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奇闻逸事

民间故事:银子失而复得,30两却说成了50两?县令的做法让人称快

2021-01-21  本文已影响0人  诗文书画汇

本故事为《民间故事》系列之第657期,如果您喜欢,不妨点个关注。

作者/小田


曹二,北宋时期的一名小货郎。父亲早早离世,他与老母亲相依为命。

曹二没啥大本事,只会磨豆腐。每天一早就会挑着担子去集市上卖豆腐。

因为家里穷,曹二一直没有娶妻。母亲张氏虽是田舍妇人,但却懂得礼数。曹二从小时候起,就深得母亲的教诲。

他从来不做亏心事,卖货也向来是童叟无欺。

有一日清早,曹二装好豆腐后就挑着担子去集市上卖豆腐。穿过一个小巷时,曹二只觉腹中疼痛。他挑着担子朝着茅房跑了过去。

“翻江倒海”后,曹二舒坦了很多。提起裤子欲要离开时,却瞟见脚下不远处放着一个白色包裹。

曹二捡起来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个裹肚。他用手摸了摸,里面东西很硬。打开一看,里面的东西吓了他一跳:那硬东西不是别的,正是30两白银!

“我的娘啊!30两银子?我卖到啥时候的豆腐能赚这么多银子啊!”曹二惊喜万分,见眼下无人,将裹肚包好后揣进了怀里。

豆腐不卖了,他回家禀报老娘去了。

进了屋,曹二就对娘说道:“娘!您猜我捡到啥了?”

娘疑惑不解地回道:“你能捡到啥呀?这孩子……”张氏的话没说完,曹二便将裹肚扔在了炕上,里面的银子散落了出来。

“儿啊!这是哪来的?”张氏见了银子慌张地问道。

“我上茅房的时候捡的。”

“这是意外之财啊!那丢银子的人没准儿急坏了,弄不好还是救命钱。儿啊,这钱咱不要,快给人家还回去!”

曹二听了觉得委屈:“娘!这银子不是偷也不是抢来的,这是皇天赐给我们的呀!为啥还要还回去呢?”

“儿啊!这银子不是你辛苦赚来的,咱无福消受,用着不踏心。还给人家说不好还能救了人家性命啊!”

曹二一听,觉得有理。他赶忙将银子交给母亲看管,自己则朝着刚才的茅房跑了过去。

此时,那里聚集了很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曹二走了过去,只听其中有个衣着华贵的人在高喊:“谁肯帮我把东西从茅房里捞出来,我赏给他3两白银!”

此话一出,很多人是跃跃欲试。虽然里面脏臭,但可以白拿3两白银啊!

曹二听说那个人悬赏众人去捞东西,就走过去问那人:“您这是要掏啥东西?”

“银子呗!还能有啥呀!”

曹二一听,又问道:“丢了多少?”

“30两!”

“是不是一个用白布包着的裹肚?”曹二问道。那人一听,眼里泛起了光,拉住曹二的手就说道:“正是!莫非是你捡到了?”

曹二点点头应了,对那个人说道:“银子在身不方便,跟我回家去拿!”说完,曹二带头就往家走。

围观群众一听,都是唏嘘不已:“这曹二真的是傻到家了,白捡了银子,还主动归还人家,这病可不轻啊!”

“百年一见的稀奇事儿!走,上他家看看热闹去!”一群人跟在后面也跑去了。

曹二从屋里拿出了银子,交给了失主。围观群众就喊了:“人家曹二把30两银子都还给你了,你应该拿出一半来感谢他呀!”

“就是啊!人要有良知呀!不然下次谁肯再帮你!”围观群众议论纷纷,失主犯难了:“我本想给他1两白银作为酬谢,可眼下这1两白银是拿不出手了。给他一半那就是15两啊!我可不想给他那么多!”

失主思忖片刻后,对曹二说道:“我这裹肚里原本有50两白银,现在变成了30两,那20两白银肯定是被你藏起来了!”

“刚才你明明也说是30两,再说,这个裹肚我才打开过一次,还没来得及处置,我娘就打发我去找失主,我根本就没动你银子!”

曹二将银子归还失主,失主却反咬了曹二一口,将原本30两银子说成了50两,目的只有一个:失主不想给他酬谢,才出了如此下策。

两个人吵了起来,围观群众说啥的都有。此时,县令正好乘着轿子路过,见一群人围在一起,于是停下轿子前来询问。

县令了解情况后,将二人带回了衙门,也将知情的围观群众带到了衙门。

曹二摊上事了,跪在地上委屈地哭了。失主则趾高气扬,以证明自己才是清白的。

县令随即审问失主:“你这裹肚里有多少银子?”

“回大人,有白银50两。”

“那就是说,曹二吞了你20两白银,对吗?”

“回大人,正是,他应该归还我20两白银!”

“那裹肚里的银子是你找到的,还是曹二主动归还给你的?”

“是曹二主动归还我的。”失主回答道。

县令又问了问围观证人:“那裹肚当真是曹二主动归还的吗?”几个证人亲眼所见,都点了头。

“曹二既然想要私吞你那20两银子,为何他还要将裹肚主动交还给你呢?这岂不是自找麻烦?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做吗?”

“这……”失主无言以对了。

“这裹肚里只有30两银子,显然并不是你丢的那个。曹二,这30两的裹肚你拿去用!”曹二闻言转悲为喜,他对着县令不停地磕头。

失主却慌了,赶忙询问县令:“大人!那我的银子呢?”

县令微微一笑,说道:“你那裹肚慢慢寻找,没准过一会儿就有好心人给你送回来了。”

失主一下瘫坐在了地上。曹二拿到银子后,没去再找失主,这钱他留给娘和自己用了。

县令的做法得到了百姓们的称赞,这座镇子里,再也没有诬陷好人的事情发生了。而那个失主的信誉受到影响,镇上再没有人和他做生意。

无奈,他只得远走他乡了。

结语:

这样的坏风气就应该及时制止,给这位明智的县令点个赞,及时制止了坏风气的蔓延啊!


故事完!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