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错:可能是叛逆或者是巨婴表现

好久没有早起写日记了,现在开始显得有点陌生。从最初的开始,我喜欢写作,是因为写作能带给我思绪上的满足、能带给我思维上的成长,最终让我有获得感。这都源自一个孤独的我、一颗炽热的心,就想要获得成长,想要展现自己。
今天早上在听有书共读节目的《自卑与超越》第五节和第六节,里面讲到青少年期的犯错和犯罪,一边刷牙一边收听。似乎犯错是一个该不出现的词,有的父母接受不了孩子犯错,可能觉得犯错就是给自己找茬一样,觉得自己需要忍受这种不顺畅的结果。
昨晚在和我的Girlfriend聊天道,她有一个闺蜜的Boyfriend,总是会无理取闹,面对制造出来的事情,隔天就会做甩手掌柜,这很明显是一种不想承担犯错的结果,只想顺意自己的内心,也是典型的一种叛逆。想起了之前很流行的一个词“巨婴”,也就是年龄和外表其实都长大了,但是内心却依然是一个婴儿一样。
犯错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犯错,而更可怕的是犯错了不知道悔改。青少年期,可能还没长大,心里难免会有叛逆的心里。在中国很多的家庭都是传统的教育孩子的方式,认为孩子一定要听父母的话,言听计从才是最好的,可是孩子会长大,内心深处慢慢也会产生抵触的心里,反过来思考下,如果是让你一直听别人的话,你会有怎么样的思考?
这让我想起了国庆期间,在看混沌大学郝景芳老师主讲的“创意产品时代将至:个人和企业如何应对”,她同时是《北京折叠》等科幻书的作者,也是创业者等多重身份。在课程中郝景芳老师分享成为创意人才的五项核心skill,其中一项就是“共情”。

一个拥有共情的人,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出现一个问题,如果是我,我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我会怎么处理?这都是共情展现出来的想法。
对于青少年期可能不会产生共情,因为这是属于一种叛逆。而成年人如果犯错,还想着怎样逃避,或者需要对方顺从自己,给自己安慰,这属于一种巨婴的表现,那么这种行为的共情特征也是非常的薄弱。其实,我们常常挂在嘴巴说的“同理心”,其实就是一个意思,需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这里我想再补充一句,出来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还得有主人翁意识,得行动,把这个问题变成自己的,你才会更愿意去解决问题,因为在困难面前,难免会有退缩的心理。
我自己常常用的解决方案,就是“交付”,这是在三节课看了B端运营课程的视频,里面讲到交付,由此我延伸到生活中。作为成年人,我们交付的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一个结果,有质量的结果。
我是大飞,我在广东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