饥挨饿蹭到第二天上午十点,到一个超豪华的购物中心换汇,汇率可想而知。其实,我到现在都不明白为什么银行不能给外国人换汇,找了多家银行,回答都是只给既有客户换汇,问了换汇所的工作人员,他们也觉得很奇怪,只说“这里是阿根廷,任何事情都不要问为什么”。后来到智利,同样只能在换汇所,不能在银行,奇怪的说。经过这么一折腾,我们学会的第一句西班牙语就是cambio,BA的佛罗里达街上到处有人喊,后来我们知道,其实这个词就是exchange的意思;
最后再强调一下安全的问题,虽然有多次心理建设,但第一天出租车司机的话还是把我吓得不轻。傍晚走在街上,都搂紧包包和老公,半跑冲回酒店。阿根廷继承西班牙的好传统,饭馆8点后营业,9点是晚餐高峰,考虑到安全,天天忍饥挨饿,在BA三天没吃晚饭。回想起来,在San Telmo区住宿本身是一个问题。此区是BA历史最悠久的区之一,西班牙移民最早定居于此,后来因为黄热病,开发了Recoleta,后者慢慢成为了BA的富人区,而San Telmo成为工人阶级居住之所,老建筑和街区基本还是19世纪的样子,也是现在大热的旅游区。但是吧,欧洲的老建筑和东方的大宅往往只可远观,San Telmo的老建筑到处夹杂着工人阶级的破烂房子,白天走在石板路上享受历史和文化还不错,但晚上昏暗的灯光下,真是想抢你没商量。
酒店露台上拍照,和想象不一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后来,我们选择住在Recoleta,市民熙熙攘攘的在街上走着,完全不用担心安全问题。BA的治安之差,都差到在美术馆里,保安特意提醒我们把双肩背背到前面,恩,就是这样。据说,新任阿根廷总统上任后进行严打,出动多少多少警察。再有魅力的城市,如果天天在恐惧中生活,质量也高不到哪去。治安只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甚至是阿根廷社会问题的缩影之一,城市之美,堪比巴黎,却也有着衰落者的哀伤,偏偏这个老妇人还高昂着头,希冀维护贵族的尊严,这点也是此行后对阿根廷与智利比较的观感,而如果让我来选择,我更愿意生活在智利,又有谁不向往希望与光明。刚才类比的阿根廷与智利更多是在比较大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圣地亚哥,在巴塔哥尼亚,安全上不太需要担心。至于其他城市,我没有直接的观感,按照之前所查,阿根廷和智利是南美治安的第一阶梯,比起来智利更好,因为只偷不抢;本来行程计划去智利的瓦尔帕莱索地区,后来也是因为治安问题放弃。这些都不是恐吓,此行遇到过一对美国夫妻,他们就曾经在BA被抢了价值不菲的手表,而Quora上也有人说,在BA最好不要用苹果。说了这么多,至少你要果断投保吧,小心驶得万年船。
费用小计
如果你关心费用,只要往返南美的机票控制的好,费用完全是你可以承担的。我们此行两人,住宿都是四星级,城市内完全没做地铁都是打车(当然更多是腿着),甚至奔驰往返机场,吃好的喝好的,买了一堆纪念品,总计30,000RMB出头。南美真是好地方,安全是差点,其他的,无论文化、城市、自然都堪比世界一流,差点改签机票再玩个几个星期。
两人总计人民币30350小纪念品,是不是都超级可爱
巴塔哥尼亚烤全羊,吃的一点都不含糊,全是肉!
实用信息
全程Booking订的酒店,四星级标准,感觉是BA住的不好;阿根廷的酒店有21%额外的税,智利的酒店付美金可以免除19%的税,预订是特别留意,尽量选择可以免税的酒店。
尽量多多问询酒店相关信息,不仅有英语服务,而且酒店提供的服务及相关信息即好又准,包括饭店和换汇所,屡试不爽。
策划行程时,推荐几个工具:
行程大致的安排是必须的,LP这种导游书可以大致圈定路线和区域。具体信息需要其他的工具,比如Google搜索及地图这种,不用我说了吧;穷游的行程助手可以做主要行程,但巴塔哥尼亚的信息不准确,勤快的人多看看别人的游记,信息肯定会不够,试着用英文搜索。Rome2rio也是不错的工具,巴塔哥尼亚的行程我基本依赖它,公里数和时间基本准确,但公司和车次不准,不知道是否是淡旺季的原因。当然,在行程上的各种信息,我也愿意解答,可以留言。
对于导游书,我一直不太喜欢LP,更推荐走遍全球,感觉后者更加适合东方人。这次由于走遍全球的版本太旧,我在图书馆借了基本英文导游书,发现London : Dorling KindersleyTravel Books初版的Eyewitness travel guides系列超赞,对街区的历史介绍之详细,超过各种导游书,如果在博物馆,直接当导览使用。刚才查了查,中文版叫“世界旅游图鉴”,不知道质量如何,大家可以关注一下。相比之下,还有一个系列叫Rough Guides,也还可以,供大家参考。
学会使用官方网站,无论是机场,还是bus公司,还有国家公园都有官网,基本有英文,没有的就用google翻译,很有必要。
机票的话,除了熟知的LAN, TAM,Aerolineas,我这次还知道阿根廷有个南方航空austral智利有个skyairline,后者是廉航,但我觉得还不错,除了没有免费机上饮食,事实上,如果没有热餐,我就是选择了荷兰皇家(KLM有圣地亚哥往返BA的航班,150美金单程)吃的也还是一样的烂。因此,如果在智利,好好利用sky,可以省下大把银子。
如果是主要城市,阿根廷的大巴可以网上查询http://www.omnilineas.com/,但El Calafate到Puerto Natales 跨境智利这段查不到,Rome2rio提供的公司也不对,我的经验是5月这个季节每天一班,两个城市对开,票价460 AR peso。此线路淡季人不多,但需要提前一天买票,记得买票带好护照。
最后我想说,现在微信号是一个好帮手,我一直关注公众号旅行雷达,他们家的特价机票推送会让你有天天买票旅行的冲动;走前关注了泱泱之旅和我们在阿根廷,都有过互动,安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