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观点分歧
观点分歧,自古有之。说到观点分歧就如同信仰一样,你不信,我信,比如信仰造物主?
有一位朋友说,她不会与亲人、朋友分享自己的观点,因为害怕激烈的争吵。她说之前网聊的一些经历,使她感到不愉快,因为她不信主,而那些网友就用恶毒的语言咒骂她。
这是明智的,没有做好准备之前,千万不要去“捅马蜂窝”,因为你期待的不是良性互动,而是“恶性循环”。
读历史书,应该明白,历史上最聪明的头脑之间发生的争议,最后都以“敌人”结束。中世纪持续辩论了几百年的经院哲学就是一个例子:支持约翰.邓.司各脱(1265--1308)的唯名论者,与支持托马斯.阿奎那(1225/1227--1274)的唯实论者水火不容,各自都把持了一些大学,不让对方的观点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存在。
另一个例子是宣扬基督只表达人性的阿利乌(250-336),结果他大师般的演绎点燃了严重的教会分裂,至今我们看到的是互相不容的天主教派、正教派、景教派和新教派,而不是团结的教会。
科学史上,据说牛顿支持光是一种粒子,然后,英国皇家学会当时的“元老”罗伯特·胡克(1635年7月18日—1703年3月3日),他的品味是欣赏光是一种电磁波。可以想象他们俩吵架时的情景,为了说服对方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差点结怨。
说这些是为了说明在一些问题上,不能轻率地开谈、讨论,来试图使别人相信、赞同你的观点。在没有开谈之前,其实就已经定下了结局。
那么,什么样的时候可以开启讨论模式呢?
你需要了解对方的知识结构、你所能把控的程度,还有自己的状态。
在逻辑上,正、反、折中是各种问题的结局,你有可能从对方反对或折中的立场中收获到一些提示,为得出新内容做基础,这便是讨论的价值所在。
在讨论的过程中,偏好这类观点的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他捍卫的不是自己的观点,而是一份感情。所以,你需要注意对方的情绪变化,记住自己是为了价值而来,而不是为了激怒对方,这就需要照顾到对方的感受。
往往找知识结构比较专业的人,才能够成长的快一些。也不至于自己总在坚持某种观点而陷入偏执之中不自知。在这方面,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非常在行,我们阅读他的《对话集》就可以知道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是多么的擅长从普通民众身上吸收知识与见解。
需要说明的是,偏执不是坏东西,只是因为他过时了而已。比如,清朝时期的王国维大师(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就因为一种文化的消失,而选择了自杀,这只能证明它已经过时了,什么也证明不了。如果说要找出什么?那就是王国维自己的情感,他爱这种文化胜于自己的生命。
所以,你是为了爱一种观点来讨论的呢?还是为了成长,获取“新原料”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得出更高层次的结论而来?大家各取所需,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