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简友广场

炒米和焦屑

2024-03-14  本文已影响0人  云晓菲

汪曾祺先生在谈到故乡的食物中写到炒米和焦屑,一听这个名字,我想大部分人可能对它们不会有好感。但这两样东西可不是凭空而来。书中这样记载:

炒炒米也要有点手艺的,并不是人人都会。入了冬,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持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的走。这就是炒炒米的。

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

家家都有炒米坛子。

至于它怎么吃,很简单开水一泡,马上就可以吃。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家家预备,一是方便,二是用来应急。

还有另一种应急的食品,叫做“焦屑”。即糊锅巴磨成沫,就是焦屑。我们小时候也常吃锅巴的,但那时是为了解馋,其实我并不爱吃。

汪曾祺所描绘的焦屑是把锅巴用大小火烘焦,起出来,卷成一卷,存着。攒够一定数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成碎,放起来。吃的时候也像炒米一样,用开水冲,就能吃了。

有一年,在党军(国民革命军)和联军(孙传芳的军队)开仗时,正是这些不起眼的,也不怎么好吃的东西帮助受难的百姓度过了一个艰难的时期。所以炒米和焦屑与曾经那些贫穷和长期的动乱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不也是印证了中国人民勤劳的智慧和坚韧的性格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