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字集简书作家文学梦文学创作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2023-12-14  本文已影响0人  大苏大

声明:原创约稿,文责自负,欢迎学习交流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摘要: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促进了各国文学创造者对异国环境和人的想象。自文艺复兴以来,在中西文明交流的背景下,文学交流也日渐频繁,文学创造者便开始热衷于描写异国形象。到了20世纪,描写中国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但此时的文学作品对比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内容,中国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出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其实是被西方文字创造者想象出来的,存在一定的虚假构造和想象。本质上来看,是西方文学家不断构建超越自我、肯定自我的一个过程。

关键词:西方文学、中国、想象、形象、交流

一、从形象学角度看西方对中国的看法

从形象学的角度分析,西方是注视者,中国是他者。前者对后者的态度大致存在热衷、憎恶和亲善三种。

(一)狂热追求中国,一味贬低自我

初期,西方以这样的态度,将中国置于高高在上的地位,表现出极度的仰慕、倾心和迷恋。在他们眼中,中国是人间天堂,是世外桃源这般美好的存在。在没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这样的形象构造具有浓重的乌托邦幻象主义色彩。与此同时,贬低、否定本土文化、价值及生活方式,甚至将它们全部丢弃。认为中国形象是最好的,对中国表现出疯狂的追求。

(二)发展强大自我,一度憎恶中国

俗话说,物极必反。在持续对中国的狂热追求下,自我得到发展壮大,并更加深层次的了解中国和自身。于是走向了第一种态度的反面,看到异国文化的不堪的一面,取而代之的是不屑和厌恶,甚至出现敌对侵略关系。此时的西方一方面将本土文化置于中心地位,赋予无比的优越性,将自身的价值正向化,使之以美好的幻象形式呈现出来。另一方面,他者的形象则是被丑化、妖魔化的存在。

(三)平等交流借鉴,转为平和亲善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或者民族形象更是如此。随着世界相融、人与人之间的密切交流,异国文化和本土文化是并驾齐驱、各有优点的,一味的否定或肯定都是不可取的。文化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形塑者与他者构成一种平等亲和的关系。

二、历史进程中的西方文学作品及其态度

(一)历史态度路线

约18世纪之前(崇敬时期)→约1840-1905(蔑视时期)→约1905-1937(仁慈时期)→约1937-1944(钦佩时期)→约1944-1949(幻灭时期)→约1949-?(敌视、互融时期)

(二)有关中国形象的西方文学作品概况

1、西方文学中正面的中国形象

14世纪,由于欧洲的落后和无知,他们渴望赎回。此外,许多传教士、商人等从东方带回的诸多文明成果,令他们羡慕向往。西方人认为东方国家是地球上的天堂,而中国是其想象最多一个国家。这点从《曼德维尔游记》《马可·波罗游记》中可以得到最为典型的印证。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虽然不断变换角色,但西方对中国的肯定仍没有间断。其中就有利玛窦的《利玛窦中国札记》、白晋的《康熙帝传》、门多萨神父的《大中华帝国志》、伏尔泰的《孔夫子:中国哲学家》、詹姆斯·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斯诺的《西行漫记》

、西蒙·波伏瓦的《长征》等等。这些作品从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方面和人物对中国进行了肯定和褒扬。

2、西方文学中负面的中国形象

历史从中世纪逐渐来到近代,在对中国肯定的呼声中,也存在不同的声音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从各方面看,中国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一种奴隶的思想统治着亚洲”。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如果承认中国的历史很悠久,那么愈悠久愈应该向他们提出批评,因为他们的语言文字是不完善的:一群如此富有才智的人,不是增加自己语言中的词量,而是无限地增多口音;不是把方块字中的一小部分组合起来,而是无限地增多方块字的数量;这令人不可思议”。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更是认为中国人“虚有其表,思想极为贫乏”。

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谈到中国时:“中华帝国是一个神权专制政治的帝国......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来看仍然是非历史的。它翻来覆去只是一个雄伟的废墟而已......是一个停滞的帝国。任何进步在那里都无法实现”。

20世纪法国小说家马尔罗在《人的状况》一书中写到:“荒凉的夜幕笼罩着遍布水田和沼泽的中国 ......恐惧、荒凉、残酷、迷雾、狂乱,在那个永远黑暗的国度里,重重叠叠挣扎着的人都陷入同样的绝望中,饥饿、贫穷、虚弱、愚昧无知,萎靡不振,混浊的河流像地狱中的血,从那里流向生活”。

三、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代表

被看作“哲人王的孔夫子

通过对中国哲学思想的研究,西方人发现中国有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孔子,他们认为孔子的思想为中国创造了一个开明的君主制度。是四书五经给了中国皇帝一个明智的的知识统治工具,以此来控制国家和人民。因此,西方对孔子中国的统治印象来源于孔子的哲学思想,孔子也一度成为西方的“中国热”。

(二)被蔑称“中国佬”的华工

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在19世纪发生了巨大逆转。在西方人眼里,中国由开明富饶、发展繁荣一度变为专制贫困、停滞腐朽。中国人由聪明勤奋、坚强质朴变成愚昧奸诈、怯懦保守。西方的对中国的态度由钦佩、狂热、仰视转为批判、憎恶、蔑视。

这体现在19世纪70年代布雷特哈特出版的一系列短篇小说中。那个时期,“中国佬”是中国劳工的绰号,其实美国是对华工的蔑称。首先由美国作家布雷特哈特撰写。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人为美国西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20世纪60年代,他们曾被称为模范移民。然而,在19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经济的黯淡,美国白人对华工产生敌意,他们认为中国人的勤劳是威胁他们生存的邪恶力量。

邪恶而诱惑的付满楚

“付满楚”,出自英国作家萨克斯·罗默1913年出版的书《付满楚博士的秘密》中的一个文学人物角色。萨克斯·罗默写了多部关于“付满楚”的文学作品,包括13部长篇、3部短篇和1部中篇等。基于中国伪满州帝国的历史,在他的笔下和书中,塑造了一个邪恶、凶残,令人恐惧而又充满诱惑的付满楚形象。在书籍出版之前,首先在杂志上连载,所以备受关注。付满楚也逐渐成为英国人耳熟能详的角色,在西方,几乎尽人皆知。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英国人眼中的中国人的形象。

代表中国功夫的“双面李小龙”

不管是在国人眼中还是西方人的世界里,李小龙一直都是一个积极、正义的形象。在银幕上,他是正义的化身,但事实并不如此,在肯定李小龙的正面形象的同时,西方人普遍认为李小龙虽然武艺高强,能打敢拼,是中国功夫的象征,但是另一方面认为他不近女色,缺少人情味,只知道蛮打蛮拼,缺乏对女性的温情和西方特有的绅士风度。所以这是西方人在肯定中国人正面形象时有意把东方男子刻画成性冷淡、性无能,这很可能是四方在后殖民时期,西方人自我扭曲的心理外加对中国敌视的态度在作祟。

结语

异国作为第三者形象,在形象塑造上,一方面是这样的形象的塑造者想象创造出来的,另一方面也是被创造者基于自身自我化了的产物。可以说,第三者的形象从来并不是基于现实和实际的客观呈现,始终具有浓烈的意识形态或乌托邦色彩。创造者在美化或者丑化异国形象时,其实是自身喜欢或厌恶的态度和心理的变化导致的。因此,西方文学中的中国人形象所表现的并非真实的变化中的中国人,中国人形象所折射出的,其实是西方人自己的欲望态度的变化。西方人其实也是通过对中国这样的一个形象塑造过程中,来不断超越自我,最终达到塑造和完善自我的目的。对于国人而言,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一点,从本质上看待西方文学对中国形象的塑造,我们要做的也是不断超越和完善自我这样一个目的。

参考文献:

[1] 欲望化他者: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J]. 姜智芹,国外文学(季刊),2004年第1期.

[2] <一千零一夜>中的东方形象与对他者的想象[J]. 林丰民,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2期.

[3] 阿里奥斯托.疯狂的奥兰多[M].吴雪卿,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4]启蒙运动[M].理查德·阿皮尼亚内西.新知三联书店,2016.

[5] 马尔罗小说《人的状况》聚焦现象浅析[J]. 董超,青年文学家,2014年20期.

[6] 姜智芹.文学想象与文化利用: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 葛桂录.中国不是中国”: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形象[J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5).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