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散文读书

叶芝:我将在云之上,与命运之神相会

2019-03-22  本文已影响25人  岭表

从我们与别人的冲突中,我们创造了修辞;

从我们与自己的冲突中,我们创造了诗。

                                          ———叶芝

叶芝:我将在云之上,与命运之神相会

作为20世纪英语诗坛最杰出的诗人之一,有着卓越才华的爱尔兰诗人,

叶芝的诗是理想化的,是唯美的,其中结合了新柏拉图主义与东方神秘主义思想,

从而形成了一种复杂而富有启发性的艺术。


I will arise and go now, and go to Innisfree,

And a small cabin build there,of clay and wattles made;

Nine bean-rows will I have there, a hive for the honey-bee,

And live alone in the bee-loud glade.

我就要动身启程,去莱茵斯弗利岛,

搭起一间小屋,筑起一个泥巴房;

支起九行芸豆架,与一排蜜蜂巢,

独自住着,在荫阴下听蜂群歌唱。

一位伟大诗人的诞生,往往是自身天赋、后天努力与时代背景三重标准共同作用的结果。

显然,叶芝的诗风与技巧也与这三点脱不了干系。

除去自身对诗歌的热爱外,他历尽艰苦的探索、对诗艺孜孜以求的吸收,

以及对爱尔兰民族传统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照与有机表达,

都成为了他晚期创作到达巅峰的厚重积淀。

叶芝:我将在云之上,与命运之神相会

And I shall have some peace there, for peace comes dropping slow,

Dropping from the veils of the morning to where the cricket sings;

There midnight's all a glimmer,and noon a purple glow,

And evening full of the linnet's wings.

我就会得到安宁,因它徐徐下降,

从朝露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

傍晚是到处飞舞的红雀的翅膀。

叶芝早期的诗歌多充斥着脱离现实的倾向,遍布哀怨与泪水;

随着个人经历与时代变迁,

渐渐由理想化转为关照现实,将浪漫主义与现实结合在一起;

晚年时愈发肯定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感受到世情中的美。

即便垂暮时为疾病困扰,他也没有忘记更加爱惜生活,

同时也更加乐观与坚定。


他的诗是唯美的,

无论是美丽的字句、美好的感情,还是静美的图卷。

哪怕命运并未在健康上眷顾他、并未在漫漫路途中偏爱他,

哪怕遭遇足以让人灰心的打击、足以使人崩溃的绝望,

他也没有被打倒,反而在诗篇中多出了许多积极的东西,

似鼓舞,似豪迈,又似执着。


I will arise and go now, for always night and day;

I hear lake water lapping with low sounds by the shore;

While I stand on the roadway, or on the pavements grey,

I hear it in the deep heart's core.

我就要动身出发,因为我听到,

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是灰暗的人行道,

都在我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

叶芝:我将在云之上,与命运之神相会

岁月的洗礼给诗人的面庞增添斑驳的同时,

似乎又为他赋予了一种处变不惊与从容。

这种发自内心的宁静,不再含有一丝少年时的勉强,而是一种真正看透世事人情的淡泊;

这种来自灵魂的安谧,不再充斥存有不甘时的悲伤,而是一种希望享受生活的淡淡愉悦。

这是诗人历经沧桑后的返璞归真,

亦是他微笑着去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时间的缓慢流驶中,

诗人渐渐老去:发鬓斑白、睡意渐浓。

他倦倚在壁炉边,静静回忆,

既不因过往的流逝而悲伤,

也不为当下的沧桑而落泪。

因为他知道:

时间虽然破坏一切,包括艺术品,但一切又会被人们重建,

而重建的人们是快乐的,因此悲剧也是欢乐


因此面对衰老与死亡,他淡定而从容地面对,并不避讳谈起:

在本·布尔本秃山下面,

叶芝在鼓崖坟地安眠。

许多年前,他的祖先,

曾经是牧师,教堂在近边,

路旁还有古老十字架。

他轻轻嘱托:

不要大理石,不用俗套话,

在当地采来的石碑上方,

他嘱咐把这些话刻上:

冷眼看待  生与死

骑士们,前进!

叶芝:我将在云之上,与命运之神相会

空中隐隐传来轻吟,空灵而轻快:

若我有天国的锦缎,

它用金银色的丝线来编,

那是湛蓝色的夜晚,

和明亮的白天。

以及黎明和黄昏,

那错综的变换…

那是在世界的彼端,不为人知的另一国度,诗人邂逅了他的命运。

他于人海中浮浮沉沉,内心明明暗暗,

最终定格在真诚的喜悦与淡淡的满足。

他向过去挥手,向曾经喜悦与哀愁挥手,

噙着微笑,怀着欢喜。

他说,

我将不停地行走,不停地歌唱。

因为这是我自己的歌吟,我自己的诗章。


因此,

请学会微笑,因为命运待任何人都不薄;

请默默祝福,诗人在那端,亦过得很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