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学徒#9. 微信能「连接一切」吗?
之前在知乎看到过一个面试题,问「如果让你减少微信上的一个功能,你会选择减少哪一个?」,最近把微信的功能架构用脑图画了一下,发现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说法,微信的使命是要「连接一切」。不知道微信官方有没有表达过这个想法。虽然「口号」这种东西在中国已经被玩坏了,但是我还是相信很多企业或者产品的使命并不只是一个口号,不是虚的,也不仅仅是为了营销的需要。谷歌的使命是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并从中受益。谷歌一直在履行着他的使命,从今年的谷歌开发者大会就可以看出来,谷歌要做廉价的安卓、做廉价的虚拟现实设备、要做 Web 应用、要做免费,所有都与「人人皆可访问」是对应的,这么做也让谷歌可以搜集到更多的信息,从而整合利用。谷歌在人工智能方面的造诣应该是它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的。人工智能需要的是大量的数据来供机器去学习,谷歌确实做到「整合全球信息」,所以它能有更多的信息让机器去学习。谷歌有了这么多信息,而且有这么多人在访问,广告作为盈利模式也就成为了自然而然的选择。谷歌的发展与它的使命是密切相关的。
连接一切微信作为一个产品,而不是一家公司,定下「连接一切」如此宏大目标,你怎么看?张小龙在 Discovery 的纪录片《微信》里面倒是说:「我们是一个高度抽象的信息的中心处理系统,然后把它再分发给需要信息的接收单元,包括人或者企业或者一些物品。」。「一个高度抽象的信息的中心处理系统」,这个概念确实还比较抽象。微信首先要处理的信息就是人与人交流沟通的信息,这是微信的立命之本。为了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他们设计出了语音通话,设计出了「小视频」功能,设计出了朋友圈。在促进线上线下的交互方面,微信设计出了「摇一摇」、「扫一扫」。这也佐证了腾讯的创新能力之强,好歹也是在2011年被《福布斯》评为创新能力全球第四的公司。
从微信的整个功能架构来看,微信确实是属于小而美的应用。手上有五亿的越活越用户,还能抵住赚钱的诱惑,不把产品做大做丑,这还是很需要魄力的。看看有八亿用户的 QQ 已经变成什么样的,不可否认其创新能力强、交互设计好、功能齐全贴心,但是它在腾讯内部已经成为「平台」和「现金牛」产品了,它会弹出腾讯新闻,它会搭载 QQ 音乐,它会推广自己的 QQ 秀,它会有各种广告,总之,它不惜分散用户的注意力来达到自己的利益。而微信在推广什么吗?并没有感觉到它强行拉拽用户的注意力到「游戏」、「贴图」、「公众号」这一类能为之带来直接赢利的功能,再说,微信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广告。实在是称得上「小而美」。
目前来看,我还是希望微信继续「小而美」,但是这与所谓的「连接一起」一定是有矛盾的。让微信这样一个产品来承担「连接一切」的使命是不切实际的,相较而言,这个目标放在一个手机操作系统或者一个公司身上会更加合适。要说,连接一切,从连接人与人方面,微信做的并不出色——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它尝试过积极打入其他市场,但是大多无功而返,绝大多数用户还是在中国大陆,要说连接所有人和所有人,Facebook 在这个方向上比微信走的远得多。所以,我所理解的这里的「一切」应该是在中国这个背景下的。
不仅仅是聊天工具如果说要连接一切,那么要连接人与人、人与服务、人与物、物与物。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截止2014年6月,中国网民的数量是6.32亿,中国手机网民的数量是5.27亿。而腾讯官方报告的微信月活跃用户已经突破5亿。如果两个数据都是正确的(似乎,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几乎所有的手机网民每个月都会使用微信。微信在连接人与人这方面已经是做的很出色了。
在连接人与服务的角度,微信更多是承担了浏览器和 RSS 的作用。RSS 在微信的体现就是公众号。微信在公众号这个方面还是比较谨慎的,他们希望公众号不要分散用户太多的注意力。在 KTV 会有服务员让你扫码关注他们公众号,送爆米花;在超市门前会有销售员让你扫码关注他们公众号,送一瓶酸奶;在校园听讲座,会有学生工作人员让你扫码关注他们公众号,可以参与抽奖。当年微博兴起的时候,我可从来没见过说关注微博就能获得礼品的。为什么媒体属性更强的微博没有成为商家联系用户和宣传的阵地,而社交属性更将的微信却做成了这件事呢?除了商业信息推送,很多钟爱互联网的人开始办起了个人公众号,定期推送文章,某种程度上就是换了种方式来做博客。用微信来推送文并不方便,体验也并不好。第一,我在简书发文章,编辑文章的体验比在微信公众号系统好一百倍;第二,无论是在手机上还是电脑上,简书文章字体、排版都比在手机上好太多;第三,传统的博客只要有浏览器就能查看,搜索引擎也便于检索,而微信公众号发文章常常像是在一个独立的小盒子里放着一些东西,要去读这里面的东西很不方便。
之所以说微信承担了浏览器的功能,懂技术的人都很容易理解。读公众号的文章,其实就是微信的内建浏览器上打开一个存有图文的网页;在一些购物微信公众号购物,其实就是打开了一个对手机浏览器适配的比较好的普通网页;从微信的「钱包」进入大众点评、京东其实也都只是在微信内打开了一个网页。
从这个角度而言,微信连接人与服务的优势是它的用户量,所以成为了一个值钱的入口。就像一个商场人流量很大,所以很多品牌愿意在上面开店。之所以微博红火的时候没有那么多企业花钱推广自己的微信号,大概也是因为微博用户量勾不起商家的逐利之心,微博现在的月活跃用户量是1.75亿。
微信在连接人与物方面做了什么?我倒不太了解。真要连接人与物,会不会又是将微信作为入口,然后在微信内打开网页呢?
这往下探讨,就要进入「native app」与「web app」之争了。暂时就此打住。
FOMO在学习信息管理的过程中,「用户需求」会被反复强调,台湾科技大学资讯管理系的周子铨老师在课堂上讨论过社交网络满足的是什么「用户需求」。Facebook 是台湾人最常用的社交网络,就跟 QQ 在大陆差不多,一般跟新同学认识,他们就会问你要 Facebook 账号。周老师是很少用 Facebook 的,他有一次跟同事出去游泳,同事游到中途说要拍照发 Facebook,周老师这种不用 Facebook 的人就对这种行为感到奇怪:为什么要发 Facebook 呢?他还了解到,还有一些情形下人们很喜欢刷社交网络,在考试之前压力很大的时候,还有在一个人无聊的时候。这背后是一种什么心理需求呢?他认为是人需要感觉到自己与这个世界是联系着的。他思考的过程和结论我都特别认同,因为太符合我的个人经验了。在正经忙的时候,我会很投入所做的事情,很少刷社交网络;但是在比较无聊的时候,就会经常刷刷社交网络,微信朋友圈里面的信息,我一般都会阅读四次以上。
对于反复刷社交网络这种行为,研究者给出了一个名词:FoMO,fear of mission out,也就是害怕错过。
Przybylski, A. K(2012)的团队早已针对fear of missing out这个现象,把可能相关的心理动机、情感、行为做了相关性分析(n>1000)。
结果发现:
1、FoMO与年龄显著负相关,越年轻的人FoMO越高(>18)。
2、心理动机上:FoMO与心理满足感显著负相关;与生活满意度也是显著负相关。
3、情感上:FoMO无论与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都呈现显著正相关——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结果,显然FoMO高的人群情绪很不稳定且充满矛盾,说不定在刷facebook的时候内心感受也是爱恨交织。
4、行为上:FoMO高的人群,上课也更容易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