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说亲子教育亲子教育

把话说透:教孩子就要这么做

2018-12-12  本文已影响22人  雪之航
把话说透:教孩子就要这么做

查询幼儿园信息时,看到一位家长的评论:

“幼儿园老师说的都是什么歪理邪说,人死了要烧成灰,装进小盒子里,埋进土里。”

我女儿每晚都会惊醒说,妈妈我没有小盒子该怎么办!”

这番话,初看有些搞笑,但细细看来,有些想法与妈妈们分享。

首先,老师的说法,没有错,却不够好。可能孩子们问到关于死的话题,老师便这样解释了一下。

问题在于,老师只说了形式,而没有说透。

不说透的事,总会让孩子们浮想联翩。

烧成灰装进小盒子里,这个动作描述,对孩子们来说非常可怕。他们又不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于是便会担心自己也被这么对待。

如果说:

人死了,就是不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了,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或者很远很远的地方),永远不能和其他人相见了,但是思念他的人,心里会和他一直在一起的。

这样是不是要好很多?

所谓的说透一件事,是对应孩子的年龄段所能理解的程度,满足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幼儿园阶段,孩子们一定想知道人死是怎么回事?而不是尸体会怎么处理(流汗)。

所以,老师的回答,不仅没有消除孩子们的疑虑,反而加重了他们的猜疑。

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

最简单的,妈妈们可能教育孩子不能碰热水、不能碰插座,但是否有说透为什么?

孩子更想知道的是,碰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更明智的做法,是演给他们看,被水烫到,被电伤到,是什么样的痛苦反应。

甚至,滴一点热水让他自己去感受不舒服。

我们说:

“不要把盘子扔到地上!”

不如:

“盘子是瓷的,扔到都上会碎裂,会割伤宝宝的。”

“不要打小朋友,打人不对!”

不如:

“小朋友是一起玩的,被打了会疼的,别人打你你也会疼,会生气是吧?”

在反复的实践中,我发现把事情说透,虽然当时看来是多费了点口舌、多说了几句话,但是孩子理解了,记住了,以后再犯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反而是简单粗暴的责令,会让家长自己陷入被动,在孩子屡教不改的泥沼中很难自拔。

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一下,在我们教会孩子一件事之前,他们的大脑在此事上是一片空白的。只是学会了配合你的指令,等于学了个形式,而没学到本质。

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我们成人常犯的错,又回无形中带到了养育孩子上。

所以,看上去大家都是在和孩子交流,其中的细微差别,假以时日,便大相径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