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

2018-12-01  本文已影响0人  8e0b8093b46f

以前,我有想过成为一名老师,而想要成为老师的原因,只是想要回到学校,依恋自己在上学时的感觉。现在看来,也许那只是一种逃避。

对于“老师”,我想的也很简单,就是提前备备课,上上课,改改作业,或者再有些自我水平提高的测评等等。

以前也会觉得,“老师”很好听,如果别人叫我一声“老师”,哎呀,感觉自己真的高高在上了,价值感和荣耀感油然而生。

但是,当我看到和感受到姬老师对自己的学生所做的一切的时候,我才明白,老师不是背着手拿本书就当了,也不是指着学生说你这件事情做的不对而是该怎么做……老师要教给学生一些什么,要做一些什么事情,做老师的目的价值和意义,身为老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我也明白,“为人师表”所表达的含义。

所以,我在阳光幼儿园,当小朋友叫我“老师”时,我并没有沾沾自喜的感觉,而是一种以自己现阶段的能力不足以称之为老师的意识。

“老师”不是一个体现自我价值的称呼,而是一种要踏踏实实去做到的责任和使命。从在儿童家塾班做助教开始,一点一滴,我已经踏上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的路上了。

作为老师,首先是要给同学们讲课,不见得时时刻刻都要讲,但也是要讲的。这一方面对于自己来说也是需要突破的。之所以说突破,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自己很少会在很多人的面前说话,这样的机会并不多,自己本身也没有过多的热衷去争取,比起在大家面前说话自己觉得在背后做一些事情相对舒服。于是,我会笑称自己只会是一个实干家,而不是一个演说家。

以前当我看到有谁可以在大家面前侃侃而谈,那种轻松自然的状态让我很羡慕,自己呢不是紧张的语无伦次,就是已经准备好了结果一开始说就大脑空白了,之后我会陷入不能接受自己不够好的情绪里。现在,当我再看到同样的情况,我可以客观地思考,他哪些地方讲的很好,哪些地方我需要学习,择其善而从之。

在美乐以来,通过每次我们一起在学习时的分享,我渐渐地可以在大家的面前表达出自己的大部分想法和感受。在儿童家塾班,我渐渐地可以在孩子们面前,在比较多的人面前去表达我想说的话,虽然有时候还是会有些紧张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也会觉得自己说的并不那么好,但是对于自己的心态来说,我已经从容和淡定了很多。我甚至可以在一个陌生的人群面前说一些不曾想过的话,我发现,这件事情对于自己也没有那么难以克服。

作为老师,自己的言行举止会时刻影响到学生,这也是一种“言传身教。”想要教出一个有素质,有原则,有能力,有智慧的学生,首先自己要先做到,而不是通过片面的说教之词告诉学生该怎么做。

就比如,小苹果在吃饭前大声喊着:“好饿啊,好饿啊。”淑馨就会走上前说:“小苹果,你不能这样大声地说话,你要安静。”小苹果听到后会有一种什么感受呢。淑馨说的话确实没错,是需要轻轻地说话,只是这就是说教。孩子们的口中时常会说:“你应该…”、“你不能…”、“你不应该…”、“你不可以…”总之,都是在以自己学到的知识去要求别人。

如果自己做不到而去说别人要求别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如果自己做到了也不能去说别人要求别人,“见人贤 即思齐 见人恶 即内省。”

这两天我们发现了孩子们的这个点,我们也进行了反思,孩子们会有这样的呈现,一定与我们的言行举止相关。因为我们的口中也会时常说:“思考一下,你应该怎么做呢?”、“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

孩子说别人,我们说孩子,那我们和说别人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呢?

对于小苹果这件事情,正确的方法是,当看到小苹果在喊着饿的时候,轻轻地走过去说:“小苹果,你很饿对不对,现在很快就要到开餐的时间了,我们一起去做开餐前的准备吧。”然后带着小苹果一起去做开餐前的准备。此时的两个人都知道了此刻是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在当下,形与神俱,在做到上下功夫。这就是引导,这就是言传身教。

在当助教之后,我明白了,如果要陪伴孩子具备什么样的能力,首先自己要有这样的能力。在陪伴的过程中,也不是伸伸手指一指,动动嘴巴说一说就可以了,而是要带着孩子一起去完成这每一件事情,哪怕是再小的事情也要一起去做,这就是陪伴,这就是教育,这就是老师要做的事情。

这是儿童家塾班、幼儿家塾班“告诉”我的,这是姬老师“告诉”我的。

滋养孩子的心田,根丰满了,自然可以茁壮健康地成长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