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南昌读书会回顾《蛤蟆的油》
一书一世界——乐七
读完整本书,《蛤蟆的油》,我想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通过这本书,黑泽明导演的自传,我看了不光是黑泽明导演从小到大的一个成长经历,更是日本在黑泽明导演时期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比如地震,比如战争等等。整本书,黑泽明的文字非常的流畅,虽然我不是一口气读完整本书,而是用了很多个工作之余的时间去完成阅读,但我想,这本书给我的阅读感观非常的愉快,黑泽明导演写得非常的自然,虽然说他是日本的“黑泽天皇”,拍片的态度非常严谨,为人据说也脾气暴躁,非常不容易相处,当然,这些都是我在读完整本书,去翻查资料才了解到的内容,因为在读书的时候,我所感受到的就是一位长者在与你回忆他的成长过往,他没有说自己有多成功,他没有说自己有多努力,只是把一件件的事情,用文字的方式说与你听,让你看到他的成长,看到他所经历的那时候的日本。以至于书本翻阅到超过一半时,我都很质疑,为什么他那么出名,为什么他能成为一个大导演。
我想通过参加一个人的书房阅读活动,让我有了更大的动力去认真看一本书,每天忙完工作,虽然只能挤出一到两小时的阅读时间,但这是我每天最期待的时间,没有手机的干扰,没有外界的打扰,只有自己的和作者的世界。不得不承认,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我都不知道黑泽明是谁,接触到的日本导演也就是北野武,因为他的《菊次郎的夏天》,因为《情书》知道的岩井俊二,以及日本动漫的宫崎骏,少之又少,从另一个方面也反应了自己还有很多的未知领域,这也是自己还需要努力的动力,因为书中提到了黑泽明的电影,所以,很想去看看他的《罗生门》、《七武士》为什么那么成功,因为书中提到了日本的所经历的战争、历史,所以很希望多一点的了解日本的历史,我想,通过一个对他人人文、历史的了解,更是对自己的一个促进。
昨日参加了这本书的线下讨论活动,虽然和丁老师一样,这天晚上,本该还有另外的事情要做,但如同我们讨论的内容一样,在取舍之间,各有所得。一晚上,干货满满,有资深的语文老师的见解,有两位要考心理咨询师的朋友的见解,更有两位00后的高中生的见解,这样的讨论,让我不仅对黑泽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是多了一些人生哲理的思考。有谁是你生命中最影响你的人,有对于生与死的思索当然还有很多,世界正是因为每个人对于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所以才各有不同,所以世界才会如此精彩。我不能预测死亡,但我想活着的每一天,我将尽全力让它变得有意义,因为我活着是一份责任,因为活着是一种每一天对生命的遇见,因为你被他人所拥有,所以,我们要精彩的活着。
《蛤蟆的油》读书笔记——小吴
黑泽明,如雷贯耳的国际大导演。在高晓松先生的节目中偶然听他提起过黑泽明,经他形容就能知道黑泽明在他心中是神一般的电影导演。不过我从未看过他的任何作品,只是有所耳闻。正因这样,我觉得我才能真正不带任何成见的客观评价。
在我看来黑泽明先生确实是一位真心爱电影的导演,从他在描写自己生活时简单介绍谈到电影篇幅就明显变长便能看出来。同时他也爱憎分明,喜欢这人就是喜欢,讨厌就直说讨厌,事件缘由也都记得很详细,我非常喜欢这样的人,这世界有太多太多或虚伪或圣母的言论,对黑泽明先生如此这般“他伤害了我,我讨厌他”的话,实在喜欢的不得了。
书中有几个情节我挺有感触,其中一个是为找拍摄的马匹而顺路回秋田看望父母,临走父亲为了能让怀孕的儿媳多吃上一些米饭,给黑泽君的背囊塞到沉的可怕。日本有句俗语叫“秋茄子别给媳妇吃”,据说是因为秋天的茄子太美味,所以要“自家人”享用,看来把媳妇当外人还真不是“中国特色”。而黑泽父亲却能在困难时期做到如此,个人觉得这个小细节非常能体现黑泽一家的善良淳朴。
还有一段是战败后,即将被开除的检察官将黑泽叫去,却被黑泽口若悬河的辩论变成了“红绿灯”,实在是大快人心。丑陋的当权者在强弩之末,明明已经“光了屁股”,只剩皇帝的新衣,却还固执的认为,他人绝看不穿,还要寻一个羔羊尝尝权力的滋味,殊不知在他人眼中不过小丑跳梁罢了。天蝎座的我最爱看这种情节了,简直不要太酸爽。
黑泽君的做为结尾的《罗生门》,已经成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事件的代名词之一,能将作品变成代名词实在不是易事。也许等哪天有闲,找出这部电影,去感受一下名为黑泽明的魅力。
瀑布自高处,到此成激流——丁一
“我光着身子坐在洗脸盆里。
屋里的光线昏暗,我坐在洗脸盆里洗澡,两手抓着盆沿摇撼。
洗脸盆放在从两边朝中间倾斜的洗澡间的地板正中间,被我摇得直晃荡,洗澡水噼啪山响。
我这么干大概颇感有趣吧。
我拼命地摇这脸盆。
结果,一下子就把盆摇翻了。
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刹那之间那莫名其妙和意料不到的冲击感,光着身子倒在地板上、颇感光滑的舒畅感觉,以及跌倒时仰头望到棚顶上吊着的一个很亮很亮的东西。”
读《蛤蟆的油》很快,产生的想法也很多。黑泽明以一个老年人的模糊,写了他人生中的一些片段,从一岁在洗脸盆的记忆开始。
日本人有一种特殊的本事,就是可以把日常生活的一点小事写得非常惊异,一副大惊小怪的样子,又谦虚地探究个不停,让你也从见惯不惯的木然中体现出新鲜劲来,也跟他一起笑着大呼:原来是这样啊。这似乎是日本文学中非常深远的一个传统。无论是生活、书籍、音乐、电影,能记住的,感染我们的,也不过是几个片段而已。所以日本人观察世界的角度还是很有道理的。
读完蛤蟆的油之后,我重看了一些黑泽明的电影,配合之前为学生准备戏文艺考的备课,不少关于电影、生活、历史的想法受到启发。最棒的是还和一群新朋友一起畅聊了关于这本书的很多东西,很是开心。所以,我想在这期Mr.Anthony依然还没回归,画风依然“乡村板报”的情况下,和你在《壹知》的第四期,聊聊黑泽明,聊聊《蛤蟆的油》。
黑泽明1910年出生在日本东京的一个武士家庭,从小立志当一名画家。在独立执导了处女作《姿三四郎》后,一举成名。而后慧眼识人的发掘并执意启用了年轻演员三船敏郎担任《泥醉天使》的男主角,从比,黑泽明和三船敏郎开启了“黑泽明黄金时代”,成为日本最强的电影拍档。17年间,由黑泽明导演、三船敏郎担纲的作品包括《罗生门》、《白痴》、《七武士》、《生之欲》、《蜘蛛巢城》、《大镖客》和《天国与地狱》等片。1950年拍摄的《罗生门》,翌年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国语片奖。从此,黑泽明闻名于世界影坛,在日本影坛建立了“国际的黑泽,世界的三船”的称号。而后因和三船敏郎的关系突然决裂,黑泽明陷入低潮,甚至因而企图自杀。不过在1975年,黑泽明导演日俄合资电影《德苏乌扎啦》再次取得成功。先后得到莫斯科影展金牌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1980年的《影子武士》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1990年,这位“黑泽天皇”成为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个获得终身成就奖的亚洲电影人。
1998年,黑泽明大师逝世。《蛤蟆的油》是黑泽明从出生写到拍完《罗生门》为止的自传。
“现在看来,只按着老规矩行事,把智力发展较迟的孩子送进学校,简直是罪恶行动。
因为孩子的智力发展参差不齐,既有五岁时就像七岁那么聪明的孩子,但是也有虽然七岁却只有五岁智力水平的孩子。智力的发展有快有慢,一年有一年的水平,那种僵死的规定完全是错误的。
写到这里我很激动,因为我七岁的时候是那么呆头呆脑。学校生活使我深感痛苦”
因为自身职业的关系,读这本书首先让我注意到的是黑泽明在书中讲到了三位令他终身难忘的老师。
第一位是他小学时的图画老师立川精致老师。对于这位老师,黑泽明这样写道:
“那是上图画课时发生的事。
从前的图画教育可以说平平常常。教育方针要求的,不过是按照常识要求同实物相似就可以了,用平平淡淡的画做范本,只要求忠实地模仿它,最像范本的给最高分数。
但立川老师不干这傻事。
他告诉学生,自己随便画最喜欢的。大家拿出图画纸和彩色铅笔开始画起来。我也动手画了。
我画的什么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非常认真、使劲地画,甚至不怕把铅笔弄断。涂上色之后还用唾液洇湿涂匀,结果手上沾了各种颜色。
立川老师把大家画完的画一张一张地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们自由地发表观感的时候,大家对我那幅画只报以哈哈大笑。然而,立川老师怒形于色地环视耻笑我的那些同学,然后把我大大夸奖了一番。夸奖的内容我不记得了。
我模模糊糊记得,光是手指沾上唾液涂匀颜色这一点他就非常赞赏。我清楚地记得,立川老师在我那画上用红墨水画了个很大的三层的圆圈。从此以后,尽管我不喜欢上学,但只要这一天是上图画课,我总是迫不及待似的,急急忙忙到学校去。
得了三层红圈之后,我喜欢图画课了。我什么都画,而且也的确是越画越好。与此同时,其他课程的成绩也很快地提高了。立川老师离开黑田学校的时候,我已当上班长,胸前挂着有紫色绶带的金色班长徽。
立川老师在黑田小学时,还有一件使我不能忘怀的事。
一天,大概是上手工课,老师扛着一大捆厚纸进了教室。
老师摊开那捆纸,我们看到一张平面图,上面画着许多道路。老师让大家在这纸上画房屋,喜欢什么样的房屋就画什么样的,要大家自己创造一条街。
大家都认真地画起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主意,不仅画了自己的家,而且还画了道路两旁的树,年代久远的老树,开着花的树篱等等。
这样,他就把这个教室的孩子们的个性很巧妙地吸引了出来,画出了一条条漂亮的街。
学生们围着这张平面图,眼睛无不闪着光彩,脸颊绯红,自豪地望着自己那条街。
当时的情景,恍如昨日。”
看到立川老师的做法,身为教师的我感到兴奋。对于孩子们的创造力,我们应该予以关注和呵护。这位立川老师做到到了!在别的同学嘲笑黑泽明为“小黑”时,他予以大声的赞扬,我们也从黑泽明的身上看到这种赞扬的力量。而在手工课中的做法,更是别出心裁,是多么切合学生的生活和个性呀,难怪黑泽明会感觉“恍如昨日”!
第二位是他中学的历史老师岩松五良老师。对于这位老师,黑泽明写道:
“岩松老师实在是了不起。真正的好老师,并不摆为人之师的架子,岩松老师就是这样。他上课时,谁要眼睛瞧别处或悄声说话,他就用粉笔砸谁,所以他的粉笔很快就用光。这样一来他就会说:‘没粉笔上不了课啦。’笑一笑便开始聊天。他这种聊天却远比教科书内容丰富。他的高超的教学本领,在期末考试时更显突出。考试时,为了监视学生,各个教室都派与考试课程无关的各位老师监考,学生知道岩松老师分到自己的教室,就会立刻欢声四起。原因是岩松老师不会监视学生。
如有学生为答不出题发愁,他就凑上去仔细地看那题。这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你怎么啦?这个你都不会?记住,这个呀……’他认真地和那学生一同答题。最后说:‘你还没明白?笨蛋!’
这样说着便把答案写在黑板上。‘怎么样?这回该明白了吧?’这样一来,什么笨蛋都明白了。
我的数学很差,但遇上岩松老师监考时,我准会拿百分。
有一次期末考历史,十个问题,全都是我答不出来的题目。
这次不是岩松老师监考,我一筹莫展。也算我的穷余之策吧,我只就第十题的“对三种神器作为皇位的标志,历代天皇继承的三种宝物,即八咫镜、天丛云剑、八坂琼曲玉。以前的历史学家把神话传说的这种东西作为正史中实际存在的宝物,并赋以神秘色彩。试述所感”,信笔写了三张答题纸。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关于三种神器,我听了许多论述,但从未亲眼见过,所以谈感想就未免强人所难了。以八咫镜为例,谁见过实物呢?实际东西也许是方的,也许是三角的。我只能说我亲眼见过的东西,只相信经过证明确实存在的东西等等。
岩松老师判完分数后,发还试卷时却大声说:‘这里有一份奇怪的答卷。他回答了我出的十个题之中的一个题,可是很有趣。我第一次看到这样具有独立见解的答卷。写这个答卷的家伙有出息。给满分!黑泽!’说完,把那卷子捅给了我。
同学们都瞧我了。我的脸红了,动都不敢动。
从前的老师中,有许多具有自由精神、个性突出的人物。相比之下,如今的老师,职员式人物太多了。确切地说,不是拿工资的职员式老师太多,而是官僚式的老师太多了。”
看到这里,我很难过。我自己从教的一个很大动力,就是始终把自己和一般老师区别开来。但当看到自己的学生,绝大多数的时候依然还在疲于应付“官僚式的老师”,看到自己的一些同僚始终无法摆脱职员式老师的窠臼……难免心里总是很闷。这么说不是想要显摆我自己。而是我真的不想看到孩子深陷于如此难过的轮回。
岩松老师的轻松幽默,与学生之间融洽的关系,这并不难以做到。岩松老师的行为让我思考,我们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我想我们教学不外是希望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而且我们也一直在寻找着成功教学的契机,而岩松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他所抓住的契机,而这个契机对学生而言是多么切身的需要呀!而对一个没有按照标准答案答题的试卷,却声地宣布“给满分”的老师,他不但是黑泽明的老师,也是我们很多老师的老师。
第三位是黑泽明师从的电影导演山本嘉次郎。对于这位对自己电影生涯起到重要作用的老师,他写道:
“山本先生才是我最好的老师。
我认为,最好的证据就是,山本先生的学生的作品却根本不像他的作品。
山本先生对于追随他的副导演,决不干改变他们个性的事,而是一心一意地着力发掘他们的个性。而且,丝毫不让我们有从师学习的拘束心情,而是然我们充分地发展自己。
当然,尽管如此,山本先生也对我发过火。你是为了搭一台表现江户时代的露天布景的时候。
现在,那个字我已经忘了。总之是一家商号门口挂的招牌上的字。一位演员问我那是什么招牌,我也不认得招牌上的字,因此也就不知道是卖什么东西的,于是胡乱回答说,那是买药的招牌。
这时,山本先生叫我:‘黑泽君!’
我从来没见过山本先生这么生气的面孔。他气冲冲地对我说:‘那是卖香荷包的招牌。随随便便说话可不行!不知道的事情就该说不知道!’
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几句话,我刻骨铭心,至今难忘。”
不限制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不受拘束的状态下自由成长、发挥个性,那是多高明的一种“教学”呀!然而,在宽松的环境下,又有严厉的教诲,避免草率与随意,养成严谨的态度,以便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有这样的一位老师,黑泽明真是幸运得让人嫉妒了!
黑泽明真的很幸运——
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从小和姐姐们玩翻绳类的游戏(玩翻绳的男孩子是很没出息的,看机器猫里的康夫就可以知道了,他最擅长的只有几样有:哭,翻绳,射击,前两样都是被人瞧不起的),智力发育太晚,几乎是个弱智(看来康夫在未来世界成为一个科学家也无不可能啊,黑泽明不是变成电影大师了吗?),成年以后看弱智儿童的影片产生莫名其妙的忧郁,终于想起来原来自己小时候和那些儿童一样,所以心慌起来,甚至引起恶心、呕吐的生理反应。经常受欺负(就是跟康夫一样,现在不由得要怀疑《机器猫》是不是参照黑泽明的自传来写的,哈哈,黑泽明自传写于1978年。)
这么说吧,基本上是一个没有机器猫帮助的康夫版。
聪明人敏感多思,往往有超前的思想,比许多人提前一步领略到事情的真相,而往往如此,更容易陷入到人生的虚无。聪明的人需要经历更多的磨难,不得不经历与他同时代比他笨的人相处,这就要求他需要有更彪悍的领袖气质,才有挑战一切和承受磨难的勇气,才能改变周围的一切符合他的理想。
1950年,黑泽明拍《罗生门》,三个副导演读不懂剧本,黑泽明给他们解释:人对于自己的事不会实话实说,谈他自己的事的时候,不可能不加虚饰,剧本描写的就是不加虚饰就活不下去的人的本性。
电影拍完,出品公司经理看完样片大发脾气,说不懂影片要说明什么问题,甚至赞成把主持拍摄《罗生门》的董事和制片人降职。
黑泽明陷入情绪的低谷,出品公司甚至取消下一部电影拍摄的合约。而正在这时,《罗生门》获得威尼斯电影节大奖的消息传来,当然,这部片子紧接着还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黑泽明一跃成为世界级大导演。
这一事件给日本电影界带来巨大而突然的冲击,日本评论家说评委是出于对东洋式的异国情调好奇的结果,而先前的那位经理,则在电视镜头前面接受采访,大谈“一切都是由于他的推动才拍成这部作品”。
黑泽明看到人性的可悲——人很难如实的谈他自己,以及可悲的国民性——本民族为什么对本民族的存在毫无自信。
这才是现实中真正的“罗生门”。
黑泽明的自传写到这里就停了,他不能确信,自己是否是老老实实写了自己。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写自传?
日本民间流传的故事,在深山,有种特别的蛤蟆,奇丑无比,人们抓到它后,放在镜子前面,蛤蟆看到自己的丑陋,会吓出一身油,而这油,能够治疗伤痕。
读书感悟——新敏
一个日本电影大师的自传,写的似乎很平淡,稍微想想就会知道,作者小时候所经历大的酥糖时代、空袭、地震后的死人堆、,我们有时很难以去接受这个东西,或者说我们不能像作者那样去平淡的去看这些事,也许只有经历过之后我们才有这种豁达的精神,觉悟吧。
我很羡慕作者在一生中各个阶段有陪伴或者为他导航得的贵人,从小时候的哥哥,到植草圭之助,山本老师等等,这些人在他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所对他的影响最终成就了这位电影大师。当然作者也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尽管小时候的软弱的表皮给了他‘酥糖时代’的经历,可是如果没有这些所经历的挫折,又怎么能使他强大的内心表现出来呢,怎么会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去对着太阳拍镜头呢,这个在当时可是没人敢去尝试的。在没有遇到好的指路人之前,我们只能努力去做好自己的事,否则就算事导师来了,你也不一定能抓的住,其实路上每个人都是我们的导师,都有我们值得去学习借鉴的地方,我觉得——每个人都是传奇!
吓你一身油——Micheal Q
对日本的导演认识很浅,浅到只知黑泽明和岩井俊二两位。当然或许把岩井和黑泽并排说在很多人眼里是不匹配的,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岛国的导演我只认识这两位呀。(写完很久之后才想起,我好像还知道一个叫北野武的。)
抛开侵华战争和民族耻辱不谈,客观来看,至少日本电影是起步很早且质量普遍颇高的。黑泽明先生就是在这样一个国度里不可多得的编导。
提到黑泽明,其实国内有很多人并不知道他,但说到《罗生门》这部电影,知道的人或许就会突然多了N倍。其实黑泽导演在国际上的声誉更甚于在日本国内。罗生门能同时获得威尼斯电影节和奥斯卡的奖项就已经证明了他的实力。
黑泽先生整本自传虽都是以一篇一篇的小短篇组成,但是这些小短篇的摆放顺序很有意思,顺着这些个小短篇的时间轴仔细品读下来你会发现,整本文字从侧面印刻出了日本时代的变迁。
最喜欢的还是那几篇黑泽先生专为他的导师山本导演作的文字。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黑泽先生的成就,除去幼年时哥哥对他的耳濡目染之外,就是山本先生的功劳了。山本导演之于黑泽先生,可不仅仅是教会他如何写剧本如何做导演那么简单,可以说,山本君同时还是黑泽君的人生导师呢!我自己呢,羡慕之余,也特别希望能有一个像山本导演对黑泽先生一般给我极大帮助和人生动力的导师啊!
印象深刻的还有《何处是归程》及末篇《罗生门》。此两篇都有讲到人性的事。何处是归程写了黑泽先生与妻子成婚过程的小曲折,他写道:"后来我见过许多人,有骗子,财迷,剽窃者……但是他们都有一张人的面孔,就不好办了。啊!原来只有这帮家伙才总是一副讨人喜欢的面孔,说的话总是那么八面玲珑,滴水不漏。这就更不好办了。"在罗生门中写道:"人对于自己的事不会实话实说,谈自己的时候不可能不加虚饰。人很难如实地谈论自己的,人总是本能地美化自己。人不会老老实实地说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常常是假托别人才能老老实实地谈自己。"一代编剧导演大师,对人性的透彻和无奈,可见一斑。
"日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深山里,有一种特别的蛤蟆,它和同类相比不仅外表更丑,而且还多长了几条腿。人们抓到它后,将其放在镜子前或玻璃箱内,蛤蟆一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真面目,不禁吓出一身油。这种油,也是民间用来治疗烧伤烫伤的珍贵药材。晚年回首往事,黑泽明自喻是站在镜前的蛤蟆,发现自己从前的种种不堪,吓出一身油。"
这是本书开头的引言,很有趣味的小故事。我把它拿来当做结尾。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就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年迈的时候写一部自传,虽然不是什么名人写出来也不定能出版的了,但是我觉得自传还是有必要写,毕竟,每个人的经历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应该被记录,都应该被尊重。
就是不知道,等我到了黑泽君的年纪,回顾我自己的这一生,会不会也被自己吓出一身油来?!
一种莫名其妙的达观——子欣
最初对这本书产生兴趣的时候,并不是因为“黑泽明”而是因为序中的一段文字:当我在镜前回望自己的时候,被自己吓出了一身油。
书中每篇都能独立成篇,篇幅不长,很好读。同时语言也淡淡地很朴实。细数一下黑泽明的过往,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在当时的日本的大时代下,他经历了核辐射、地震、火灾、政治运动,所谓天灾人祸他也是集齐了。从他自己的性格上来说,算不上资优生,因为迟缓的发育被老师责难也不少,再加上爱哭的特性,更是被排挤、欺负的对象。从家庭变故上来说,曾经是自己精神支柱的哥哥,自杀了。
一个人应该具有多大的勇气去面对这一切?其实没有答案,在人生负面重重的同时,也一定有正面的支持。
在地震、火灾,这些大面积残酷死亡的场景下,哥哥带着黑泽明直面血流成河的“恐惧”;在政治运动中,挣扎在死亡边缘,黑泽明也能侥幸生存。在人生的迷茫之际,父亲依然坚定的告诉他“不要着急,也没有着急的必要,前路自然会打开的”。
虽然性格上有缺陷,但黑泽明人生中遇到了诸多有影响的人,互为镜子的植草;在被欺负时,挺身而出的哥哥,以及尊重他个性的立川老师,允许他发挥个性的岩松老师,山本导演。
也曾叛逆,因为反对军训将文凭扔向教官。也曾因为同情被虐待的小姑娘,想去帮她解绑,可是只能解绑绳子,无法解绑他人的人生。愤怒有之,无力有之;无礼有之,良善有之。
人生的无常和出其不意,永远超乎人们的想象。在失去哥哥这根支柱,家里人为黑泽明着急,画画又寻不到生路,赚钱的杂活也不愿意干。前景一片渺茫,该怎么办呢?机会就此来了,PCL招副导演,论文话题恰好是黑泽明感兴趣的,通过了,并遇到了一生中最好的老师——山本嘉次郎。
不幸与大幸交织,看完之后,印象最深的是:黑泽明被哥哥带去看遍野的尸体与成河的血海,他从最初的恐惧,到最后生出的一种莫名奇妙的达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