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或者分居,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近几年,离婚率不断攀升,离婚已不足为奇。父母离婚或分居,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在影响孩子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家庭环境及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倘若父母总是走不出自认为失败的婚姻,对孩子撒手不管或者将怨气发泄在孩子身上,长此以往,孩子的身心发展、人格养成等方面可能会形成严重缺陷。同样,没有离婚或者分居的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方式中也会存在这一倾向。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对父母分居或离婚的接受和对现状变化的适应程度不同,需要考虑到孩子认知发展程度。
0-2岁
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所以这段期间是建立信任感的关键期,也是亲子关系的关键期。这段时间父母分居或离婚后代交他人抚养,难以建立起安全感,也容易造成孩子焦虑或恐惧的心理创伤。
3-6岁
孩子开始爬、走、说话等,这段时期父母分居或离婚,孩子可能联想到是因为自己没有表现好或者未完成某些要求后的后果,因而容易形成深深的自责感。有的孩子甚至会表现出请求父母原谅,希望父母和好如初,也害怕因为父母分居或离婚后不爱自己,陷入忧虑和自责中。
6-8岁
这一阶段孩子会在学校接受教育,父母分居或离婚不可避免会影响到日常生活,由于父母离婚或分居的情绪失落以及日常生活的变故对孩子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却又碍于父母不敢直接表达。
9-12岁
对父母分居或离婚产生愤怒,甚至作出反抗性行为,极力阻止父母再组新家庭。这阶段如果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会将报复父母作为学习的动力而倾注更多努力,也对于自己以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将这些影响都怪罪于母离婚或分居,很有可能会做出报复性行为。
如何跟孩子谈离婚,依然是件不容易的事。很多父母担心年幼的孩子不懂什么是离婚,也会觉得分居对孩子不会形成多大的影响,而选择不跟孩子说明。
然而这些阶段的孩子都是非常敏感的,虽然他们未必真的理解,与其让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想像,或是在亲戚的谈话中拼凑讯息,不如由父母直接说明,反而可以减低伤害。
在跟孩子说明离婚之前,父母必须注意:
父母请先自己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设
倘若父母自己对婚姻状态都还不是很确定,或是充满歉疚和怨恨,建议父母在离婚前可先跟专家进行婚姻咨询,确认两个人对婚姻状态存续的准备和选择。在双方都接受离婚以及离婚后影响,才能减少孩子是认为自己表现不好被丢弃的认知的可能。
在跟孩子说明离婚之前,父母必须注意:
尊重孩子的情绪
孩子哭闹或是闹脾气,都是一个正常的过程。父母分居或者离婚,孩子不管跟谁都会失去另一个的长期陪伴,伤心失落悲伤都是必然的,不要否定或漠视孩子的情绪,当悲伤失落可以释放出来,接受眼下只能父母准备分开的事实,知道这种情形下自己依然是被爱的。请父母尊重这样的过程,不要不知如何安抚孩子而不理会孩子情绪,或者强迫孩子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变化。
在跟孩子说明离婚之前,父母必须注意:
让孩子知道离婚是父母共同的决定
可以跟孩子说明两人离婚的理由,不要让孩子猜测甚至试图撮合父母,因为很爱孩子,也爱这个家,结束婚姻中的不幸,选择分居或离婚,以减少继续带给彼此更大的伤害。
很多父母的关卡在于,觉得离婚或分居后对不起孩子,当然离婚或分居会对孩子有一定的伤害跟影响,但如果能认识到现状的不可逆转和生活的多样选择性,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孩子也会更具于主动选择的可能。
在跟孩子说明离婚之前,父母必须注意:
说明未来生活的改变
让孩子知道两个人之后不在一起生活了,像是搬家、转学等,都应跟孩子解释说明,减低其对于突然改变的反抗和愤怒,也尊重聆听孩子的想法跟感受,尽可能减少对其的冲击。
让孩子明白自己是没有被丢弃的,仍然还是孩子的爸爸跟妈妈,也不要作出自己做不到或不能持续的承诺,这样只会让父母双方变得不可信,而增加变故给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
南京悦慈心理咨询官方网站:http://www.sos900.com
公益电话:4001-53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