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不爱生娃了

2022-07-14  本文已影响0人  快乐老糖

目前我国生育率屡创新低,新生人口逐年减少,人口结构呈现倒金字塔。

在可以预测的未来,每个人的养老都将成为问题,而且情况会越来越恶劣。

2011年开始,陆续开始放开生育政策,但是收效甚微。2019年,出生人口断崖式下跌,大跌了28%。

未来,除非彻底放开计划生育,不然预计会更低。

其实不光在中国,放眼其他任何经济发达的国家,情况都不乐观。

为什么呢?

  1. 生娃回报率

夫妻俩辛苦耕耘,终于幸福美满,吃着火锅唱着歌,想买啥就买啥,每年还能出国旅游,日子过的其乐融融。那么要不要多生一个孩子,打破这舒适宁静的小日子呢?

车不能换了,包不能买了,游戏不能打了,聚会不能去了,旅游不能玩了,这一切究竟值不值?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用投资回报率来解释。

人类归根到底都是理性人,所有决策归根到底都是投资回报。

很多博主都会针对其中一两项因素来写文章,洋洋洒洒写个几十篇,但是我用一个表格就能说清楚所有问题。

至此,其实问题就非常简单了。

下至个人:你觉得值,你就多生;你觉得不值,你就少生。

上至国家:按时间折现后,如果投入大于产出,那么人民就少生孩子;反之,人民就多生孩子。

大道至简。

那么,为什么以前吃吃不饱,穿穿不暖,全家挤十几平的房子,反而愿意拼命生娃?

现在文明社会,吃喝不愁,生产力极大发展,资源丰富充足,反而没人愿意投资孩子?

是其中的哪个投入剧增,还是某项产出骤减?

我们得先从正常情况说起。

  1. 中国古代农村

古代中国为什么生育率非常高?

皇权不下乡,古代农村是血淋淋战场。

如果一户人家要保证自己的生活,则必须生儿子,而且越多越好。没儿子,就会被乡亲欺负,永远抬不起头,遗孀会吃绝户,孤寡会被杀人夺地。

生孩子已经不是经济问题了,而是安全需求,属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第二层。

而且,生孩子除了作为安全保障,还是一本经济账,是一种盈利性行为。

孩子的投资只有每餐一碗饭,不用教育,可以野出去玩,不用管理。

回报呢?

则要求孩子从5岁就开始帮忙做家务,儿子干到分家为止,女儿干到嫁人为止。

最重要的是,这个回报还是有古代孝道进行保障的,哪家儿女敢违背父母,会被全村人唾骂、排挤,甚至可以家法处置。

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农村,每个儿女都是牛羊一样的优质资产。

我把其中最核心的要素提炼出来,就是:

父母拥有孩子的产权。

为什么父母在,不远游?

因为你出去浪了,谁来帮忙下地干活?

好了,这么一来,多生孩子是每一个勤劳、节俭、理性的农民的必然选择。

  1. 养老大锅饭

那是什么因素导致生育率逐年走低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原因只有一个,生孩子变成亏损行为了。

社会法制化,治安完善,孤寡老人不会被欺负; 养老统筹化,生多生少,养老金不变; 未成年劳动力非法,收益要等16周岁,而且赚钱并不会给父母; 生育成本增加,女性加入劳动力市场后,时间成本变高; 准备孩子的首付款; 不能放出去野,带娃花大精力; 孩子肥宅化概率高,啃老风险大;

也就是说,当今社会,父母没有孩子的产权。

生孩子亏死了,生得多亏得多,生你个鬼哦。

有多少小夫妻,只是为了应付长辈,才勉强同意生一个孩子。

生两个?

基本全家都跳起来反对,老人带孩子也怕累的呀。

权力不能私有,产权不能公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越是大城市,越是高收入,这笔经济账,就越亏。

未来的趋势是,人口涌入大城市,生活压力会越来越大,那么必然生育率还会继续下降。

归根到底,你孩子的产权属性发生了变化,你丧失了对你孩子的产权还可能他啃老,所以呢大家都不愿意生孩子了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