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的书总忘,是因为你没做好这一点
不知道大家工作以后,每周还有多少时间用在阅读上?前段时间我集中看了很多名人传记,有文学类的作家,有商业领袖,有投资金融家,有艺术家等。我发现这些成功人士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非常爱读书。几乎每个人都着重提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尤其是这些成功人士平时非常忙碌的情况下,依然能挤出时间固定阅读,这或许是其成功的重要助力之一。
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非常推崇读书,他本人每年要读几百本书,他在传记中曾提到他的家人朋友笑称他是个“两脚书橱”。芒格不仅爱阅读,阅读的范围还非常广泛,几乎囊括了你所能想到的所有图书类别,这也是他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和规则:格栅理论。
芒格认为:将不同学科的思考模式联系起来建立起融会贯通的格栅,是取得最佳投资回报最有效的方法。真正和永远的成功属于那些先是努力建立思维模式格栅,而后学着以善于联系、多学科并用的方式思考的人们。他倡导人们主动阅读和学习各个学科的书籍知识,将不同学科的智慧融会贯通,以免在做决策时“一叶障目”。
经常听身边朋友说平时工作已经够忙了,实在没时间读书。
我以前也是这样的,处理不好工作和自我学习之间的平衡关系,工作貌似把所有的时间塞满了。后来我试着做规划、记录和追踪时间的去向、以deadline倒逼工作效率的提升,竟真的“挤出”了不少读书的时间。(关于这点,以后我可以单独来讲规划的方法)
后来在读书过程中,我又遇到了新的问题:读过很多书,但过后都记不住,总忘。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一段时间,后来我想干脆把之前读过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再拿出来重读一遍,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启发。
在这里我强烈推荐大家去认真读美国艾德勒&范多伦的《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其实常年都占据图书畅销榜的前列,我相信几乎每个人都听过这本书,但是有可能只有20%的人去认真读了,在这20%中,又仅有20%的人用书中的方法去实践了。这本书的初版是1940年出版的,历经80年了,依然是经典中的经典。
今天重读了这本书,并找到了困扰我的问题的答案:你之所以读过的书总忘,是因为你在读之前没有带着目的和问题,读之后没有有效输出。
长按图片,保存至手机可放大查看
1. 读之前带着目的和问题
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在翻开一本书之前,不知道你有没有认真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可能的情境是这样的:今天下班早,你心情有点大好,这时就想读读书,然后你从书架取了一本,翻开从第一页就开始读……这样断断续续两三天,终于把书读完了,然后你仿佛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
那么,这时如果问你:你感觉学到了很多,具体是学到了什么呢?你……%&*@!#¥#¥&*,你开始回忆书中讲了什么,你在读的过程中明明有好几次都被作者的观点“击中”了,怎么一个都想不起来了呢?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结果,是因为你在读这本书之前是没有什么问题意识的。也就是说,你没有期待能从这本书中得到一些你正在面临的问题的解决答案。所以,作者的观点讲得很好,但是它像小溪一样,随着你阅读时间的流逝也消失了。
问题意识,这个词儿我们经常听到,但是真正带着问题意识去读书的人,其实并不多。这就好比,有的人在听完一场讲座或者参加完一个研讨会以后,每次都有问题要举手提问,而你每次都绞尽脑汁想不出什么问题。当然,提问者的问题有可能是在听讲过程中产生的,也可能是在准备听这场讲座之前就准备好的。不管怎样,这样的听者是带着问题来的,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在主讲人的发言中找出解决答案。
这种自发的、自主的提问,能加深听者/读者对所讲内容的印象,也更容易使听者/读者将各零散的信息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知。经过这样的“自我加工”,将别人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的认知,自然就不会轻易忘记了。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提出的阅读最高的层次是“主题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展开的系统阅读。其实我们曾经都有主题阅读的经历,比如大学的毕业论文,你的选题就是你的主题,你当时的第一任务是围绕这个主题,找到尽可能全的参考资料,然后对这些参考资料(书籍或文章)进行快速略读,再筛选分类,去掉跟主题关系不大的,留下与主题息息相关的资料。然后再开始精读资料,找出关键框架和关键信息点,将不同作者不同书籍的观点进行罗列、分类、辩证分析、融汇串联,进而形成你自己的见解和论文观点。
在以上这个主题阅读过程中,你是带着明确目的的,你的唯一目的就是解决论文中提出的问题,或者佐证论文中你的前提假设。
如果你的论文是经过仔细构思、认真撰写的,那么,你论文的核心观点,以及与此主题相关的重要作者的重要观点,你是不会忘记的。
这就是有目的阅读和无目的阅读的差别。
2. 阅读之后要有效输出
关于输出这一点,其实大家平时讨论得比较多了。人人都知道做读书笔记有很多好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有读必写。
说到读书笔记,我们常用的是三种:读书摘录、读书感悟、分析批评。其实在我看来,摘录并不算读书笔记,而是一种知识点的收集。真正有用的输出是读书感悟和分析批评。
这里我要说的有效输出,其实并不是读书笔记,而是“用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进行复述”。
也就是说,当你读完一本书,你能不能将书的大意内容、核心观点,用大多数人都能听懂的通俗语言讲述出来?
这就是上述读书情境中的最后一步:你感觉自己受益匪浅,涨了不少姿势。但是如果你的朋友问你:这本书讲了什么?好在哪里?你尝试讲述的时候,才发现好像讲不出来什么东西。总之,你感觉自己脑子里装了很多,但是就是说不出来。
如果你认为这不是问题,那就错了。之所以讲不出来,可能有两个原因:
1. 你对这本书一知半解,根本没懂作者要说什么。
2. 你懂了一些,但是不够透彻,且你的逻辑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差。
你可能觉得有点言过其实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举两个栗子:
1、在职场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领导或者合作伙伴,在与我们当面沟通过一项任务或一个信息时,领导往往会追加一句:我刚才讲的你记住了吧,你再讲一遍我听下。合作伙伴通常会在我们谈话结束后追加一句:我再花费2分钟重复一下我们刚才的要点哈:xxxxxxxx。以前刚带团队的时候,我经常遇到与团队成员沟通的事项,我自认为说得很清楚了,对方也听得明白,但是执行过程中总会出现偏差,再次沟通的时候就会发现双方对这件事的理解出现了不对称。后来我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我讲完以后让对方简单复述下,这样几乎没有再出现信息偏差的情况。
2、不知道你是否听过这样一项训练:甲乙一组搭档,每天找一个对双方来说都陌生的知识点或概念,然后在吃饭或闲聊的时候,甲用三五分钟时间向乙讲述这个知识点或概念的内容,用的语言是所有人都能听懂的通俗大白话,而不是百度百科出来的教科书定义。讲完以后测试乙能不能理解,以及理解的深度。
这个看似非常简单的训练,对于人的系统逻辑能力、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都要求非常高,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因为你在讲之前需要先自己查询、搜集、分拆要点、重新组合。对一个概念的不同组成部分,先讲那部分,后讲哪部分,用什么样的语言进行“翻译”是能让大众都懂的……这些既需要前期有非常清晰的框架思维,也需要在框架基础上组织语言的能力,同时还需要言与思相一致,脑中能想到的也能准确无误地从嘴里说出。
我曾经试着与朋友一起测试过一段时间,发现三五分钟是解决不了的,因为经常会出现讲者讲得比较混乱或听者没太理解的情况。建议你也找一个搭档,试一下,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所以,只要做好阅读前和阅读后的工作,读完的书就会内化为自己的知识。那么,试着动起来吧:
当你看完一本好书,试着讲述给你的朋友听:我读了一本xxx书,这本书主要讲的是:xxxxxxxxxxxxxx,作者观点太棒了,主要有这几个:xxxxxxxxxxxxxx,你赶紧去读。
当你看完一部好电影,试着讲给你的朋友听:我看了一部xxx电影,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xxxxxxxxxxxxxx,我给它打5星,主要基于这几点:xxxxxxxxxxxxxx,你快赶紧去看。
希望对你有帮助。
——————————
张慧plus,艺术互联网人,毕业于中央美院,先后在艺术媒体、艺术社区工作,后转型互联网,担任上市电商公司运营总监。专注职场精进和个人提升,只写干货,不卖鸡汤。我喜欢自我批评和独立思考,交流可加微信: zhanghui_plus(备注:简书),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张慧plus (ID: zhanghui-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