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方法与思考给现在的自己干货铺子

读书的方法,民国大师们早就告诉你了

2018-03-21  本文已影响2844人  特立独行的猪先生

好久不见,甚是想念。大家也别问我这么久都干嘛去了,有时间再细聊。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读书这件事,如何去读书,如何在读书这件事上保持高效率高吸收,想聊这个话题的缘由是昨晚猪先生和洋葱阅读法的创始人、青年作家彭小六在简书办公室做的一场直播,主题是《民国大师们的那些阅读方法》。

此时正在看文章的你,彭小六这个名字你一定不陌生,他是简书一哥,是一位非常厉害的阅读者。他也是一位阅读的推广者,许多不爱读书的人在他的吸引下也爱上了阅读。一月份的时候他正好来上海,我们畅聊了三小时意犹未尽,最后是因为他有课程才结束,他说下次再来我们就搞事情,于是有了这场长达两个小时的直播。

彭小六

读书的方法、技巧有非常多的人讲。其实大多万变不离其宗,我们的先贤和前辈早也有一套方法,在这场直播里,猪先生谈了胡适、钱钟书、鲁迅的读书方法。

胡适

胡适主张读书要精、博。精是指要把知识琢磨透,要有极致的精神。博是指读书要广泛,不要让自己受困在某一领域,知识的宽泛的,互通的。胡适说只精不博会一叶障目;而只博不精则好似“一张很大的薄纸,禁不起风吹雨打”。

读书精、博没有绝对的界限,那胡适又是如何做到精和博呢。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眼到:眼睛不走神,要认真,个个字要认得。胡适说,这样看书,能够养成“不苟且的人格”。

口到:学会言语体会,遇到好的文章要一口一口念出来,加深印象。

心到:朱熹指注意力要集中,胡适指看完心中要所想,思考,考究,要利用工具书,比如一个字的读音、运用。

最后,胡适还自己加了一个手到:就是要拿起你的双手。读书单靠眼到,口到,心到,还不够的;必须还得自己动动手,才有所得,比如记笔记。胡适说:“发表是吸收的利器;手到是心到的法门”,这里说的“发表”,不是说文章在报刊发表,而是说要把所思所想所感悟的东西,用笔写下来。

“发表是吸收智识和思想的绝妙方法。吸收进来的智识思想,无论是看书来的,或是听讲来的,都只是模糊零碎,都算不得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必须做一番手脚,或做提要,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叙过,用自己的语言记述过,那种智识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

读书能做到这四点,方能成器。

那胡适读书有什么方法呢,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一:随身带书养成习惯。蔡元培就说时常看到胡适出门带着一两本线装书,闲余时看到有用的材料就折角。

二:拆书:1946年5月8日,胡适拟订了一个计划:“我想把一部大藏的诸经典,依翻译的时代割开,依时代先后重行装订,或可表现佛教发展的史迹,更明白,更清楚。后来还把这个方法交给了他的学生吴晗,“于史传中之重要人的姓名、字、号、籍贯、谥法,随笔记出,列一表备查,将来读文集杂记等书便不感觉困难。读文集中之碑传,亦须用此法。”

拆书的好处是能把知识分门别类,能够形成系统化。除了胡适以外,前两天刚去世的作家李敖也是一位暴力拆书狂魔,他家里的书都有两本,一本留着,另一本就直接用剪刀拆的干净,李敖虽然狂妄,自傲;但学问还是有的,这和他的学习方法和积累有着极大的关系,斯人已逝,唯有怀念。

“ 我李敖看的书很少会忘掉,什么原因呢?方法好。什么方法?心狠手辣。剪刀美工刀全部用到,把书给分尸掉了,就是切开了。这一页我需要,这一段我需要,我把它按类别分开来。那背面有用怎么办呢?把它影印出来,或者一开始就买两本书,把两本书都切开以后整理出来,把要看的部分分类留存。结果一本书看完了,这本书也被分尸掉了。这就是我的看书方法。”

胡适的读书方法没有什么高深,也是如此,你也可以做到。最后猪先生没忍住做了一个小辟谣,就是关于胡适日记中打牌的那段,因为传播的太广泛了,于是还原了真相。

网上流传的胡适打牌记录

胡适喜欢打牌,这是真的,但牌技很差,和辜鸿铭差不多。胡适的老婆江冬秀打麻将那才是厉害,赢多输少。民国时期的大师大多喜欢打牌,打麻将居多,梁启超就说:“只有读书可以忘记打牌,只有打牌可以忘记读书”。张恨水更甚,打麻将那叫一个投入,编辑跑来催稿,你猜怎么着,他左手麻将,右手写稿,麻将、交稿两不误。厉害吧,服不服。梅贻琦打起麻将来也是昏天暗地,大约每周会有一次,输多赢少。徐志摩也打麻将,体会颇深。唯独鲁迅先生对打麻将这事深恶痛绝,可谓是一股清流。

打麻将没什么奇怪,那时候娱乐活动不多,不像我们现在可以刷朋友圈玩王者荣耀刷快手抖音。

但这张图不是全部,我们来看下胡适日记中的原文:

胡适日记原文

日记时间是一九一一年的七月,真正出现打牌的七月二、三、五、六、七、八这六天,至于网上流传的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这五天胡适都没有打牌,而是在上课、游玩和读书。一九一一年胡适正在美国乃尔大学农学院留学,那一年他二十岁,来,看看你二十岁在干嘛。而这个七八九月份正是暑假时期,放假期间闲来无事打牌消遣而已,胡适在暑假时,打牌之余还不忘记读书,这才是重点。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面,而你信以为真以为是全部。

这就是投射心理。

投射心理是指个人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者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也就是个人的人格结构对感知、组织以及解释环境的方式发生影响的过程。

就像那个断章取义的日记,就是迎合了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种心理,你看啊,胡适啊大师啊,他不也一样偷懒拖延嘛,他也一样喝酒逛窑子,这不是和我一样嘛,所以啊,我现在打王者荣耀,做事三分钟热度拖延也是可以理解嘛,这样一久就为你自己找到了一个心安理得的借口。

钱钟书

钱钟书也是一个学霸,当年横扫清华图书馆,他的读书学习之道又是什么呢?

钱钟书喜欢在书上在书上眉批及划线,看书时喜欢用又黑又粗的笔画下佳句,又在书旁加上他的评语,清华藏书中的画线和评语大多都是出自钱钟书之手笔。

钱钟书读书是逐排横扫,一排排读过去,不分学科不分类别。他喜欢把书里精彩或重要的部分,在旁边用粗铅笔画上竖线。

钱钟书也是个笔记狂魔,杨绛说钱钟书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读书时养成的。因为饱蠹楼的图书向例不外借。到那里去读书,只准携带笔记本和铅笔,书上不准留下任何痕迹,只能边读边记。锺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他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发现。后来杨绛整理出来钱钟书部分读书笔记,178本外文笔记共计3.4万多页,1.5万页中文笔记,800多篇日札。

关于钱钟书,猪先生也辟了一个小谣言,那就是关于钱钟书数学考了十五分被清华录取的事。许多的网文里把这件事大写特写,说清华不拘一格降人才,借此来反衬现在大学的不开明。

这样的话听一听就行了,千万别当真,至少别全信,你看到的只是别人想让你看到。钱钟书数学考了15分是不假,但是网文没有告诉你钱钟书的国文和英文成绩均在85分以上,且钱钟书综合成绩在1929年被清华录取的174名新生里排名第57位。

钱钟书录取清华时的排名

请问这样被录取有什么问题吗?如果说数学成绩差被录取是不拘一格降人才,那1930年同样被清华录取的季羡林就笑了,他的数学成绩比钱钟书还差,考了不到十分,一样被清华录取,排名还比钱钟书更靠前,排在34位。

季羡林录取清华时的排名

那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数学分数这么低也能上清华。现在听来完全不可思议。

因为录取标准:凡是国、英、算三门主科中‘有一科目考分在85分以上,一定录取。各科平均分数及格,合乎入大学标准,也能录取。

这才是真实的答案。

鲁迅

鲁迅的读书方法就比较全面,但简单。总结出来就是泛览、硬看、专精、活读、参读、设问、跳读、背书、剪报、重读。

这十个方法没有太多高深,从字面上就能理解了。泛览是指要读的多,这点和钱钟书一样,主张博采众长。硬看是指要有死磕自己的态度,抱着搞清楚问题的决心。专精是指要有自己的领域,并且深入下去,不能浅尝辄止。活读是指要灵活运用知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以致用。猪先生有句话叫能被运用的知识才算是知识,不能被运用的只能叫信息。参读指需要是看别人的人生,要看些传记和回忆录,这样有利于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

设问是指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多问为什么,这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跳读是指有时候碰到不理解的东西就要学着跳跃,结合前后文后才会有一个答案。背书是指看到好的文章、段落、句子就要背下来,只有背下来培养了语感才能被利用起来。剪报这点和胡适李敖一样,主张把知识点剪下来归纳,方便随时查阅。重读是指要经常回望曾经读过的好书,每个人的阅历、理解能力是不同的,一个人不同时期的境遇也是不同的,有时候你看到一本书并不是很懂,不是因为书不够好,而是你还太年轻。所以很多读过的书很建议大家隔半年、一年就要重读一次,必然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有时候,电影也是如此。

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就像有的人喜欢游泳、有的人喜欢钓鱼是一样的。都是一种自我愉悦和自我对话的方式,我们需要和自己对话,读书就是一种穿越了时空的对话方式,你能看到千百年来的那些人跃然纸上和你对话,那种精神上的富足和愉悦感是什么都不能比拟的。

读书不一定是要带着功利性,但是可以有许多的方法和技巧,就是没有捷径。多少人想在这条路上寻找捷径,最后,他们都哭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