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代数

高等代数理论基础13:排列

2018-12-25  本文已影响34人  溺于恐

排列

n级排列

定义:由1,2,\cdots,n组成的一个有序数组称为一个n级排列

自然顺序

定义:12\cdots n是一个按照递增的顺序排起来的n级排列,称为自然顺序

逆序

定义:在一个排列中,若一对数的前后位置与大小顺序相反,即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则称为一个逆序,一个排列中逆序的总数就称为这个排列的逆序数

排列j_1j_2\cdots j_n的逆序数记为\tau(j_1j_2\cdots j_n)

偶排列与奇排列

定义:逆序数为偶数的排列称为偶排列,逆序数为奇数的排列称为奇排列

注:12\cdots n逆序数是零,是偶排列

对换

定义:把一个排列中某两个数的位置互换,其余的数不动,就得到另一个排列,这样的变换称为一个对换

注:

1.若连续进行两次相同的对换,则排列还原

2.一个对换把全部n级排列两两配对,使每两个配对的n级排列在这个对换下互变

定理:对换改变排列的奇偶性

即经过一次对换,奇排列变成偶排列,偶排列变成奇排列

证明:

若对换的两个数在排列中相邻

即\cdots jk\cdots\qquad (1)

经过对换变成

\cdots kj\cdots\qquad (2)

在排列(1)中若j,k与其他数构成逆序,则在排列(2)中仍构成逆序

若不构成逆序,则在(2)中也不构成逆序

(1)和(2)仅j,k的次序不同

若原来j,k构成逆序

则经过对换,逆序数减少一个

若原来j,k不构成逆序

则经过对换,逆序数就增加一个

\therefore 排列的逆序数奇偶性改变,定理成立

若j,k不相邻,设排列为

\cdots ji_1i_2\cdots i_sk\cdots\qquad (3)

经过j,k对换变成

\cdots ki_1i_2\cdots i_sj\cdots\qquad (4)

以上对换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相邻数对换实现

从(3)出发,把k与i_s对换,再与i_{s-1}对换\cdots

即把k一位一位向左移动

经过s+1次相邻位置对换,排列(3)变成

\cdots kji_1i_2\cdots i_s\cdots\qquad (5)

从(5)出发,再把j一位一位向右移动

经过s次相邻位置对换,排列(5)变成排列(4)

\therefore j,k对换可通过2s+1次相邻位置的对换实现

2s+1为奇数,相邻位置的对换改变排列的奇偶性

\therefore 奇数次这样的对换的最终结果还是改变奇偶性\qquad \mathcal{Q.E.D}

推论:在全部n级排列中,奇、偶排列的个数相等,各有{n!\over 2}

证明:

假设在全部n级排列中,共有s个奇排列,t个偶排列

将s个奇排列中的前两个数字对换

得到s个不同的偶排列

\therefore s\le t

同理可得t\le s

\therefore s=t

即奇、偶排列的总数相等,各有{n!\over 2}个\qquad \mathcal{Q.E.D}

定理:任一n级排列与排列12\cdots n都可经过一系列对换互变,且所作对换的个数与这个排列有相同的奇偶性

证明:

对排列的级数n作数学归纳法

证任一n级排列都可经过一系列对换变成12\cdots n

对1级排列,结论显然成立

假设对n-1级排列,结论成立

下证对n级排列,结论也成立

设j_1j_2\cdots j_n是一个n级排列

若j_n=n,则根据归纳假设

n-1级排列j_1j_2\cdots j_{n-1}可经过一系列对换变成12\cdots n-1

\therefore 这一系列对换也把j_1j_2\cdots j_n变成12\cdots n

若j_n\neq n​

则对j_1j_2\cdots j_n作j_n,n对换

变成j_1'\cdots j_{n-1}'n,结论成立

\therefore 结论普遍成立

同理可得

1,2,\cdots,n也可由一系列对换变成j_1j_2\cdots j_n

\because 12\cdots n是偶排列

\therefore 所作变换的个数与排列j_1j_2\cdots j_n有相同的奇偶性\qquad \mathcal{Q.E.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