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师与践行的关系
【目标不要太笼统。要细化具体,达成之后给自己奖励,这才是正循环】
当老师一年半了,往往备课的时候抓耳挠腮。怎么才能让课程效率最大化?
当老师真是一个良心活。虽然学校没有硬性的考评规定,但是看到学生们求知的眼神,就想尽自己最大努力把课程上好,不辜负孩子们的时间。所以,备课也就成为了最占时间的“课外活动”。
举个例子。
在刚开始当老师的时候,很认真地讲完,最后检查的时候,就有点着急。我上课都讲了,你怎么还是说不出来呢?或者,为什么说的不流畅呢?
最近才想明白,老师首先要知道,我这节课在听说读写方面到底有什么目标?这些目标难道说达到就达到了吗?用什么方法来评估它们达没达到呢?
譬如,要是以前写教案,我会写“学会有关颜色的词汇和表达”。但现在我就会考虑,“学会”是什么意思?是学生可以“听懂”吗?如果要学生“听懂”,怎么判断学生听懂了,老师有什么样的评估方法?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需要给学生什么样的帮助?毕竟,单纯讲课式的只有百分之十的吸收率,剩下的,需要怎样来补全。
同理,现实生活的实践也需要定一个聪明的目标。
比如说,我要练瑜伽瘦腿。要瘦到多少厘米?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需要每天做多长时间?为了保证这段时间,我需要舍弃什么样的习惯?如果达成了之后,我给自己什么样的奖励?
如果老是责备的话会损坏自己的“心智银行”,所以我最近学会了一个技能叫“迅速原谅自己”。如果今天没做的话,明天补上就好啦,别骂自己。
【万丈高楼平地起】
当老师真的是很考验耐性的工作。学生第一天来,对中国的了解仅限于成龙长城,数字1234567。说汉语多少都带着自己的国家语言的语调。
就这样每周两个小时的课,一句一句地教,一个学生一个学生地过。学生的汉语水平是是螺旋式的上升——不知道啥时候,又出溜回去了。
在无数次地扶额之后,当学生看着拼音能正确说出是什么意思,那一刻,真的很欣喜。这就是老师的成就感吧。
同样,践行的话,每次向前一点点,可能有时候都感觉不出自己的变化。但是,也许每周一次,几个月后再回头看,奇迹就出现了。
【如何给出适当的奖励】
小伙伴们都知道,笑来老师是“节日里都在学习的人”。但是,我们是人,正经久了,适当的娱乐还是需要的。那怎么安排这个娱乐时间呢?可以当作给自己的奖励。
比如,我哼哧哼哧备课备了一周,周末实在是想出去透透风,那就去呗,没必要每天都苦哈哈。你的身体有自己的节奏。娱乐和工作,是顺应,而不是强迫。
当老师是一个教授人的职业。面对的是人,所以需要研究心理和人性。在这过程里,也发现自己的内心。现在,似乎是“学习崛起”,有听不完的直播和讲座。但是听了,如果不践行,就好像小时候抄好学生的作业,有时候抄错行了都后知后觉。
前两天在路上,看到一句话说得很好,“Stop thinking, Start doing”。
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