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2016-06-08 本文已影响25人
三月的一束光
微博、微信甚至如今火爆的直播平台,都有打赏的功能,一个能够创造好文章、视频的作者,已经不仅仅想在精神上获得收获和满足,他们需要也应该从内容创作中获得金钱。
以上那段话是新芽上一篇描述互联网企业的话,豆瓣的没落,知乎在一大波互联网企业里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想起昨天群里在讨论文学创作的话题,不知道该写什么了,好像写来写去的都是自己,于是想啊,到底什么是文学?为什么很多东西都变成了一种消费?最后留给我们心灵的会是什么呢?
纵观近年兴起的全民跑步运动,现在时兴的写作、读书,好像大多数时候我们所在做的事情不是自己想,而是趋于某个目的,就好像这一刻我坚持写东西就只为告诉自己需要坚持一件事情,而不是发自内心想要表达,于是我才思枯竭。
音乐、绘画、文学等创作性的东西表现的是作者本身,作者的灵魂、思想以及对这个世界的思考,百年孤独、追风筝的人、穆斯林的葬礼、尘埃落定、白鹿原、红楼梦无一不是作者亲身所感,除非天赋和家庭的熏陶,比如琼瑶、金庸都是出生于文化深厚的书香门第,从小就受文化熏陶,天赋秉异,才能在深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上写出如梦如幻的世界和生活,大多数人都只是向别人讲述自己眼中的世界和自己的感受,给别人带去一点生活的启发,在人们生活节奏还没有那么快的时候,可以坐下来静静地看会儿书,才有了那么多的大部头,人们生活节奏变快,生活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的时候,快速消费成了主要生活方式,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靠写字来获取物质的现象便显得那么合理。
其实每个人在做的无非是为了见证历史
我有点开始相信上帝了