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万历十五年》我的一点感悟
最近读完了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然后又去看了一些关于此书的书评,五花八门,褒贬不一,但不妨碍我对这本书的喜爱,它打开了我通向阅读历史书的大门,让我从望而生畏的止步不前,开始好奇的迈出了第一步。
黄仁宇力图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大众化,因而采取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其中叙及的主要人物,有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分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历史走到明朝,中央集权达到顶峰,阁臣取代相职。至万历继位,文官集团已日趋稳固,形成一套专门的做事习惯,立图维持稳定,避免革新。重文轻武,官僚制度腐朽,官员薪奉微薄,贪污贿赂成风,以道德行法律之职。财政混乱,民赋山重。制度已经阻碍了时代的发展,又无力改革。而放眼世界,尤其是欧洲诸国,西班牙和葡萄牙迅速崛起,其他国家也分分效仿,与固步自封的明王朝形成对比。
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从上学接触历史书开始,我们看到的历史书都是刻板无趣,四平八稳,毫无感情的平铺直叙,很容易让人放弃去读。黄仁宇无疑走了一条不同的路,他选取了历史中的一个节点,1587年,而展开叙述,前后追索五百年,着眼于看似微不足道实际牵扯甚广的小事件,放在大环境下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
既然登上皇帝的宝座,他就必须对各种礼仪照章办理。
在作者看来,皇帝的职位是一种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产物,而皇帝又是有血有肉的个人,所以必然产生冲突,万历皇帝长达三十年的倦政就与此有关。
在作者笔下,我们将自己带入,很容易就理解了万历皇帝倦政的原因。比如他初等帝位,勤勉而节俭,他熟知自己的职责,也乐意为天下人做表率。首辅张居正是他的老师,更时时提点他,然而等到张居正死后遭到清算时,他才知道自己的老师如此富裕,生活如此奢靡,排场如此浩大,而做为皇帝的自己表面拥有全天下实际上可自我支配的很少很少,这深深地打击了他。
比如他的家务事却由不得自己说了算,立哪个儿子为太子完全不由自己做主,文官集团要的是一个没有独立思想的高高在上的具有宗教崇拜的工具,所有的事都照章办事,儒家思想指导一切。
万历不具备坚强的意志,无法和文官集团相抗衡,于是选择倦政。
作者的叙述似乎合情合理,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这恐怕还得要去读一读正统的专门研究明史的历史书籍,既有此疑问,接下来去读历史书就丢掉了畏怯心理,而顺理成章了。
为什么张居正这样令人痛恨?原因在于他把所有的文官摆在他个人的严格监视之下,并且凭个人的标准加以升迁或贬黜,因此严重地威胁了他们的安全感。
张居正是万历时代一个绕不过去的传奇人物,他历行改革,理政十年:整饬吏治,刷新颓风;整肃教育,延揽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梳理财政。然他铁面无情,又独断专行,且身边不免阿谀奉承之辈极尽贿赂专权之能事,为他死后身败名裂埋下伏笔。他生前位高权重,圣眷优渥,死后家产尽抄,爵封皆夺,祸连八旬老母,罪及子孙。
在作者看来,究其原因,是因为张居正忽略了文官集团的阴和阳,而放任自己的阴。
他太过铁面无情,即便是万历皇帝,太后的父亲也都不能例外。人人都要按照他的规章制度做事,如果有人可以例外,这个人就是他自己。然而从古至今,官员都是阴阳结合体,既有为国家效力的政治理想,又有满足自我需求的私欲。他一味要求官员报效朝廷,却忽略他们的个人要求。更重要的是他毫无顾忌的满足自己的私欲。这让文官们恨上了他,所以才有了死后的清算。
那么,在张居正死后清算这件事上,有没有万历皇帝的身影呢?作者看来似乎和万历没有关系,并且万历是很震惊的,但万历虽然懦弱,并不乏聪明和政治敏感。所以万历在张居正生前不可能没有忌惮他的心,甚或动了杀心。
张居正之后,申时行被推上了首辅之位,前有张居正的前车之鉴,申时行走的如履薄冰,他深谙为官之道,圆滑持重,迂回妥协,调剂折衷,善于充当和事佬,能够顾及文官集团的阴阳面,在执政初期,尚能得到文官的认可,时间一长,尤其是国本一事让他走到了文官集团的对立面。最终辞去首辅之职。
而我们的清官海瑞,则完全摒弃了文官的阴,一心追求为国为民的阳,触怒了文官集团的利益,处处遭到排挤。
抗倭英雄戚继光一心提高国家的军事力量,他不同于一般的武将受到文官集团的抵制,他也懂得文官集团的阴阳面,得到张居正的支持,然而张居正死后,他还是免不了遭到排挤。
在作者看来,帝国居于首位的是文官集团,任何试图和文官集团抗衡的个人都会失败。而发展到这个阶段的文官集团制度僵化而腐朽,组织已经阻碍了时代的发展,在这种境况下,不久的未来,帝国的坍塌也就顺理成章了。
很显然,作者弱化了这几个人物的功绩,对于他们失败的原因也并没有解释的很清楚,所以这并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书,而更倾向于是一本写固有制度下的为官之道的书,这增加了此书的现实意义,对组织,企业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