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1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解释了中国人很多根深蒂固的行为习惯的来处。但又不像很多书,一提到“国民性”就是纯粹的批判,或嘲讽,他没有。他对中国人有踏实的了解,有敏锐的观察,有抽丝剥茧的犀利分析,却没有那种置身事外的态度,对“你国人民”的高高在上的指手画脚。他感同身受,却又不感情泛滥,始终保持着一个学者的理性。
顺着琴子老师留给我们的几个问题,我来讲讲读完这本书以后的感受。
1.为什么中国人相亲习惯带父母?
回答这点要从“中国式婚姻”说起。为什么“爱情”这件事,在中国人的婚姻中如此不受重视?中国人的婚姻为什么不需要爱,甚至相当多的人,认为没有爱,才是更适合的婚姻?
费孝通在书中这样写道: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亲戚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
中国的家庭,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之间只是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
我所谓普通的感情是和纪律相对照的。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而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
正因为如此,中国人的婚姻和家庭,不讲爱,不讲私情。讲的是纪律,追求的是效率。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相亲结婚,立马生孩子,然后女人管家,男人赚钱,如同合作伙伴一样,分工清楚,责任明确。
所以,中国人不讲来世信仰,不讲形而上学,讲的是三纲五常,忠孝义悌,君臣父子,克己复礼。这些都是纪律,是家法。中国人不拜虚无缥缈的神,我们拜祖先,因为这更有利于家庭团结,打造一个事业共同体。中国人的夫妇不讲相爱只讲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这些都是事业社群里的特色。没有效率,就没有事业。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
从古到今,中国人的夫妇之间感情的淡漠是一种正常现象,感情的满足,往往是在婚姻之外寻求,和正妻不必讲感情,反倒是和娶的小妾,或青楼女子还更有感情。
费孝通先生写到:
“夫妇大多是用不着多说话的,一早起各人忙着各人的事,没有工夫说闲话。出了门,各做各的。妇人家如果不下田,留在家里带孩子。工做完了,男人们也不常留在家里,男子汉如果守着老婆,没出息。有事在外,没事也在外。茶馆,烟铺,甚至街头巷口,是男子们找感情上安慰的消遣场所。”
相反的,在西方家庭中,夫妇关系却是主轴。因为《圣经》里关于婚姻,有与儒家传统完全不同的理解:“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二人成为一体。”
夫妻一旦结婚,就组成一个亲密的小团体,共同承担风雨,并不依赖外援。夫妻共同经营家庭,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对西方人来说,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团体来担负,不在家庭的分内。所以夫妇成为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成为凝合家庭的力量,成了获取生活安慰的中心。
而中国人的家庭则承担了太多功能,要同时解决经济、事业、宗教信仰等所有需求,所以,父母天经地义的掺和儿女的婚事,儿女天经地义的要求父母给钱买房。所以某相亲节目,必须带着父母上场,父母不喜欢,就可以一票否决。因为这不是选择你喜欢谁的问题,这是选择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合伙人来加入这个利益共同体的问题。
就像亦舒所说:人们爱的是一些人。与之结婚生子的,往往是另一些人。
结婚生子,对中国人而言,就是一份事业。如同你必须读文凭,必须找工作,你也必须结婚,生孩子,买房子。只有这一切都完成了,你才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人。这些事,其实都不需要感情。
读文凭,不需要爱知识。找工作,不需要爱工作。所以结婚生孩子,自然也不需要爱伴侣。你只要认清楚,这是你需要做的事,然后拿出做事的态度,按照符合标准的模式,让它发生存在并继续就算是合格的。
因为爱,就是一种感情的激动,它会造成一种紧张的状态,从社会关系上说,感情是具有破坏和创造作用的,感情的激动,会改变原有的关系。要维持着固定的社会关系,就得避免感情的激动。感情的淡漠,才是一种社会关系稳定的标志。
不过,这本《乡土中国》,成书于1948年,背景也主要集中在乡村,所以,和今天的中国社会现状有了一些不同。
今天的中国人的婚姻和感情,一方面受着传统中式文化和家族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又接受着西方爱情观和婚姻观的洗礼,使得有这样一代中国人,大概是80后,在结婚恋爱生孩子这些问题上显得尤其艰难,问题频出。他们与原生家庭,与父母观念的冲突也愈发激烈,这也造成了他们这一代人的一种挥之不去的焦虑和迷茫。
他们一边在心中渴望亲情,渴望与父母团聚,享受天伦,一边又渴望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脱离家族束缚,成就自我价值,这使得他们更难和父母和平相处。同样的,他们一边羡慕着白头偕老的婚姻,结婚生子的安稳,一边又难以忍受没有感情,只讲究效率的冷冰冰的家庭机器。
他们在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的撕扯之中无所适从,进退两难。他们无疑是撕裂的一代。却也注定只能在撕裂中前行,承受撕裂之痛。
这种痛苦,不同于上一代人遭遇文革和物质缺乏的痛苦,也不会同于我们的下一代迷失在娱乐至死的浮华中的精神空虚的痛苦。这种痛苦,是他们独有的。
中国式的婚姻,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已经走到了分水岭。有人向左,有人向右,有人干脆不选。
爱,或不爱,哪一个才是天经地义呢?
书里没有标准答案。
你的人生,只有你自己说了算。(呀,一激动就不小心写多了)
2.为什么中国人喜欢找关系?
相信大家有这样的体会,明明一些很普通常见的事情,落到中国人的手里总是那样复杂难办:像小孩入学,老人看病,政府机关盖章开证明等家家户户都会遇到的问题,但要想办好的话,却一定要想方设法,找关系托熟人,明明是鸡毛蒜皮的事,为什么非得让一家人心力交瘁呢?
其原因,与中国社会的一大特色——差序格局有着莫大的关系。
在《差序格局》和《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两文中费孝通先生论述了中西社会格局的差异,并从差异出发解释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对待他人的不同道德观念。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人与他人发生关系,示意自己为中心,如波纹般一圈一圈向外层推出,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圈子内,与中心的关系密切程度当然不同。因而,中国人无法对与自己关系密切程度处于不同圈子的人一视同仁。而西方人的观念中,个人是依托自己属于的团体而与这个团体内的人发生相互联系的。同时他们信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因而他们认为对每个人一视同仁是理所当然的。相比之下,中国人对待他人时更注重关系的亲疏程度,所以就会对于自己关系更密切的人给予更多关照。这样说来,找关系的做法也是无可厚非的了。
3.为什么说中国人没有信仰?
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其实是相对于西方人来说的。而讨论这个问题也要回到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格局来看。对于西洋的团体格局社会中的道德体系,说的大概就是他们的宗教信仰了。宗教的虔诚和信赖不但是他们的道德观念来源,而且是支持行为规范的力量,是团体的象征。在象征着团体的神的观念下,有这两个重要的观念:一是每个个人在神前的平等;一是神对每个个人的公道。神是无私的,是团体的代表。而在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当中“团体”的组合并不坚强,我们很难具体的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如果非要找出像西方社会的“神”来,那恐怕就是仁了。但就连孔子在说明仁字时都说“不知其仁也”,所以凡事要具体说明时,还得回到“孝弟忠信”那一类的道德要素。
4.中国人的特点?
这个问题问得实在妙啊。整本《乡土中国》就是在阐述着中国人的特点所以无论我怎么概括,难免会有疏漏吧。(以下所谓中国人均为书中呈现的乡土社会的中国人)
中国人是眷恋土地的,他们以农为生,把世代定居作为常态。乡土社会形成的是礼俗社会,不同于西方的法理社会,中国人讲的是规则而不是法律,规则是习出来的礼俗。中国人之间的关系习惯以己为中心建构,由里向外,关系越来越薄。中国人习惯了自顾自的,他们是“私”的(自我主义)。中国人追求稳定,因而婚姻变成了无感情的合作。中国人有分明的辈分关系,同时人们主动地服膺于传统,家长式的统治从古延续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