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奋斗了五年,依然住在租来的房子里

2017-09-06  本文已影响0人  简书小飞

1.

我在上海这座城市已经混迹整整5年了。

上海是一座海派城市,这座城市一如它的别称----魔都,够魔性。这里有全中国最fashion的时尚展,有各种各样有趣前卫的展览,也有早晚高峰永远挤不上的地铁,一直堵在路上的公交车,同在一座城市,却要花费两三个小时才能到达另一个区的无奈。有时感觉自己如置身在发达国家般优雅,有时又觉得自己深陷城镇的无序和嘈杂。

大城市的压力大,竞争也大。

在这座城市举目无亲,唯有靠自己。

而每天晚上下班后,回到租住的公寓中,大体是一件最让自个温暖的事情了。

当食指触碰门上的密码锁,按下那熟悉的密码,按键在黑暗中发出蓝色的光芒,滴滴地叫着,仿佛在跳着舞哼着歌,迎候我的归来。

我与其他两个陌生人共同租住了这个三室一厅,距离工作的地方地铁四站路,靠近这个区的区中心,一切还算方便。

在大城市,有时感觉自己像没有根的浮萍,漂浮着。对于从三四线城市进入上海打拼的我来说,总想着要站稳脚跟,方对得起在此的拼搏。

2.

有一阵子,逃离北上广这个概念风靡一时,那个文艺的账号-----新世相发起了一场逃离北上广的大规模营销。是啊,很多时候,我也想逃离上海,却又不得不扎根在此。

至少,对于我来说,上海,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相对而言的公平。

虽然,职场打拼,很难。

大学毕业的时候,进入前一家公司,常常加班到凌晨一两点,哭着写方案。写不好,第二天早上被老大劈头盖脸地骂。我自尊心强,偷偷躲到厕所里哭。哭完了继续滚回去写方案。就这样被甲方和老板操着,开始独当一面。

刚工作头三年,工资低,住不起比较好的公寓。租住在莘庄附近的一个老小区,每天路上耗费的路程往返要接近三小时,上海的地铁,真的可以要人命。

走进小区,机械锁被打开的那一瞬间,外面的世界似乎就与我无关了,我只想躲进自己的小小角落。

工作第四年,工资翻倍,职位晋升。

我就搬到了现在租住的小区。

3.

现在租住的小区在繁华的商业中心地带,距离公司比较近,是由中介收购了房东的房子,统一装修成城市白领喜爱的简约式风格,我和两个陌生的异乡人在同一天住进了这个房子,也算是一种缘分吧。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厨房、一个客厅和一个卫生间,每人各居住一个房间。

白天,我们看不到彼此;晚上,我们在下班后见到对方,简单地寒暄问候。彼此不越界。这是都市白领人所拥有的默契。

上海的房价年年在上涨,远超过我工资的涨幅。

我在上海奋斗五年,依然只能租得起房子,勉强买得起一个厕所。

2300万奋斗在上海的人口中,90%和我一样,只能望着那高起的房价,一声叹息。

幸好,我还能租得起带密码锁的公寓,甚而,再也不需要为忘带钥匙而烦恼。

在陌生的城市生活,即使没有属于自己的居所,也要对自己更好一些,好好保护自己。

就像飞雪公寓/酒店密码锁一样,如同守护士,守卫着租住在公寓中的每一个异乡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